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个大热天的周五上午,加沙边境围栏那儿来了一群人,不是士兵,是要抗议的以色列人。
大概150个,大多是犹太裔,举着牌子喊要停止封锁,还说要“停止种族灭绝、结束犹太复国主义种族隔离体制”。
其中有个叫萨皮尔的参与者,她这话我印象挺深:“我们心里门儿清,政府肯定不会停手,所以才来这儿求世界抵制我们,听着是挺离谱,但没办法啊。”
本来想觉得这些人太极端,呼吁抵制自己国家算怎么回事?但后来发现他们也知道自己人少,萨皮尔自己就说,“今天跟我们来的没多少人,可我觉得得一直挑战咱们社会,好多人都在装糊涂,想让他们面对真相,只能不断戳醒他们”。
从抗议的地方开车没多远,就是南部边境的斯德洛特镇,那儿的情况跟抗议现场比,简直像两个世界。
镇上有家“斯德洛特影院”,旁边弄了个观景台,有人带着爆米花,轮流拿望远镜看以色列炸加沙,还有人对着轰炸的方向拍自拍。
远处空袭的震动声都能听见,有个人看完还说:“我看见加沙的楼还立着就心烦,真想让以色列接着炸,直到全夷平才好。”
还有人更极端,说不希望旁边再有阿拉伯人住,说实话,我觉得这些人不是冷血,是被吓怕了。
斯德洛特镇离加沙太近,常年被火箭弹炸,2023年10月7号那事儿之后,好多人心里的弦一直绷着。
那天哈马斯的武装分子杀了大概1200个以色列人,还抓了250多个人质,现在还有48个在加沙,听说大概20个还活着。
以色列人把这天当成自己的“9・11”,好多人到现在都没缓过来,没看到人质回来、没搞清楚那天到底怎么回事之前,根本没心思管加沙那边的人怎么样了。
这种心态下,以色列社会的分裂就特别明显。
每周六特拉维夫都有大示威,好多人去骂政府,要求结束战争。
民调说不少人支持停火,但你看示威的横幅,几乎全是“还回剩下的人质”,没几个人提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死亡,那数字可不小,超66000个巴勒斯坦人没了。
为啥会这样?除了10月7号的创伤,媒体也起了大作用。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有个调查,说不少受访者都觉得“加沙没有无辜旁观者”。
伦敦有个研究员叫阿雅拉,她专门研究以色列媒体,说以色列最火的一个频道,播加沙的内容时,基本看不见巴勒斯坦人的苦,全是士兵打仗的画面。
本来想统计下有多少讲人道灾难的,后来发现头六个月里,才3%的报道提了这事儿,你说这能不造成认知差吗?
有个例外是《哈雷茨》报,这是少数敢好好报加沙苦难的以色列媒体,但报社的记者没少受委屈。
有个叫尼尔的记者,每次写加沙的故事,或者发士兵承认在加沙犯错的证词,就会收到死亡威胁和骂人的邮件。
尼尔自己说,这其实是整个社会没把“别人当人看”的问题,我觉得这话挺戳心的。
不光是媒体,老早以前的政治说法也有问题。
前议会议长伯格就说,好多犹太裔以色列人装糊涂,不光是媒体的错,从建国起,好多政治上的说法就没承认过巴勒斯坦是个民族,“你都不把人家当存在,自然就看不见人家的苦”。
他还说,几十年的占领和不公平制度,早给现在的局面埋了雷。
伯格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可他也说,现在情况太极端,像他这样的人也得用极端方式表态。
现在离10月7号快两年了,以色列社会的极端情绪越来越明显。
总理内塔尼亚胡刚出事那几天就说“要改变中东”,之后就一直打加沙,有时候连军方的建议都不听。
本来以色列和海湾国家的关系快正常化了,现在倒好,关系又回去了,以色列在地区里越来越孤立。
但内塔尼亚胡好像不怕这个,还带着老百姓一起扛,不管大家同不同意。
最后再说说那些边境抗议的人,他们大多是犹太裔以色列人,自己也知道人少,但还是要站出来。
有个参与者说:“我是以色列人,加沙发生的那些战争罪、种族灭绝,我不能装没看见,毕竟是以我们的名义做的,抵抗是应该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些少数派挺不容易的。
他们未必能马上改变什么,但至少没让以色列社会彻底变成“一边倒”。
巴以这事儿本来就复杂,可不管怎么说,把别人的苦难当“景观”、或者故意看不见苦难,都不是办法。
要是一直这样,仇恨只会越来越深,最后受伤的还是两边的普通人。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