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遭遇重创,甩卖潮下资本加速离场,谁能活到最后?

近期酒店转让和拍卖数量明显增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有259个千万级酒店项目被拍卖,成交17个;而仅7、8两个月,拍卖数就增至163个,成交10个,增速显著。

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行业陷入困境,还是隐藏着新的机会?背后反映的不仅是部分业主的经营压力,更可能是酒店业深层调整与洗牌的开始。

高星酒店密集挂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酒店拍卖市场呈现明显的“被动甩卖”特征。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422个拍卖项目中仅成交27个,成交率不足7%,说明超九成酒店难以出手。

高价酒店流拍现象普遍,如三亚某度假酒店(3.6亿)、银星大酒店(1.99亿)等均未成交。部分酒店需大幅降价才能处置,如南宁富满地大酒店经31次法拍,从4.62亿元降至1.28亿元才最终成交。

流拍主因是这些项目常附带高额负债、产权或租赁纠纷,接手风险较高。

中小型酒店同样面临困境。

千万至五千万元级的单体酒店是拍卖主力,多位于二三线或旅游景区。今年旅游复苏未达预期,同时连锁品牌加速扩张,进一步挤压其生存空间,导致许多业主被迫出售。

经营与资本的双重压力及行业影响

酒店拍卖数量上升反映出行业正面临经营困难和资本信心不足的双重压力。

单体酒店在竞争中处境尤为艰难,尽管旅游市场有所回暖,但连锁品牌加速扩张,分流了大量客源,导致单体酒店出租率低迷。同时,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压力集中,现金流紧张成为普遍问题。

资本对酒店业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看重的不动产保值和稳定现金流优势正在减弱:二三线城市酒店资产价格出现下滑,而激烈竞争也使收益波动加剧。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亚太地区酒店投资额同比下滑23%,中国市场交易额虽达7.44亿美元,但同比仍有明显下降。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拍卖及时回笼资金成为不少业主的选择。

新玩家、新玩法正在浮现!

尽管当前酒店拍卖市场成交率较低,但少数成功交易仍反映出新的投资趋势。行业调整期同时孕育着新的机遇。

一是头部企业正借机收购优质资产。它们瞄准位置优越、硬件良好但经营不善的酒店,通过注入管理和品牌资源提升价值。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及交通枢纽附近的物业尤其受到关注。

二是跨界投资者开始进入市场。文旅、地产等企业试图将酒店改造为综合消费场景,打破传统住宿边界,通过业态融合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三是中小型资产显示出独特优势。总价1000-5000万元的酒店因位置适中、产权清晰、改造成本可控而受青睐。这类“小而美”项目能够精准服务细分市场,投资灵活且抗风险能力较强。

当前市场机会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资产升值转向价值重塑,从依赖住宿收入转为多元业态溢价。

结语:谁能笑到最后?

当前大量酒店被挂牌拍卖,并不意味着行业走向终结,而是标志着酒店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在淘汰盲目扩张、定位不清和存在产权问题的资产,同时为具备潜力的项目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酒店资产市场将呈现两种分化趋势:存在严重问题的大型资产可能持续流拍,直至价格调整至合理区间或问题得到解决;而特色鲜明、适合改造的中小型资产将更受市场青睐,特别是能够与文旅、办公等业态融合的项目。

对酒店经营者而言,应优先考虑通过设施升级和功能优化来提升竞争力,而非急于出售资产。对投资者来说,这需要准确判断资产价值和创新潜力,而非简单寻找低价标的。

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经历的优胜劣汰,最终推动产业整体升级。酒店业在完成当前这轮调整后,也有望建立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过届时,市场参与主体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资本   酒店   行业   资产   酒店业   市场   项目   压力   现金流   业主   产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