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9月10日,企业家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莜面村:明明都是预制菜,还卖得那么贵,实在太恶心。

这话说的一点毛病没有。

毕竟,西贝的“贵”一直都是出了名的。

一个馒头21块,小花卷33,一碗豆腐汤甚至卖到69元,被不少网友调侃是“月薪两万都吃不起的店”。

但让人想不通的是,骂的人越多,来吃的人反而更多。

这样一家被称为“穷人止步”的餐厅,为什么还能天天保持客满的状态?西贝,到底靠的是什么在撑门面?

一个花卷卖33块,一碗豆腐汤要69块,咱们来对比下日常消费,超市里普通馒头,几毛钱就能买一个,街边早餐店的豆腐脑,5块钱就能喝到撑,西贝这价格,直接翻了几十倍。

可是呢,每到饭点,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一线城市的西贝门店前,总能排起老长的队。

最短要等30分钟,热门商圈的门店,等2、3个小时都不新鲜,更有意思的是,排队的人里,不少都在吐槽,“太贵了”“下次再也不来了”。

可真轮到自己进店,还是会熟练地点上一大桌菜,这种一边骂贵一边排队的怪事儿。

其实西贝卖的从来不是简单的饭菜,它卖的是能精准抓住人需求的“感觉”。

西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大众平价生意,它盯着的是那些追求“生活质感”的中产群体。

朋友聚餐,家庭请客,选西贝准没错,不用费心思找小众餐厅,也不用担心环境太随意丢面子。

走进西贝店里,暖黄色的灯光照着,墙上挂着西北风情的装饰,服务员过来打招呼,语气不轻不重刚好。

这些细节凑在一起,就让吃饭不再是单纯填肚子,变成了有仪式感的事儿,在这里请客,对方会觉得你懂生活,注重品质,饭菜不知不觉就成了社交的“硬通货”,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就是为了这份体面。

而且,在西贝的菜单和宣传,“草原有机羊肉”“自然放养土鸡”“零添加面粉”,这些词儿反复出现,每一个都戳中家长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就说那碗69块的豆腐汤,宣传里特意提,用的是非转基因黄豆,还得慢火熬4个小时,普通豆腐汤,一下子就成了“给家人的健康补给”。

家长们一琢磨,花高价是为了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对价格的在意劲儿,自然就松了,在健康面前,几十块的溢价好像也不算啥了。

对家长更不用说了,西贝有专人帮着哄娃,给孩子捏气球,放动画片,还出了造型可爱的儿童餐。

家长能安安静静吃顿饭,不用一边吃饭一边管孩子,花几百块换两个小时清静,他们觉得特别值。

对打工人来讲,忙了一天下班,不想回家做饭,也不想对着复杂的菜单纠结,西贝的服务和口味都标准化,就像个“避风港”。

服务员会主动帮忙推荐菜品,不用自己费脑子搭配,吃饭时喊一声,服务员很快就过来,不用受被冷落的气。

这种被尊重被照顾的感觉,能让人暂时放下工作压力,松口气。

就连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在西贝也能找到安全感,西贝的菜单长期不怎么变,口味也稳定,不用纠结半天不知道点啥,这种不用做决定的确定性,也很吸引人。

不过关于西贝的争议一直没断过,有人说它是“智商税”,觉得味道根本配不上价格,33块的花卷,吃着和普通花卷没差多少,69块的豆腐汤,也没尝出多特别的鲜味。

但也有人觉得,花的钱是“体验税”,愿意为环境、服务和情绪价值买单。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争议的核心,是消费观念不一样,看重性价比的人,会盯着食材成本算,觉得不值,追求体验的人,更在意消费时的满足感,觉得值。

西贝能火,其实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小缩影,现在的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中产和上班族,每天要面对工作压力,家庭里的事儿也多,还得应付各种不确定的情况。

他们特别渴望确定的、安全的、能暂时放松的时刻,西贝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地方,哪怕只是吃一顿饭的时间,能沉浸在“精致、健康、省心”的氛围里,也挺好。

说到底,我们给西贝多花的钱,买的不只是那一个花卷、一碗豆腐汤,买的是被包装得很好的“更好生活”的短暂感觉,商家抓准了需求,消费者愿意买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现在市场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2025-09-12《究竟|罗永浩与西贝之争背后: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标准如何划定?》

央广网——2023-10-31《3个蒸饺29元,西贝莜面村再次“贵”上热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花卷   满人   离谱   中产   服务员   健康   菜单   家长   感觉   小时   价格   买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