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珠山:胜利之山的血色丰碑

葛浪

长沙东北约50公里处,群峰巍峨,林木葱茏,一脉青山如巨龙横卧,这便是见证了中华民族悲壮抗战史的影珠山。山顶上,青石砌成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文穿越战火硝烟,至今仍铮铮作响:“倭寇不曾留片甲,英雄驻此障长沙”。这十四个字,凝固了1942年初影珠山腰子坡那场惨烈血战的全部意义——480余名中国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屏障,让不可一世的日军“山崎大队”在此全军覆没(除1名军曹逃脱)。现如今,当我们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影珠山已从浴血战场化身遗址公园,但每一道战壕、每一块弹痕累累的石头仍在无声地诉说着民族存亡之际的壮怀激烈。

血战天隘:长沙会战的铁壁屏障

影珠山绝非寻常山脉。这座长沙县福临镇境内的山峰,高509.4米,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扼长沙、岳阳古道咽喉,形成一道横亘于长沙东北方向的天然关隘,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四次长沙会战中双方反复争夺的战略高地。而它最悲壮的篇章,写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烽火中。

1941年12月,日军集结重兵进攻长沙,企图打通粤汉铁路,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制订“天炉战”对付敌首阿南惟畿,采取后退决战的战术,诱敌深入,要如天然巨炉熔铁一般,步步将炉中之敌烧为灰烬。12月31日,待敌全部进入“天炉”底部,中国军队分别从南、北、东三面,对敌形成合围攻势。阿南惟畿见势不妙,为挽回败局,便下令“子退长沙,卯渡重河(指浏阳河、捞刀河),晨抵春华,全面撤退。”1942年1月,为堵击日军第6师团(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从长沙溃退北逃,薛岳命令第九战区副长官杨森指挥国民革命军第58军、第20军等部据守影珠山天隘,在此布防阻击,如铜墙铁壁般卡住了敌寇的退路。日军狗急跳墙,从独立第9混成旅团中抽调数百名精兵强将组成精锐之师“山崎大队”敢死队。敢死队自北而来,如毒蛇般潜行至影珠山腰子坡,妄图趁夜色偷袭中国军队指挥中枢,为溃退的日军第6师团撕开逃生通道。1月9日凌晨4时,偷袭演变为7个小时的残酷白刃战。国军第20军军长杨汉域率领军队浴血奋战,枪炮声、喊杀声撕裂了拂晓的寂静,刺刀与血肉短兵相接,中国军队与日军最残酷的搏杀在此上演。至上午11时,腰子坡上横陈着日军尸体,中国军队以全歼敢死队“山崎大队”的战果宣告胜利,成就了当时整个太平洋战场的首捷,但国军亦伤亡惨重,480余名忠勇将士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影珠山的寒风中。

1943年,为纪念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壮烈牺牲的中国军队官兵,国民政府在影珠山东麓福临铺修建了一座阵亡将士墓群,将480余名官兵遗体安葬于此。墓前“抗战阵亡将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格外耀眼,一座石碑拔地而起,“倭寇不曾留片甲,英雄驻此障长沙”的铭文,从此成为这座山最沉重的注脚。

从战场到公园:抗战记忆的现代承载

硝烟散尽,青山依旧。如何让后人触摸到这段滚烫的历史?

2015年9月2日,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开放,标志着这片浸透英烈热血的土地开启了守护记忆的新使命。开园当天,长沙县10位抗战耄耋老兵蹒跚登上影珠山,重临旧战场。96岁的老兵黄刚(2017年2月逝世)抚碑哽咽:“抗战的胜利是无数同胞用生命换来的,抗日铁证如山,历史不容置疑。”这声音,是亲历者的血泪证言,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庄严捍卫。

公园规划总面积522.3公顷,目前已建成14公顷,核心区包括影珠山抗战工事遗址、影珠山抗战阵亡将士墓群、58军指挥部旧址、新10师指挥部旧址、腰子坡战壕掩体工事群、杨汉域抗战石刻、简易行军灶及九女冢八大遗址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整体规模宏大、类型齐全、保存完好的长沙地区抗战遗址群,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021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步入园区,庄严肃穆的抗战阵亡将士墓群、斑驳陆离的58军指挥部旧址、曲折蜿蜒的腰子坡战壕……构成了一部立体的抗战史书。当年的石砌掩体、行军灶台仍清晰可辨,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穿越时空的呐喊与号角。

在遗址公园2017年9月3日建成开放的长沙保卫战影珠山抗战史实陈列馆里,陈列的日军刺刀、钢盔、步枪、军用地图等战场遗物,将抽象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族叙事,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也见证着中国军人的英勇。展馆中一句“影珠山——胜利之山,英雄之山!”的评语,道尽了这座山在民族抗争史上的坐标意义。

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的落成,得益于长沙县福临镇多年来对抗战遗址群的系统性保护——配套建设陈列馆,铺设游览步道,修建观景平台,对烈士墓、战壕、指挥部旧址及抗战石刻进行抢救性修复。2022年,影珠山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整合抗战文化与生态资源,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影珠山抗战遗址的发掘保护与永续利用仍面临挑战与机遇:一方面,需探索如何使遗址公园建设更多听取民意、让民众参与记忆的塑造;另一方面,抗战亲历者渐次凋零,影像口述史采集已成为与时间赛跑的工程,这些工作均迫在眉睫。

薪火相传:抗战精神的当代回响

遗址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连接今昔的精神纽带。开园近十年来,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已成为淬炼爱国情怀的熔炉,是长沙乃至湖南的重要红色文化地标。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访客在此沉思、致敬、感悟,每年的清明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都会有志愿者来到这里,为烈士们擦拭墓碑、献上鲜花、齐诵祭文,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语境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公园通过开展“重走抗战路”“缅怀先烈”主题党日、青少年研学等活动,让历史走出书本,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资源,让年轻一代在战壕躬身时触摸到精神的温度。

站在影珠山主峰,极目远眺,长沙城的现代化建筑群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下的村庄炊烟袅袅,一片安宁祥和。谁能想到,八十余年前,这里曾是尸横遍野的战场。据了解,遗址公园现在仍保留有一段未修复的原始战壕,仅对此段(位于主战场腰子坡东侧,长约50米)进行结构性加固,让它与周围的绿树、鲜花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警醒人们: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号召全社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史为鉴,从苦难辉煌中汲取脊梁不倒的伟力;面向未来,于时代变局里铸就和平发展的担当;实干创新,在复兴征程上淬炼接续奋斗的意志。唯有如此,方能用盛世长歌告慰碧血丹心的先烈,让不朽的英魂看见:他们以生命守护的土地,终成一片照耀寰宇的星辰大海!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丰碑   血色   长沙   遗址   日军   战壕   公园   指挥部   将士   长沙县   腰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