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穿行送快递,乘直升机俯瞰美景……当数字孪生技术为低空飞行画出“隐形车道”,曾被视为“科幻场景”的低空经济,正悄然走进寻常生活。8月27日,贵州大数据集团研发的新产品——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首秀2025数博会,标志着这些低空飞行设备即将迎来一个“好搭档”。
“遇有交通事故,无人机可借空中优势穿越拥堵车流,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完成拍照取证,事故责任初步认定,处置结果也可以实时上传平台。整个流程无需交警到场,就能实现‘丝滑’衔接。”贵州大数据集团低空组成员任宏介绍,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已接入交管等部门的数据源,能为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易赔提供技术支撑。“以往,交警接到交通事故报警,需要赶到现场处置,往往耗时30分钟以上;现在通过平台联动无人机,不仅能让交警精准掌握事故形态、受影响车道,还能为警力调配、交通疏导提供决策依据,用科技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效率。”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剧。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面临着警力不足、视野受限、处置效率不高等挑战。“我们探索启用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初衷就是想把无人机等低空飞行的技术应用于日常交通管理,打造‘空中+地面’的立体化交通治理体系。”在任宏看来,“交通事故快处易赔”只是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的其中一个微小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产业融合性体现在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上,“正如其名,这是一个综合管理平台,也可以与城市管理、旅游、农业、物流等多个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任宏现场演示平台丰富功能,其中,该平台联动设备1周以来,完成智能巡检52次,处置交通事故、应急物资转运等紧急任务53次。
向天空要发展,向数据要效率,贵州大数据集团的创新不止于此。本届数博会上,贵州大数据集团还规划布局了存数、治数、采数、用数、保数五大展区,系统展示数据从“汇集储存”到“规范治理”、从“源头采集”到“价值挖掘”、从“应用落地”到“安全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而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的首秀,正是集团“以数据赋能新业态”的重要实践——通过打通低空飞行与多行业的数据壁垒,既为低空设备提供了“智慧管家”,更激活了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新动能,为全国低空经济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贵州方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罗昌
二审 沈安永
三审 胡丽华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