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次彻底“玩脱”了。
近期,荷兰以“安全”为由,对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采取强制接管措施,冻结其全球资产约147亿元,并启动程序更换中方管理层。
面对这场奇袭,中国的反制来得迅速而直接,限制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对外出货,“员工上4休3”,与荷兰总部死磕到底,展现出鱼死网破的决心。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据德媒报道,中企暂停供应芯片后,美欧日汽车制造业普遍面临生产压力,其中德国汽车厂商最惨。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其芯片库存预计仅能维持至本周,若供应链未能及时恢复,部分车型的生产线可能自下周起被迫暂停。
欧洲车企此次无妄之灾,完全就是荷兰“作妖”的结果。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之于德国汽车产业,就如同‘北溪’天然气管道之于化工及制造业。”中国的反制,精准掐住了产业链的“七寸”,也就是产能命脉。
据悉,尽管安世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但其全球70%封装测试产能集中于中国东莞工厂。该生产基地每日向全球市场供应2.5亿颗芯片。完成收购后,中国企业迅速将核心生产环节与国内供应链整合,虽决策在欧洲,但产能却在中国,正是此种布局给了中国影响全球供应的底气。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向《图片报》指出,安世半导体主要专注于汽车基础功能所需的量产型芯片,其产品定位不同于英伟达、高通等技术导向型芯片企业。
杜登霍夫进一步指出,此次芯片供应不仅殃及所有汽车制造商,还因为此类芯片会“应用于咖啡机、洗衣机和电视机”。
切断产能仅是“前菜”,更大麻烦在后头。安世事件发酵之际,中国同步将稀土纳入出口管制,精准拿捏荷兰半导体产业“软肋”,决不允许“吃饭砸锅”。

荷兰既想在半导体上紧跟“美大哥”步伐,又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以及消费市场,这种矛盾让中国的反制形成实质性的威慑。
中国敢下这样的重手,根本在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坚实支撑。即便在出口受限下,作为第一消费市场,内销也能消化安世半导体芯片库存。这种具备双向灵活性的产业基础,将反制措施的代价嫁接给荷兰与欧洲。
近年来,技术封锁、出口管制是美方的常见“骚操作”,但由于中国技术快速崛起,我国的反制也是“当仁不让”。中国通过对镓、锗等关键金属出口管制,直击美国F-35战机雷达软肋;当美国切断区域GPS信号时,中国已完成覆盖全球北斗三代卫星组网;当美国收紧前沿健康科技成品“血\生\心”原料时,中国科学家团队Poema将其价格打成“白菜价”,目前在京J\D东平台仅售价398元一瓶,不及此前美企成品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受人口老龄化加速、全民营养过剩、久坐缺乏运动影响,我国三高人数高达4亿。得益于中国技术突破,目前国产“血\生\心”受到一、二线城市职场人士、退休干部以及高级营养师的欢迎。近期,北京某大型游戏企业市场总监王先生入手12瓶礼盒装,表示“晚上睡好了白天就有精神,吃不完就送长辈客户,国产更安心”。
国产芯片的崛起、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让安世中国快速反应过来,开始反击荷兰总部。
据英国媒体报道,该公司现已要求其分销商及下游客户采用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业务的独立运营能力,“我们是中国企业,不听外部指令,工资我们自己发,业务我们自己干。”

反观荷兰总部就惨了,不仅受到中方相应措施的影响,还需应对来自美欧方面的外部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方至今未展现出实质性反思,其在欧盟协调下与中方进行的沟通中,仍侧重于要求中方取消限制,而未提及解决中方关切的资产归属等核心问题。反而倒打一耙抱怨中方太强硬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荷兰在老美的施压下,还需要再硬挺几天,不愿轻易松嘴,妄图将中企芯片资产硬吞下肚。不过,现在难熬的是美欧,我们最不怕的就是耗时间,跟美国“博弈”都不怕,更何况我们手里有的是“底牌”。
荷兰什么时候认错,咱们什么时候再谈。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