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为中国男篮出战,又想来中国捞钱,他的吃相太难看了?

周志豪,有人骂他“吃相难看”,前脚拒绝为中国男篮打球,后脚又来“认祖归宗”,摆明想在中国市场捞钱。


也有人觉得,他一个在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忠于加拿大天经地义。


争议背后,这位被叫“下一个姚明”的篮球新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事情得从那个视频说起,2024年夏天,周志豪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段短片,背景是中国风的音乐,他用不太熟练的语气说出自己的中文名字,还说“很高兴能跟中国球迷分享我的故事”。


视频一出,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有人感动,觉得他终于愿意拥抱自己的中国血统;可更多人冷嘲热讽:“之前不是说只为加拿大打球吗?现在来中国认亲,是看中咱们的钱包了吧?”一时间,“周志豪捞金”的标签刷屏网络。


这争议不是凭空来的,早在2023年,中国篮协就曾试着归化周志豪,希望他能加入中国男篮,征战国际赛场。


可他的母亲直接回绝,那会儿,周志豪也在采访中表态,自己是加拿大人,代表加拿大是他的选择。



球迷们失望归失望,倒也没多纠缠。


毕竟,他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但从小在多伦多长大,中文不会说,中国的春节、饺子对他来说可能比枫叶国的冰球还陌生。


可这回,他突然“示好”,让不少人觉得别扭。


有人翻出他的履历:NBA首轮第九顺位,妥妥的潜力股,中国市场对他来说是个大蛋糕。


舆论的风向开始变了,有人猜他想学其他球星,来中国开商业活动、签代言;也有人替他说话:“人家就是想跟粉丝分享一下自己的根,有必要上纲上线吗?”


这场风波,像是把周志豪推到了聚光灯下,照出了他身份的复杂,也照出了中国球迷的期待与失落。



要说周志豪是谁,还得从球场说起。


2002年,他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身高2米24,体重超130公斤,站在篮下像座小山。


这身板,注定他不是普通人。


他的母亲身高1米91,本身就是运动员,基因摆那儿,周志豪打小就显露出运动天赋。


高中时,他开始接触篮球,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脚步,很快成了校队的王牌。


真正让周志豪名声大噪的,是2021年的U19世界杯。


那场比赛,加拿大对阵西班牙,19岁的他在篮下翻江倒海,拿下24分、15个篮板,外加4个大帽,硬是把对手的中锋打得找不着北。



最后一刻,他一个勾手投篮绝杀比赛,现场沸腾了。


那一刻,他不是什么“华裔球员”,就是加拿大的英雄。


赛后,他入选全明星阵容,外媒开始拿他跟姚明比,称他是“亚裔篮球的未来”。


大学期间,周志豪的表现更稳。


他的梦幻脚步和精准的中投,让对手防不胜防。


2024年的NBA选秀大会上,他被孟菲斯灰熊以第九顺位选中,正式踏进职业赛场。



球迷们看着他一次次在篮下硬凿,忍不住想:要是这家伙能为中国男篮打球,得多猛啊?


可现实是,他穿着加拿大球衣,赛场上的每一次扣篮,都在提醒人们,他的心属于枫叶国。


周志豪的争议,归根结底绕不开他的身份。


他的外公是地道的广东人,移民加拿大后,把中国故事讲给女儿听;他的母亲是中加混血,遗传了东方人的面孔,却在西方文化里长大。


到了周志豪这一代,中国对他来说更像个遥远的传说。



他可能听过外公讲春节的热闹,可他更熟悉加拿大的感恩节;他知道自己姓周,却没想过给自己取个中文名字。


这种背景下,他拒绝归化并不奇怪。


加入中国男篮,意味着要换国籍、适应新环境,甚至面对陌生的文化。


对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不是个轻易的决定。


更何况,他在加拿大队已经是核心球员,职业前景一片光明,何必冒险?可中国球迷的期待,却让他站在了风口浪尖。



有人希望他像李凯尔一样“认祖归宗”,有人觉得他“忘本”,忘了自己血管里流着中国血。


那他这次示好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他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


NBA球星来中国开训练营、签代言,动辄就是千万收入,周志豪的团队不可能没算过这笔账。


或许,他在外公的故事里找到了一丝共鸣,想试着跟自己的根靠近一点。


更大的可能是,两者兼有——既想拓展商业版图,也想回应球迷的期待。


可这种“平衡”并不好拿捏,一个不小心,就被扣上了“两面派”的帽子。



周志豪的争议,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男篮现状的缩影。


2023年的世界杯,中国男篮1胜4负,排名倒数,彻底无缘巴黎奥运会。


这已经是连续两届奥运会没他们的身影了。


赛后,球迷们的心都凉了半截:曾经能跟美国队掰手腕的男篮,怎么就落到这地步了?


为了止跌,篮协开始归化球员。


2023年,李凯尔加入中国男篮,成了第一个归化国手。



他有中国血统,在NBA也算个实力派,可到了国际赛场,他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


球迷们发现,归化不是万能药。


男篮的问题,不光是缺几个强援,更是青训、战术、甚至心态上的全面落后。


拿周志豪来说,即便他愿意归化,一个人就能救男篮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归化球员的路,周边国家也在走。


日本、菲律宾都靠归化球员在国际赛场站稳了脚,可他们的成功,背后是完整的青训体系和清晰的战术打法。


中国男篮却像个急着补课的学生,光想着抄答案,没想着怎么把基础打牢。



归化周志豪的失败尝试,也让人看到,吸引海外华裔球员,不光是给个国籍那么简单,还得让他们感受到归属感。


如果是你,会怎么看周志豪的选择?男篮的未来,又该往哪儿走?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体育   中国   中国男篮   加拿大   球员   赛场   男篮   多伦多   中国市场   华裔   球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