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押上一切,特朗普另有图谋?高盛预测:中美或永久冻结关税升级

近几日,“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新闻,刷屏了全世界各大媒体。但不论是华尔街,还是美国智库,都认为特朗普“外强中干”,这次注定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果不其然,就在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额外关税的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向《福斯财经》透露,这一措施“可能不会成真”。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暴露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真相。特朗普用关税来施压,更像一场为月底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精心编排的前哨战。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得突然而猛烈。10月10日,他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额外关税。

这一措施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将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消息一出,市场震动。

但细究时间点,耐人寻味。特朗普把11月1日设为关税生效日期,而不是立即生效,给双方留下了谈判时间。同样的,我国的稀土管制措施也不是立即生效。

这种时间差,指向一个结论:双方已经剑拔弩张,但也都留着谈判余地。

高盛的报告直截了当,称中美这些措施大概率是为了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谈前争取谈判筹码。

中时新闻网10月14日报道称,高盛集团指出,此轮意在争取谈判优势,若会谈成果良好,双方可能延长关税休战协议或放宽稀土管制,甚至无限期冻结关税升级。

高盛集团认为,若中美双方能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释放和解讯号,美方可能以降低部分关税、放宽出口限制换取中国松绑稀土管制。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的反击精准而迅速。

国庆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我国商务部就连续发布六份公告,宣布对稀土物项、技术设备及锂电池等关键领域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措施具有三个显著特征:法律依据充分、打击精准、范围空前。特别是稀土管制,直指美国军工和半导体产业的命门。

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分离及冶炼环节占据着垄断性的控制权,这一举措无疑打到了美国的七寸。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同步将参与对台军售的十余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停泊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形成多维度反击态势。

而特朗普在威胁加税后不久又改口称“没有取消与中方的会晤”,这种自说自话恰恰暴露了其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质。

当前,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峰会的背景十分微妙。韩国作为东道主,原本希望借此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现在,特朗普却传出“可能缺席”的风声,试图以此作为谈判筹码。中国则对峰会态度低调,外交部对是否会有中美会晤的答复始终是:“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这种“模糊”回应,实则是一种清晰的立场:我国不打算跟随其他国家的节奏,始终保留主导谈判进程的权利。

回顾今年中美贸易战的历程,人们可以发现一个鲜明模式:施压、反制、谈判的循环不断重演。

4月2日,美国对华实施34%“对等关税”,中国4月4日即对原产於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34%。

4月8日,美方提高所谓“对等关税”至84%,中方次日便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率同步提升至84%。

然而,到了5月10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取消91%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

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方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这种“边打边谈”的节奏,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常态。中方已经摸清了特朗普的套路,人们看到,每一次的剑拔弩张,最终都回到了谈判桌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中美   图谋   关税   美国   中国   稀土   峰会   管制   进口商品   措施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