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99元,一个面包128元!“主理人”门店,一倒一大片

最近网上热议的主理人门店,藏着不少特别的消费现象。

一杯咖啡标价99元,一个面包卖到128元,一件衣服799元,门店招牌是中英法混搭的,进门消费是要预约的,服务是压根没有的,价格是让我高攀不起的。有网友调侃,那不就是没钱招人的个体工商户吗?

这种店多集中在咖啡烘焙、理发、潮牌等行业,在上海尤为常见。此前就有主理人咖啡店贴出“店铺转让”,招牌上还印着“主理人咖啡,只接待朋友,不服务上帝”的字样,引发不少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近两年兴起的“村咖”——一些自称主理人的经营者,带着对乡村生活的浪漫设想,到村子里开起精致咖啡店。

可村里的长辈们忙活一天后,很少会特意去喝杯咖啡,这些村咖的经营状况大多一般,不少门店日流水低于三百元,有时一整天卖不出一杯,还有人亏损六十五万后选择闭店。

要了解这背后的逻辑,得从“主理人”一词的起源说起。它最早来自日本,在日本茶道文化中,品牌核心创始人和运营管理者常被称作“Head”或“Designer”,代表着品牌的审美与格调,比如藤原浩、NIGO都属于这类角色,本质是让品牌更具人格化特质。

2010年代初期,“主理人”经潮流媒体传入内地,最初多用于潮牌、说唱厂牌等亚文化圈层,像陈冠希、余文乐都是圈内知名的潮牌主理人。

2016年后,随着新消费品牌发展,这个概念逐渐渗透到餐饮、文创等领域,却在大众化过程中慢慢变了味,如今“万物皆可主理人”——酒吧、民宿、婚庆行业有人用,就连过去卖面膜的从业者,也会自称“美学主理人”,包装得格外花哨,但消费者更看重的还是“物有所值”。

这些主理人门店有不少鲜明特点:不少主理人有海外经历,会打造高知形象,沟通时喜欢中英文夹杂,还会给自己取独特名字;店里常养着带英文名的猫狗,增添互动感。

在概念打造上,门店更是用心,普通云贵川菜馆会改名“拾野风物·山里肴·云贵川Bistro”,菜单命名也极具特色,牛排叫“草饲安格斯·低温慢煮·炭火”,咖啡有“维也纳也有糯米”“银河上升的三秒钟”这类名字,光看文字很难猜到实际是什么

介绍产品时,主理人还会用专业术语,比如咖啡会强调“阿拉比卡精品豆”“九十二小时日晒处理”“水温严格控制在九十二点五摄氏度”,营造专业感,可实际口感未必优于普通咖啡

不过,这类门店的经营也面临挑战。

首先是定价,当下不少品牌咖啡价格低至九块九,主理人门店却能卖到两百九十九元,虽高价产品有受众,但需让消费者觉得值,可现实中常有消费者觉得花的钱多在“概念包装”上,比如一杯“沸腾大海”实际是冰美式加话梅气泡水,却要一百三十元。

其次是产品设计,有些门店推出“饺子+咖啡”“波波+腐乳黄油饺子”这类新奇组合,靠噱头吸引顾客,却难留回头客。

最后是服务,部分主理人态度傲慢,设下“低销一百元”“禁止拍照”等规矩,甚至对顾客进行“审美评价”,让消费体验打折扣。

其实消费者不在意“主理人”这个称呼,更看重产品品质、服务和性价比。就像街角有些小店,没空调、出餐慢,却因食材新鲜、味道好、价格实惠,回头客不断。

对主理人门店来说,与其在包装上花心思,不如先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毕竟长久经营靠的是实在口碑。

#我要上头条##经济##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美食   面包   咖啡   品牌   消费者   回头客   高知   咖啡店   价格   英法   饺子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