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根烤肠,却是这个57岁大叔的“救命稻草”。
年近半百时,唐健不仅赔光了自己多年打拼攒下的家产,还背上了4600万的债务。
沉重打击下,他躲进深山3个月,甚至想一了百了、人死债消,失去所有斗志。
可谁能想到,如今他靠着摆摊卖烤肠东山再起,57岁的年纪,硬是闯开了一片新天地。
2022年,《钱江晚报》的一篇报道,让在西湖边摆摊卖烤肠的唐健一夜走红。
他的小摊名叫 “唐弟兄烤肠”,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大叔,摊位看着平平无奇,买烤肠的人却排起了长队。
这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这小摊难道藏着什么吸引人的秘方?一番交流后才知道,这小摊最大的 “看点” 其实是摊主唐健本人。
唐健是山东青岛人,来西湖摆摊前,在当地就小有名气,不少老顾客特意追过来照顾生意。他的烤肠卖12元一根,不算便宜,可顾客都心甘情愿买单。
早在青岛摆摊时,就有不少外地食客特意跑过去尝鲜。新顾客接连不断,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不少人不光买烤熟的现吃,还会买生香肠带回家。
从最初的一个小摊子,到2022年,唐健在青岛已经开起了线下门店。靠着直播,他在线上也攒下了几十万粉丝,除了卖烤肠,还靠直播带货增加收入。
按理说,这么连轴转——卖烤肠加直播,收入肯定不低,为啥还要出来摆摊?
说起缘由,唐健满是懊悔与心酸,在之前的个人采访里,他也讲起了自己的故事:要是当年没那么贪心、没那么狂妄,他或许还坐在办公室里,安安稳稳当大老板。
唐健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事业也从青岛起步。
1997 年,他开了第一家餐饮店 “唐家老院子”,一开张就生意火爆,这也证明了他的投资眼光和经营本事。
在那个 “万元户” 都稀罕的年代,他的餐饮店一天营业额就能有4到6千元。
餐饮店赚了钱,手上有了本钱,唐健又琢磨起了新路子——开酒吧,取名 “朗园酒吧”。
不过这酒吧挂在妻子名下,由妻子打理,而他妻子也是经商的好手。
在妻子的经营下,朗园酒吧摆脱了低俗标签,主打浪漫格调,成了青岛人办婚礼的首选地。
据唐健说,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年有上百对新人在这儿举办婚礼。
夫妻俩都懂经营,日子越过越红火。到2006年,他们的产业最高日营业额能达到32万。
“唐家老院子” 和 “朗园酒吧” 成了青岛人心中的口碑好店,唐健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可老话讲 “盛极必衰”,就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唐健的一个决策,让一切都急转直下。
不仅投进去的本金赔了个精光,连原本的产业也没能保住。
从创业开始,唐健没栽过什么大跟头,成功来得太顺,让他渐渐自信心膨胀,甚至变成了傲慢与狂妄。
2006年,事业最风光的时候,他有了更大的 “野心”—— 彼时餐饮店的高营业额,已经满足不了他,反倒觉得餐饮行业 “来钱太慢”。
后来听说种树赚钱,半年利润就能有几百万。要知道,他的餐饮业全年营业额最多才1000万,扣掉成本,利润说不定还不如别人种树半年赚得多。
于是,唐健拉着几个朋友凑了200万,开起了种树公司。
都说 “隔行如隔山”,能把餐饮店管好,不代表能在其他行业站稳脚跟。
可那时候的唐健已经飘了,对自己信心爆棚,谁劝都听不进去,压根没考虑过:跨界投资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会给主业带来什么影响。
公司刚开第一年,现实就给了他狠狠一击——200万本金全亏光了。
其实这时候及时收手,还有回头的余地,可唐健要么是碍于面子不肯认栽,要么是还抱着 “能成功” 的幻想,干脆咬牙去拉融资。
结果债务像滚雪球一样涨到800万,他彻底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 “搏一把”:不断开新项目,拆东墙补西墙。
到2014年,债权人都看出他投资彻底失败,唐健也没法再自欺欺人了。
他预估债务已经滚到3000多万,再耗下去,除非天上掉馅饼,否则根本还不清。
等清算完才发现,实际债务比预估的还多——足足4600万。
为了还债,他接连卖掉 3 套房,车子全拿去抵债,连 “唐家老院子” 的股权也保不住了;朗园酒吧被追债的人围堵,只能停业。
就算倾家荡产,也填不上这个大窟窿。原本美满的家,也被巨额债务拖垮,妻离子散。
妻子带着孩子走了,曾经的 “富二代” 孩子,硬生生成了 “负二代”。
有次唐健想给孩子买两个汉堡,孩子都懂事地说 “太贵了”。直到现在,为了躲追债的人,孩子还得隐姓埋名生活。
破产那年,唐健47岁,身体不如年轻时硬朗,心气也磨没了。
投资失败的打击,让他彻底没了再拼一把的勇气。他躲进深山待了3个月,始终找不到出路。
2015年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他独自爬上一块 30 米高的巨石顶——这 30 米,成了他眼里 “最快的解脱”。
万幸的是,老母亲的劝解和心底的责任心拉住了他: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光有骨气还不了债。47岁的年纪,找工作不容易,靠打工还债,恐怕到老也还不清。
为了让儿子重新振作,老母亲拿出仅剩的20万养老钱,支持他再创业。
可运气没那么好,几番折腾下来,母亲的养老金也打了水漂。没办法,唐健只能先从不起眼的小生意做起。
2017年6月,他摆起了烤肠摊。香肠是老母亲亲手做的,那会儿没想着靠这个致富,只求能赚点钱活下去。
曾经的大老板沦落到街头摆摊,唐健心里不是滋味:除了中午吃饭,其余时间都戴着大口罩,就怕被熟人认出来。
时代变了,生意不好做,烤肠摊冷清了好一阵子。母子俩都陷在绝望里,而 “诚信与良心”,成了他们的转机。
即便落魄了,唐健也坚持用最好的材料做香肠。有次他灵光一闪,把采购原材料的单据和发票都贴在了小摊上。
顾客一看,食材都是从大商场麦德龙进的,瞬间放下了对卫生的顾虑,就算12元一根也愿意买。
用料实在、味道也好,从那以后,生意渐渐火了,一天能卖一百多根。
2020年,一个女生拍了他卖烤肠的视频,意外让他在青岛走红。
这时候的唐健,早就不在乎什么面子了——小小的烤肠让他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他只想抓住这波流量。
成了当地网红后,唐健正式开启了 “东山再起计划”,而《钱江晚报》的报道,又给了他一波热度。
“负债 4600 万卖烤肠还债” 的励志故事在网上传开后,他顺势给自己的烤肠做宣传,名气越来越大。
到2024年,他盘下了一间2000平米的厂房,开始批量生产香肠,7月份就把生意做了起来。
如今,他的香肠每天销售额稳定在20万左右。9月23日,他还要参加 “中国餐饮品牌节”—— 这场翻身仗,他打得漂亮。
唐健迈出了重新起步的第一步,才有了现在的成功。正如老话讲 “有志者事竟成”,57 岁的他,还在继续往前闯。
而他东山再起的下一步,就是还清那4600万,给所有债权人一个交代。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