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女子手机落在新疆乱石堆,3年后竟被人跨越5000公里送还,双方当事人约了饭后成了朋友

2022 年 7 月的新疆,盛夏的阳光为乌孙古道镀上一层金色光晕。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徒步路线,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南至阿克苏地区,全长 130 公里的路程中,既有海拔 3800 米的雪山垭口,也有水流湍急的阔克苏河,更有广袤无垠的高山草甸。作为连接南北疆的古老通道,这里既是户外探险者的终极目的地,也因部分区域缺乏人工开发而暗藏未知风险。

来自广东惠州的纵贯(网名)与当时的男友、一位旅友组成三人小队,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徒步之旅。三人出发前做足了功课,携带专业登山装备与补给物资,计划沿着标记清晰的经典路线前行。7 月 19 日正午时分,队伍行至一处岔路口时,因对地形判断失误,意外偏离既定路线,闯入一片没有任何路径标识的碎石区域。

这片区域的地表被大小不一的岩石覆盖,最大的石块直径超过一米,最小的则如拳头般大小,岩石棱角锋利如刀,脚下的土壤混合着沙砾,松软而易滑。为了捕捉眼前独特的荒野景观,纵贯的男友将她的手机放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岩石上,转身走向不远处的斜坡寻找拍摄角度。纵贯则站在一旁整理登山包,两人并肩向斜坡方向移动,走出约七八米距离时,才猛然想起遗忘在岩石上的手机。

“当时心里瞬间一紧,回头就往放置手机的地方跑。” 纵贯后来回忆,当他们回到原地时,手机已不见踪影。三人推测,手机大概率是在风力作用下从岩石表面滑落,坠入了下方的岩石缝隙中。他们当即分散开来,呈扇形展开搜寻,双手在碎石堆中反复摸索,指尖被锋利的岩石划出细小伤口,鲜血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却无人顾得上擦拭。

彼时的太阳正处于天空正中,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岩石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地面温度飙升至 35 摄氏度以上。汗水顺着三人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眼睛被汗水刺激得难以睁开。他们从下午两点一直搜寻到近四点,覆盖了以放置手机位置为中心、半径约 50 米的区域,翻动了上百块大小岩石,却始终未能发现手机的踪迹。

考虑到这片区域并非常规徒步路线,属于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后续几乎没有游客会涉足此处,纵贯与同伴不得不接受手机遗失的现实。“那部手机里存着我们旅行中拍摄的上千张照片和视频,还有很多与朋友的聊天记录,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记忆。” 纵贯说,离开时,她忍不住多次回头望向那片碎石地,心中满是不舍与遗憾。她从未想过,这部被遗弃在天山深处的手机,会在三年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回自己手中。

2025 年 7 月 9 日,来自深圳的户外爱好者陈晵(网名)与四名队友组成徒步小队,开启了为期五天的乌孙古道探险之旅。作为拥有五年徒步经验的资深玩家,陈晵对乌孙古道的地形地貌做了深入研究,此次特意选择了部分小众路线,希望避开人流密集区域,感受更原始的自然风貌。

当队伍行进至一片陡峭的碎石坡时,前行变得异常艰难。这片碎石坡的坡度超过 45 度,地表的岩石松散而不稳定,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格外谨慎,队员们相互搀扶着,缓慢向上攀登,每个人的裤脚和登山鞋上都沾满了灰尘与泥土。陈晵走在队伍中间,打算用相机记录下队友们艰难跋涉的场景,便停下脚步,弯腰调整相机参数。

就在此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脚边的岩石缝隙,一个与周围灰褐色碎石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被红色泥灰包裹的长方形物体,部分被小石子覆盖,露出的边缘呈现出塑料材质的光泽。陈晵蹲下身子,用手指轻轻拨开覆盖在表面的碎石与泥土,发现竟是一部被透明手机壳包裹的智能手机。

这部手机的外壳已经严重老化,透明的手机壳发黄发脆,边缘出现多处裂痕,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手机与手机壳之间积满了红色的泥灰,显然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雨水冲刷与风沙侵蚀形成的。陈晵拿起手机仔细检查,发现机身虽有磨损,但整体结构完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破损。更令他意外的是,手机挂绳上还系着一张长方形的门禁卡,卡片上清晰印着 “广东惠州 XX 小区” 的字样,以及小区的 Logo 标识。

当晚,队伍抵达露营地后,陈晵立即从背包中取出移动电源,用数据线连接到捡到的手机上。随着电量逐渐注入,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显示出锁屏界面,但复杂的锁屏密码让他无法进一步操作。他尝试滑动屏幕,在相册预览界面看到了部分照片缩略图,大多是风景照与人物合影,背景多为雪山、湖泊等自然景观,推测是失主旅行时拍摄的作品。

旅行结束返回深圳后,陈晵将手机中的电话卡取出,插入自己的手机中尝试获取号码,却发现这张电话卡早已被运营商注销,无法查询到任何有效信息。他也曾尝试通过手机壳内侧残留的痕迹、手机背面的贴纸等细节寻找线索,但均未获得有效信息。那张印有惠州小区名称的门禁卡,成为了寻找失主的唯一线索。

命运的奇妙牵引:四公里的咫尺重逢

“捡到手机的那一刻,我就想着一定要还给失主。” 陈晵说,他通过网络搜索门禁卡上的小区名称,确认该小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恰好他有一位大学同学居住在惠州,便计划着下次前往惠州拜访同学时,亲自到小区物业咨询,寻找手机的主人。但由于工作繁忙,加上后续筹备购房事宜,这个计划被一再搁置,手机被他妥善保存在家中的抽屉里。

命运的安排往往充满巧合。2025 年 10 月,陈晵在惠州完成了新房购置,经过一个多月的简单装修,他于 11 月初正式搬入新家。在整理搬家物品时,他再次翻出了这部捡到的手机,以及那张关键的门禁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打开手机地图查询从新家到市中心的路线时,无意间输入了门禁卡上的小区名称,结果令他惊喜不已 —— 失主所在的小区与自己的新家直线距离仅 4 公里,骑行仅需 20 分钟。

这个意外发现让陈晵立刻下定决心,尽快完成归还手机的心愿。11 月 15 日下午,惠州天气晴朗,微风和煦,陈晵骑着电动车出发,沿着宽阔的城市道路向失主所在小区行进。20 分钟后,他抵达小区门口,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先在小区门口的保安亭联系了物业工作人员,详细说明自己捡到手机的经过,并出示了那张门禁卡以及手机实物。

物业工作人员在核实了陈晵的身份信息后,根据门禁卡上登记的业主信息,很快查询到了纵贯的姓名与联系方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致电纵贯,进行信息确认。此时的纵贯正在家中处理工作事务,接到物业电话时,她起初以为是小区通知缴纳物业费或维修通知,并未太过在意。

当物业工作人员提及 “有人捡到一部手机,疑似你三年前在新疆丢失的”,并通过微信发送来手机照片时,纵贯的大脑瞬间陷入空白,难以置信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反复放大照片,仔细查看手机的细节:发黄的透明手机壳、机身侧面因碰撞留下的三道划痕、挂绳上磨损的编织纹路,这些特征与三年前丢失的手机完全吻合。“当时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反复问物业工作人员是不是搞错了,毕竟已经过去三年了。” 纵贯后来回忆,直到物业工作人员将陈晵的联系方式告知她,她才逐渐相信,这个跨越三年的奇迹真的发生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旅游   石堆   新疆   广东   饭后   当事人   年后   女子   朋友   手机   岩石   小区   碎石   惠州   机壳   失主   工作人员   路线   物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