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主教练遴选工作正有序展开,但具体方案尚未浮出水面。据悉,足协计划成立一个“专家组”负责考察候选人,然而,这项前期筹备工作却意外受阻。
据知名足球记者马德兴披露,足协试图邀请国内足坛资深人士加入专家组,但不少人婉拒了邀约。其根源在于过往合作中的不愉快经历。
马德兴指出,过去参与选帅的本土教练本着对中国足球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并向足协提交了推荐名单。然而,排序第一的候选人几乎从未最终获聘。更令人无奈的是,一旦球队战绩不佳,外界舆论往往将矛头指向专家组成员,使其承受巨大压力。这种“出力不讨好”甚至“代人受过”的处境,导致许多经验丰富的教练不愿再参与国字号队伍的主帅选拔工作。
回顾足协过往的选帅流程,“专家评议”是其常用模式,即召集国内足球界权威人士对潜在候选人进行评估和推荐,以期减少决策失误。此前,徐根宝、朱广沪、李应发等足坛名宿都曾担任过此类角色。
但根据马德兴的信息,专家组的意见在实际决策中常被边缘化。一个典型案例是2019年的选帅:当时专家组中仅有朱广沪一人支持李铁出任主帅,在多数成员并不看好李铁的情况下,足协最终仍任命了他。后来李铁执教成绩不佳,专家组反而因“未能阻止”或“判断失误”而遭受外界猛烈批评和指责。
这种意见不被重视却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工作性质,显然让资深人士望而却步。尽管专家组的建议在最终拍板时影响力有限,但他们在庞大且复杂的候选人池中提供的专业视角和初步筛选,对于缺乏清晰方向的选帅初期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今,足协连这种基础层面的专业支持都难以获得,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当前国字号球队选帅工作面临的信任困境和整体氛围的低迷。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