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5月12日,中美两国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同步削减91%的双边关税,并建立贸易磋商机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以为这场风波至少能平息一段时间,没想到特朗普在当日公开宣称:“欧洲对美国采取了大量不公平贸易措施,设置贸易壁垒损害美国企业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世界关注,那么,此次特朗普的目的又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2025年3月起,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逐步攀升至104%,导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23%,美国农业州经济遭受重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农产品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直接冲击特朗普的票仓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双输”局面迫使双方在日内瓦重启谈判,随后两国在5月12日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将关税水平降至2024年4月前的基准线,并暂停24%的关税90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妥协反映出美国经济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中国占美国药品原料进口的70%、稀土加工产品的85%,全面脱钩将导致美国通胀率飙升3-5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所言:“中美分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就在此时,欧盟成为美国转移压力的新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记者会,特朗普在会上把矛头指向欧盟,美国之所以把手伸欧盟不仅仅是因为它在中国吃了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资料显示,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达2136.8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农产品领域的失衡尤为突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75万辆汽车,而美国对欧出口仅17万辆,不仅如此,欧盟的农产品对美顺差达160亿欧元,而美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不足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结构性失衡为特朗普提供了“不公平贸易”的指控依据,更关键的是,双方在机械制造、化工、制药等领域存在直接竞争,美国具备承接欧盟产业链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美国施压,欧盟采取“谈判+威慑”的双重策略,欧盟先是提出在液化天然气、人工智能等领域扩大对美合作,试图通过战略投资换取关税减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欧盟委员会公布价值95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涵盖飞机、汽车配件、酒类等关键商品,并威胁对美国数字服务征收报复性关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欧盟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法国主张对美强硬,提议将反制措施扩大至美国农产品,而德国担忧汽车产业受损,倾向于妥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集体行动困境”削弱了欧盟的谈判筹码,更关键的是,欧盟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其军费开支仅占GDP的1.3%,远低于北约2%的目标,这种不对称性使得欧盟难以采取实质性对抗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美国对欧盟的打压也冲击了全球产业链,德国大众宣布推迟在美15亿美元的电动车工厂投资,转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国空客则暂停与美国通用电气的发动机合作项目,转向中国商飞寻求替代方案,这些连锁反应表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反噬其自身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次美欧贸易摩擦并非孤立事件,今年3月,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欧盟随即对美国摩托车、威士忌等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以牙还牙”的博弈模式,与2018年特朗普发动的全球贸易战如出一辙,历史数据显示,当年的钢铝关税使美国制造业就业仅增加1.4万个,却导致农业出口损失120亿美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前的美欧博弈同样面临“双输”风险,欧盟若实施95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美国若提高汽车关税,德国汽车产业可能损失120亿欧元营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单边主义行径正在侵蚀WTO多边贸易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欧盟若能克服内部分歧,与中国等新兴力量合作构建多边贸易框架,或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范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美国第一”的迷思,终将在战略误判中加速自身的衰落,这场贸易博弈的最终结局,或将成为21世纪国际秩序重塑的关键转折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源:
来源于光明网2025-05-13关于:特朗普“炮轰”欧盟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