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i!YOUNG广州”说开去——试论广州的精神内核与文旅IP

作为中国唯一千年不衰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既是承载岭南文化的千年商都,也是充满烟火气的现代都市。从作家为探寻广州小说内核而徘徊,到城市文旅口号随时代迭代,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与外在表达始终在碰撞中生长。

其精神内核藏于西关的骑楼茶座,显于CBD的霓虹灯火;而文旅IP则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不同时代广州对自身的认知与对世界的表达。

图片引自网络

一、广州人的精神内核:在烟火气中藏着坚韧与包容

要读懂广州,必先触摸其精神内核——它不似北京的“飒”、上海的“嗲”,而是扎根于市井生活的务实、低调与坚韧,包裹着千年商都的开放与人文温度。

1. 务实为本:烟火气里的“实在”哲学

广州人的务实,最直观地体现在“吃”上。

正如作家张欣在《如风似璧》自序中所言:“说广州人讲文化讲情调那是鬼都不信的,但是广州人讲吃那简直全民会意可以用眉毛交流”。早茶里的虾饺、烧卖,茶楼里的“一盅两件”,不仅是饮食习惯,更是广州人“不尚虚谈、注重实在”的生活哲学。

这种务实也延伸到城市气质中:相较于宏大叙事,广州更偏爱《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市井故事——聚焦升斗小民的悲欢,却精准捕捉了城市最鲜活的底色。

2. 坚韧为骨:低调里的“韧”劲

若用一个字概括广州人的性格,“韧”最为贴切。

张欣直言“广州女人就是韧,坚韧的韧”,这种特质并非锋芒毕露,而是如吴氏太极拳“如封似闭”式的隐忍与力道:双手收回再推出,不张扬却自有力量。

这也解释了咏春、叶问为何源于广东——这种“以柔克刚”的武学精神,恰是广州人性格的写照:面对时代变迁,不疾不徐却始终向前,从千年商港到改革开放前沿,再到大湾区核心引擎,皆源于这份“韧”劲。

3. 人文为魂:细节里的情感温度

广州的精神内核,终究要落回到“人”身上。

就像广东音乐《彩云追月》《双星恨》,即便写景也藏着人的欢喜、相思与惋惜,“人的情感,人性的复杂与幽微”才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

这种人文温度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西关小姐的温暖大气、东山少爷的谦和有礼,老广街头“得闲饮茶”的招呼,即便外来者也能感受到包容——这是广州作为移民城市,千年商都“广纳百川”的底色。

二、广州城市文旅口号汇总:一部微缩的城市发展史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广州的城市文旅口号随时代迭代,从单一标签走向多元表达,每一句都记录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向,也映照着不同阶段的城市形象定位。

1. 第一阶段:凸显自然禀赋与地域特色(20世纪80-90年代)

这一时期的口号聚焦广州最直观的“名片”,简单直接且深入人心:

“花城”:广州最古老的IP之一,源于悠久的种花、赏花传统与“迎春花市”,将城市与“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的南国意象绑定,至今仍是核心身份标识。

“南国商都”:强调广州作为千年商港的历史地位与改革开放的经济活力,塑造“商业机会遍地、充满财富梦想”的形象,吸引了大量商贸人士与创业者。

2. 第二阶段:挖掘历史文化与塑造现代都市形象(21世纪初至2010年代)

随着城市竞争加剧,口号开始兼顾“历史厚度”与“现代感”:

“千年商都”:“南国商都”的升级版,将“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历史与“广交会”的现代商贸连接,强化商业文明的传承性与国际性,成为城市品牌的核心基石。

“食在广州”:最成功的文旅IP之一,不仅是口号,更是文化现象。作为中国首个“中华美食之都”与“国际美食之都”,它直接触达游客“体验美食”的核心需求,早茶、粤菜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强引力。

“七彩广州,盛世羊城”(2010年亚运会前后):为配合亚运会推出,强化“羊城”别称(源于五羊衔谷传说),“七彩”描绘自然、经济、文化的丰富性,助力广州完成现代化国际亮相。

3. 第三阶段:迈向国际视野与展现综合魅力(2010年代中后期)

宣传重心从“硬实力”转向“软实力”,关注情感体验:

“广州,幸福密码”(2017年):尝试解读城市的“幸福感”,聚焦宜居、宜业的生活品质,从“讲城市”转向“讲人的感受”。

“广州,精彩每一天”(2018年):更具动感与日常感,强调“广州每日有新意”,鼓励人们深入探索城市的多元体验。

4. 第四阶段:拥抱年轻化与数字化(2020年代至今)

最新口号瞄准年轻群体,追求网络传播性:

“Hi!YOUNG广州”(2023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的文旅IP,通过解构“YOUNG”(Y=美味、O=开放、U=独特、N=夜晚、G=优雅)彰显文旅魅力,试图将“羊城”谐音为“young”,打造“潮城”形象。

图片拍摄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三、“Hi!YOUNG广州”:一场争议背后的文旅反思

“Hi!YOUNG广州”本是广州拥抱年轻群体的尝试,却因语言争议成为文旅宣传的“反面案例”,其背后暴露的问题,值得所有城市深思。

1. 争议的核心:粤语俚语的“误读陷阱”

