夏日炎热,防暑降温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然而,不少人对防暑降温存在认知误区,错误做法不仅无法有效防暑降温,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让健康受损。以下常见误区,务必警惕!
01 冷食冷饮能解暑降温?当心起反作用
很多人一旦感到燥热,就会选择喝冷饮降温。然而,这种凉爽感觉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反而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伤害。因为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当冷饮进入体内后,体温骤降,机体就会自行燃烧热量维持正常体温。因此,贪食冷食冷饮不仅起不到解暑降温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暑热和肠胃负担,增加中暑风险。夏季应多喝热饮,促进皮肤汗液分泌,从而将人体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真正达到降温目的。
02 空调26℃是“黄金省电温度”?没那么简单
网传“空调恒开26℃最省电”并不准确。空调耗电量主要取决于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以及压缩机启停频率。在酷热白天,室外40℃,设定26℃与设定24℃相比,压缩机工作时间可能相差无几。真相: 更省电的做法是:(1) 短暂外出不必关空调(重启更耗电);(2) 配合风扇使用,体感温度可降3-4℃,此时空调可调高至27-28℃;(3) 定期清洗滤网。实验证明,空调每调高1℃,约可省电6-8%。
03 出汗越多越排毒?当心脱水找上门
出汗是人体核心的散热机制,其主要成分是水、盐分(电解质)及少量代谢废物。所谓“排毒”效果微乎其微。盲目追求“暴汗”(如高温下剧烈运动、裹保鲜膜等),极易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中暑。真相: 出汗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如淡盐水、运动饮料)比追求出汗量重要百倍。
04 中暑昏迷掐人中?别再耽误救命时间
影视剧中常见的“掐人中”急救法对热射病(重度中暑)无效!热射病是致命急症,核心是身体核心温度飙升(常超40℃)并伴随意识障碍。此时掐人中不仅无助于降温,反而可能因疼痛刺激导致气道不畅或延误抢救。真相: 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必须争分夺秒:(1)立即拨打120;(2)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处;(3) 脱去多余衣物;(4) 用一切可用方法(冷水浸泡、喷洒、冰敷大血管处)快速降温!
05 藿香正气水是“中暑神药”?用错反伤身
藿香正气水含40%-50%酒精,主要用于治疗“阴暑”(如夏季贪凉饮冷导致的胃肠型感冒,症状多为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而高温中暑(阳暑)的核心病理是脱水、高热。此时饮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酒精会加速脱水,加重病情! 真相: 轻症中暑应迅速补充电解质饮料、移至阴凉处休息。重度中暑必须立即送医。切勿盲目服用藿香正气水。
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