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一纸约谈通知,对象正是刚刚宣布恢复对华供应H20芯片的英伟达。这家美国芯片巨头被要求就其产品存在的“漏洞后门安全风险”作出正式说明。
约谈的核心直指H20芯片内置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功能。美国议员曾公开呼吁在出口芯片中强制植入此类功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也证实相关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部法律,要求英伟达提交完整的技术证明材料自证清白。
今年4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然禁止该芯片对华出口,导致英伟达预估损失135亿美元收入,更可能错失高达500亿美元的中国算力市场。经过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多方游说,直至7月15日美方才解除了禁令。然而当中国市场的大门重新开启不过半月,中国监管的铁拳便已落下。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解禁后毫不掩饰地宣称:“中国企业无法得到最好的芯片,该策略是为了向中国企业出售足够多的AI芯片,以形成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当美方肆无忌惮地将科技产品武器化之际,却未料到中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国家安全”的同一标尺,标准量化美国企业的产品。
黄仁勋,这位英伟达掌舵人今年已三次访华,在公开场合身着唐装、操练中文,高调赞美中国AI产业成就。他宣称中国市场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对美国企业至关重要”,更在敏感时刻脱口而出“首先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宣言。但当华丽的文化外衣下包裹着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芯片时,这些精心设计的亲善姿态瞬间失去了分量。
芯片安全风险绝非理论上的假设。技术专家在测试中发现H20芯片存在“隐蔽的数据传输通道”和“未公开的硬件功能”,可能通过固件漏洞窃取AI模型参数、用户隐私,甚至被外部指令触发停机。国家安全部在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后仅6天,就首次发文警示境外芯片潜藏“技术后门”,并直指恶意预埋、远程破解与供应链投毒三类窃密手段,窃取个人隐私、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已有部分中国云计算服务商暂停部署该芯片,等待最终审查结果。资本市场同步作出反应——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国产芯片企业股价应声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国产替代路线的信心攀升。
美国在光刻机、EDA软件等关键领域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却纵容本国企业向全球输出暗藏后门的芯片。这种双重标准已被中国彻底识破,网信办的约谈不仅是技术审查,更是对科技霸权的宣战。
2018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催生了鸿蒙操作系统;2023年芯片禁令倒逼长江存储突破3D NAND技术;而今H20的安全危机,正成为国产AI芯片崛起的催化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产AI芯片市场份额已跃升至28%,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算力达到H20的85%而价格低30%,寒武纪单季度营收更从0.26亿飙升至11.11亿。中芯国际突破N+2先进制程良率瓶颈,良率回升至90.4%,大幅提升了国产芯片制造的竞争力。
中国大模型向国产算力平台的迁移是不可逆的单向旅程,一旦完成就不会回头。芯片战争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数字未来,中国芯城的基石正在筑起——没有特供的陷阱,没有远程的锁链,只有核心技术的星辰大海。而这,必将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版图上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