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都在做“下一个中国”的美梦时,现实中印尼的遭遇却是给它们浇了一盆冷水。
这个拥有全球60%镍储量的资源巨头,硬是把自己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占了全球65%的产能,却血亏停产,坐拥300亿美元的出口生意,却眼睁睁看着它化为泡影...
最讽刺的是,就在印尼拼命扩建镍精炼厂的时候,中国已经悄悄升级了游戏规则。
印尼的教训够扎心:抄作业和考第一,压根不是一回事,那些还在排队复制“中国奇迹”的国家,真的准备好了吗?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良好发展,拥有强大的支柱产业至关重要。
其中像中美这样的大国,凭借着庞大的经济体量、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可以同时在多个产业领域发力,展现出全方位的竞争力。
但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受限于各种因素,往往只能聚焦于一两种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比如印度尼西亚这个东南亚国家,便选择了镍产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而究其原因,便是其其在镍产业领域堪称 “天赋异禀”:
其已探明的镍储量在全球总储量中占比超过 60%,这一数据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使其稳稳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
如此丰富的镍资源储备,为印尼发展镍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在现代工业体系中,镍对于电动车行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
恰好当下全球都在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动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代表,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搭上“顺风车”的印尼自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印尼政府并未满足于仅仅充当全球镍矿石的供应基地,靠 “卖矿物” 赚取利润。
当他们将目光投向东方的中国时,看到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加工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通过对各类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创造出了巨大的附加值,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种通过加工环节获取丰厚利润的发展模式,令印尼政府心生羡慕,也让他们下定决心要改变本国镍产业的发展路径。
经过深思熟虑,印尼政府决定豪赌一把,将发展重心向镍加工产业倾斜,力求实现从单纯 “卖矿物” 到 “加工赚钱” 的华丽转身,提升在全球镍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20 年,印尼政府果断宣布停止出口本国的初级镍矿石。
同时,印尼政府还积极出台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拥有先进镍加工技术的外资企业入驻印尼,其中,中国企业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和招商的对象。
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截至今年以前,印尼似乎在发展镍加工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2024 年,印尼精炼镍的供应量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飙升至 61%,这一数据相较于 2015 年的 6%,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一巨大的跨越,充分彰显了印尼在镍加工产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也让世界看到了印尼发展镍产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
印尼仿佛一颗在镍产业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令全球为之侧目,大家都认为印尼将在镍产业的道路上继续高歌猛进,创造更多的辉煌。
但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令人始料未及,当时间的指针悄然指向 2025 年,一切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在深入探讨印尼镍产业 2025 年遭遇的困境之前,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得不提。
那就是印尼大力发展镍产业,除了看中其本身丰富的资源以及全球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那便是配合美西方围堵中国。
长久以来,中国在特殊金属加工和出口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掌握着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成熟的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但美西方出于种种目的,一直妄图在全球产业链中“去中国化”,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的国家和地区。
印尼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企图借机取代中国在镍产业中的位置,成为新的镍加工和出口中心。
2020 年印尼宣布的初级镍矿石出口禁令,看似是为了发展本国加工产业,提升附加值,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而来。
中国自身镍矿资源匮乏,在镍的供应上高度依赖进口,而印尼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最主要的镍矿石进口来源地,约 60% 的红土镍矿从印尼输入。
禁令一出,中国镍产业受到不小冲击,而印尼则期望以此迫使中国企业将镍加工产能转移至其境内,进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镍加工产业优势。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以及大量外资尤其是中资涌入的情况下,印尼镍产业确实迎来了快速发展。
不过,这种发展模式更像是“野蛮生长”,印尼政府在大力推动镍产业扩张时,并没有制定出全面且长远的规划。
随着时间推移,印尼的镍产出迅速膨胀,很快就超过了国内需求所能承载的上限。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尼国内仍在如火如荼地大量修建镍精炼厂。
甚至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对镍矿的消耗远超预期,如今印尼国内的镍矿产出甚至都无法满足自身精炼厂的需求,只能从隔壁的菲律宾进口镍矿石来维持生产。
可以说,印尼镍产业的扩张完全脱离了理性轨道,其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承受能力。
大量的镍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国际市场,严重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直接导致镍的价格一路暴跌。
在伦敦金属交易市场,镍价已跌至过去 5 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价格走势对印尼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毕竟镍出口在印尼出口总额中占比高达 10%,每年创汇超过 300 亿美元,还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镍价暴跌,众多印尼精炼厂只能通过减产裁员、拉闸停工等无奈之举来减少损失。
而在这场镍产业危机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加速了印尼困境的到来,那就是中国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镍需求国,但如今情况发生了显著改变。
我国在电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的磷酸铁锂电池对镍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并且在镍回收利用技术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镍价暴跌、市场需求萎缩的双重打击下,印尼的镍产业几乎到了崩盘的边缘。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印尼在 6 月 30 日宣布与美国展开合作,试图借此寻求一线生机。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印尼此举希望渺茫,美国自身在相关产业布局上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并且全球镍市场的供需失衡局面积重难返,并非简单的双边合作就能轻易化解。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印尼试图通过模仿中国发展路径,甚至在美西方怂恿下挖中国墙角,来取代中国在镍产业中的地位,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难以成功。
中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依靠的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以及秉持开放态度与全球展开合作。
印尼若想真正实现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许应该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注重创新与合理规划的发展道路 。
观察者网 美西方企业发现:在印尼乃至全球镍业,离了中国,寸步难行
金融界 持续疲软的镍价迎来反弹催化?印尼暂停“潜水天堂”附近镍矿开采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