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刘胡兰继母病逝,临终前指着胸口吐露:我这里始终有块心病

1932年,巾帼英雄刘胡兰出生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硬生生的将其养大,不幸的是,在胡兰4岁的时候,她的生母王三妮因病去世了,当时的她还不知道死是什么意思。

看到母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周围的人都在哭泣,年幼的刘胡兰也跟着哭了起来,王三妮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再加上艰苦的生活条件,病情逐渐加重就离开了人世。

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独自一人拉扯着两个女儿,胡兰和爱兰,为了弥补两姐妹心中的母爱,刘景谦就就娶了胡文秀,她就成为了两姐妹的继母。

这个家庭因为有了胡文秀的加入变得非常的和谐,渐渐地,姐妹两都非常喜欢胡文秀,可就在胡文秀去世的时候,指着自己的胸口说:这里始终有块心病。

1. 继母的爱

1940年的那个冬天,八岁的刘胡兰牵着妹妹爱兰的手,怯生生地站在土窑洞前,寒风卷起黄土,姐妹俩望着那个穿着粗布棉袄、面容温柔的陌生女人——胡文秀。

她即将成为她们的继母,谁也没有想到,这份没有血缘的亲情,会在往后的岁月里,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胡文秀嫁进刘家时,家中一贫如洗,丈夫常年在外劳作。

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重担全落在她肩上,起初,刘胡兰对这位新母亲充满防备,小小的她担心继母会偏心,更怕失去对已故生母的思念。

但胡文秀用行动打破了孩子的顾虑,她将仅有的一点白面揉成面团,蒸出两碗热乎的馒头,先递给刘胡兰和爱兰,自己却啃着掺着野菜的窝头。

在生活的艰辛里,胡文秀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刘胡兰性子倔强,总抢着帮母亲干活,胡文秀既欣慰又心疼,常常夸赞胡兰非常的懂事

摸着胡兰的头说道:“胡兰啊,别累着自己,有娘在呢,”她教刘胡兰识字算账,给她讲《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的故事,用一个个英雄传说在孩子心中种下正义的种子。

而面对性格内向的爱兰,胡文秀则更多是轻声细语的安慰,带着她在院子里种向日葵,告诉她:“再小的花也能向着太阳开。”

渐渐地,刘胡兰在胡文秀的呵护之下长大成人,懂事的她已经会帮助父母干家务,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刘胡兰每天都会外出做工。

而胡文秀依旧在家中照顾好整个家庭,每每晚上回来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桌子上丰盛的晚餐,大口吃完饭,就是母女话家常的时候了,经常给母亲讲述父亲之前的事情。

胡文秀也是没打断她,静静的听着刘胡兰轻轻的诉说,这个画面是非常的温馨,也是成为了母女回忆的画面。

2. 对胡兰愧疚

逐渐长大的刘胡兰接受到了新的思想,积极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之中,所从事的工作当中是非常危险的,胡文秀也是非常担心胡兰的安危,心中总是充满不安。

月光如水,洒在村子里的土炕上,胡文秀辗转难眠,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的手轻轻抚摸着刘胡兰生前用过的粗布衣裳。

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记得第一次见到刘胡兰,她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眼神里却透着同龄人少有的坚毅,丈夫刘景谦去世后,是刘胡兰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

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半个家,看着她忙里忙外的身影,胡文秀既心疼又欣慰,她知道,这个女儿,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坚强。

1947年的某一天,天还没亮村子就被国民党的军队所包围,胡文秀永远记得刘胡兰临走前的眼神,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

她想冲出去拉住女儿,却被乡亲们死死抱住:“嫂子,别去,去了就是送死!”她是多么喜欢刘胡兰,即使前方有很多的危险,他还是奋不顾身的保护着她。

当听到刘胡兰牺牲的噩耗时,胡文秀感觉天都塌了,她发疯似的冲向刑场,却只看到一片血泊,寒风中,女儿的布鞋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沾满了鲜血,那一刻,她的心碎成了无数片。

这些年来,胡文秀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如果那天我不顾一切冲出去,是不是就能救下刘胡兰?如果我能再坚强一点,是不是就能改变这一切?”

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文秀渐渐明白,刘胡兰的选择,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千千万万受苦的百姓。

她不再只是自己的女儿,更是一名英勇的革命烈士,胡文秀擦干眼泪,决定替女儿完成未竟的事业,照顾好家庭并积极的参加村中的建设事业。

3. 临终的心病

刘胡兰牺牲后,寒风裹挟着流言扑向继母胡文秀,有人窃窃私语,指责她没能护住这个视如己出的女儿,甚至将悲痛的矛头指向她。

面对这些无端的质疑,胡文秀只是默默垂泪,手指反复摩挲着刘胡兰留下的旧头巾,目光中满是哀伤与倔强。

那些日子,胡文秀整夜整夜地难眠,她回想起与刘胡兰相处的点点滴滴,教她识字时的认真,帮她梳头时的亲昵,还有刘胡兰总是甜甜地唤她“娘”。

她比谁都清楚,为了保护孩子,自己拼尽了全力,可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之上,还要承受莫须有的指责,这份委屈像利刃般剜着她的心。

然而,再多的风言风语,也没能动摇胡文秀对女儿的爱与坚守,她强撑着精神,把对刘胡兰的思念化作力量,主动收集整理刘胡兰的事迹。

她挨家挨户走访,记录下女儿生前的点点滴滴,把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故事,讲给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胡文秀挺直脊梁,在质疑声中昂首前行。

终于,她承受不住哪些流言蜚语的指责,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向他陈述了自己与刘胡兰之间的美好点点滴滴,虽然把她保护的很好,但还是对自己很是自责。

毛主席听到这样感人的事迹,马上就对其进行表扬,这样的母亲不应该被这样对待,还安慰道说:“你放心回去,党和人民会做好你坚强的后盾。”

回到家中的胡文秀深知,自己不仅要守护好与刘胡兰的回忆,更要让世人铭记这个英勇无畏的孩子,岁月流转,她的坚持终于让质疑声渐渐消散。

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用一生诠释着爱与信念,直到自己临终的时候,没有保护好刘胡兰,依旧是自己的心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继母   心病   临终   胸口   胡兰   女儿   母亲   孩子   坚强   心中   寒风   粗布   生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