官方对“Hi!YOUNG广州”的设计充满巧思,但忽略了粤语语境的特殊性:在粤语俚语中,“Hi YOUNG”是十足的不雅用语,轻则指“糟糕样子”,重则暗含冒犯意味,被老广视为“爆粗口”。

这一疏漏导致口号推出后,不仅未获本地认同,反而引发“自嘲狂欢”——网友的吐槽并非“吹毛求疵”,而是对“家乡宣传能否接住本土烟火气”的期待。

2. 争议的延伸:城市IP的“共性难题”

“Hi!YOUNG广州”的翻车并非孤例:江西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因谐音引发争议,佛山两年全球征集文旅口号却“特等奖空缺”,江门“江通四海”被张冠李戴为文旅口号。

这些案例折射出一个共性问题:当城市发展为“自然禀赋+人文积淀+市井烟火”的复合体,用一句话概括其魅力变得愈发困难。尤其在广东这样的文化大省,任何口号的“取舍”都可能被质疑“以偏概全”。

3. 反思与修正:文旅宣传是“文化翻译”,不是“文字游戏”

争议发生后,广州文旅及时调整:官方平台下架“Hi!YOUNG广州”,取而代之的是“花开广州”“云山珠水”等更贴合本土气质的表达;相关部门还出台文件,要求对外宣传禁用易引发谐音争议的词汇,补上语言审查的漏洞。

这场争议最终指向一个核心认知:文旅宣传不是“玩文字技巧”,而是“文化翻译”——既要让外来者读懂城市魅力,更要让本地人认同这份表达。就像网友所言:“最好的广州宣传,从来不是口号,是泪水打湿的虾饺,是各地奔赴广州的机标车票”,扎根本土的“实在表达”,远比精心设计的“洋气口号”更有力量。

四、广州城市IP的建议:兼顾历史、本土与未来

基于广州的精神内核与文旅宣传的经验教训,城市IP的打造应紧扣“古今交融、本土认同、产业暗线”三大原则,以下为抛砖引玉的具体建议:

1. 锚定“千年商都”:连接历史与新潮

“羊城古今潮,一城两千年”:前句点明“羊城”别称与商业基因,后句用“两千年”时间跨度凸显历史纵深,短促有力,适合传播;

“千年商都承古韵,智造广州启新程”:前句锚定“千年商都”的开放底蕴,后句紧扣“制造业立市”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贴合广州“务实求新”的性格;

2. 扎根“岭南生活”:激活烟火气与方言魅力

“早茶慢,创新快,广州节奏自己爱”:以“早茶慢生活”对比“科创快节奏”,体现广州“快慢共生”的城市哲学,贴近生活;

“食在广州,创在湾区”:将“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引擎”并置,用“创”字点活广府人“敢饮头啖汤”的创新基因。

3. 聚焦“开放包容”:兼顾本土与国际

“你的下一站,永远值得‘广州’待”:谐音“值得期待”,将地名融入职场、旅居场景,引发情感共鸣,适合吸引外来人才与游客;

“买全球,卖全球,广州最识捞!”:“识捞”(懂赚钱、会把握机会)是粤语中接地气的表达,融合广交会、跨境电商等产业优势,既显商贸实力,又有粤味。

4. 搭配“视觉符号”:强化记忆点

IP口号需配合视觉系统才能更深入人心,建议采用“古今碰撞”的设计:如铜壶滴漏(古代计时)与光纤(现代科技)同框,象征“时间维度的传承”;木棉花(广州市花)与无人机共舞,体现“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共生”,形成贯穿古今的“超级符号”。

以上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组合使用,例如国际推广侧重英文谐音版(如“Canton Cool, Always True”),大湾区宣传强化“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概念。

图片拍摄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时值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前夕

结语

我在广州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觉得自己很熟悉这座城市,但尝试概括广州的城市精神、人文内核居然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浮在表面的元素很多,但什么是广州人的精神内核却模糊不清。

就像京派小说中的《骆驼祥子》,或者类似海派小说中的《上海的早晨》与《子夜》,那么反映广州人生活的载体是什么呢。又如京派小说中强大的文化背景,海派小说中鲜明的城市情调,像广州这样一个千年商都,它的底色又是什么呢。

又如京派小说中强大的文化背景,海派小说中鲜明的城市情调,像广州这样一个千年商都,它的底色又是什么呢。

今天的诸多广州元素已经琳琅满目,如满洲窗、广式园林、茶楼、生猛海鲜、粤剧、醒狮、赛龙舟、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等,但是人呢?关于具体的而不是概念的人的生活、故事和神采又在哪里?

广州的城市IP,从来不该是“悬浮的口号”,而应是“可触摸的生活”——是早茶里的热气,是骑楼里的光影,是老广“得闲饮茶”的招呼,也是CBD里的创新活力。

从精神内核到文旅表达,广州的探索证明:唯有扎根本土、兼顾历史与未来、连接情感与产业,才能打造出真正“让本地人会心一笑、让游客心生向往”的城市IP,让这座千年商都在新时代继续绽放独特魅力。

感谢广州这座伟大的城市,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是千言万语,是百转柔肠,是我们心中的景仰与豪迈。

图片引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旅游   广州   内核   精神   城市   商都   口号   千年   早茶   本土   粤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