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渊号”刀盘吊装下井 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再迈关键一步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放,总重481.5吨的盾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沧渊号”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左线“沧渊号”盾构机重大部件基本组装完成,即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

早上八点多,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令下,起重量达1600吨的起重机缓缓启动,将总重481.5吨的盾构刀盘从组装平台平稳提起,在完成空中转体后缓缓下移至地下30米深处,顺利与盾体连接会合,整个过程持续了近3个小时。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的特点,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工程掘进采用的“沧渊号”盾构机,其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此次吊装下井的刀盘作为整个盾构机开挖掘进的核心部件,总重约481.5吨,由1个中心块、6个边缘分块组成。在刀具配置上,本次刀盘共搭载365把刀具,包括可更换式先行刀45把、可更换式刮刀62把、焊接型先行刀54把、螺栓型刮刀192把、保径先行刀12把及仿形刀1把。这一科学配置,兼顾了复杂地质适应性和后期维护便捷性,为后续长距离、高难度掘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阵”,能够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显著提升了掘进效率。

另外,刀盘的设计还融入了诸多创新巧思,凸显卓越匠心。高达43%的开口率,能够大幅提升掘进效率,使渣土排出更加顺畅;高压力、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及结泥饼预警系统,则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结泥饼问题;伸缩摄像装置的应用,实现了无人化实时监测刀盘作业,工作人员可通过远程监控,清晰了解刀盘工作状况;刀盘中心面板设置的12个冲洗口,能及时清理刀具,进一步减少了结泥饼隐患,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此次“沧渊号”盾构机刀盘的成功吊装下井,是对建设团队前期工作的肯定,也为后续施工注入了强大信心。接下来,将进入盾构机整机调试阶段,建设者们将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对盾构机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检测与优化,确保其以最佳状态投入到紧张的隧道掘进施工中。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的流量,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顾赛花 陈苏 李宸 通讯员 宋佳)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科技   长江   隧道   关键   盾构   刀具   刮刀   整机   通道   干线   长江大桥   太仓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