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爆冷,65岁黄子华却带港片“破地狱”

9月26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中:惊悚港片《破·地狱》意外获得4项提名,成为一匹黑马。

此前,它已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狂揽18项提名并斩获5奖,更将代表中国香港角逐奥斯卡。



港片被普遍唱衰的今天,是谁在支撑“局面”

答案竟是65岁艺人——黄子华

这位曾经37年无人问津,后因栋笃笑一夜爆红的香港脱口秀鼻祖,其主演的《破·地狱》已打破《毒舌律师》的票房纪录,以1.7亿港元的成绩位居港澳华语电影票房榜首位。



成龙、周星驰电影逐渐失宠,刘德华在内地市场不断做配,王晶、向太转向自媒体聊巨星八卦之际,黄子华为何能成为港片的“救赎者”

01

关键在于黄子华独特的思维结构。

黄子华大学主修哲学,辅修社会学。

他的两位偶像——李小龙许冠文——恰好代表了两条路径:

李小龙将哲学化为“武道实践”,许冠文将社会观察融入“市民喜剧”。




黄子华则完成了罕见的融合。

他像苦行僧般在“求真”道路上探索,又精于解构社会现象。

电视剧《天道》中的丁元英说过: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命运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黄子华所做的,正是这种“透视社会”的工作。

他将哲学作为思维的底层逻辑,通过洞察社会的方式,让哲学不再晦涩难懂,而是与时代结合,有了烟火气。

02

戏外的黄子华,也与丁元英一般,被熟人评价为“思想最复杂的演员”

与丁元英的“空荡房屋”异曲同工,黄子华每次演出后都会通过呆坐、理发、游泳等方式“稀释掉过浓的感情”

由于长期高负荷的脑力消耗,黄子华在舞台上讲解尼采、相对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可以让所有听众都能理解并发笑;

也能将社会热点融入幽默段子,通过犀利讽刺娱乐圈乱象、房产问题等民生话题引发共鸣。


他的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斟酌,目的不只是让观众一笑而过,而是要传递笑中有泪的人生哲学。

与其说他是喜剧演员,不如说他一位将深刻思考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创作者。

03

许多导演喜欢与黄子华探讨创作,希望作品能如他的《栋笃笑》“畅销”




《男亲女爱》融合了黄子华十年的栋笃笑段子,创下50点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互联网“打工人”的最强嘴替;《栋笃神探》《绝代商骄》亦是金句频出。



《毒舌律师》更是证明了其个人风格主导的商业变现能力。

然而,这些畅销作品中,都保留着鲜明的“黄子华风”——嚣张中带有一丝狡黠的智慧。

《破·地狱》中的黄子华收敛锋芒,沉浸于小人物的真实塑造,仅仅提出了“活人也需要破地狱,活人也有很多地狱”的核心观点后,便将高光时刻让给了偶像许冠文与新人卫诗雅。




卫诗雅已年过四十,在娱乐圈打拼多年却始终未能突破。

这部电影,使她成为在本土题材与女性叙事电影中的成功案例。



当卫诗雅夺得金像奖影后时,她特别感谢了导演陈茂贤:“在我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没有放弃我。”

你看,这句话恰恰印证了黄子华对社会的观察:活人也需要破地狱。

04

戏中,黄子华饰演的婚礼策划师在疫情下转行、生意萧条的背景下,被迫做葬礼经纪人,这一角色设定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社会隐喻——在逆境中寻求转变与新生。



许冠文饰演的文哥在其低谷期拉了一把,帮他破除了生活的“地狱”

戏外,卫诗雅这样的演员正是“为活人破地狱”的最佳例证——在她几乎放弃自己时,被剧组拉出了困境。

黄子华与许冠文之间的互动,既是两代喜剧人的思想碰撞与艺术传承,又像是两代社会学家洞悉社会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整个剧组用智慧与担当,为香港电影破除了眼前的“地狱”,更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可延续的道路。



红尘道场也有诸多困境,更需要我们“破地狱”。

尤其是,那些无法释怀的遗憾、伤痛和失败经历,混杂这未来的迷茫,会在脑海中不断打转,形成一种自我折磨的循环……

“破地狱”就要从放过自己开始。

对自己温柔,也是一种自我“超渡”

就如电影对白一样:难得上了这程车,就不要担心什么时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娱乐   金鸡   地狱   黄子华   社会   活人   金像奖   哲学   电影   喜剧   演员   香港   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