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7亿,关店近一半!40元一碗的高端面,年轻人实在咽不下去了

高端面40一碗,曾扬言开2万家店,如今却频繁关店,陷入危机。

和府捞面3年亏掉7个亿,不是面不好吃,是其他平替产品更有性价比。

和府捞面的兴衰

2025年4月24日,北京商报报道了和府捞面的价格乱象,在北京三里屯吃的的和府捞面是29元,而在望京就要36元。

和府捞面是全国连锁餐饮店,在食材、定价、店面装修方面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北京两家店的价格乱象,则透露出公司管理方面的失误与疏忽。

2012年,有多次创业经验的李学林创办了和府捞面。在他看来,面食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拥有很好的成长性。

两年后,上海的第一家和府捞面开业,一碗当归猪骨汤,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高端中式面馆的形象,也在和府捞面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品质型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品牌创立前期,李学林主要在上海及周边的苏州等城市发展。由于养生面的赛道竞争并不激烈,和府捞面又懂得靠故事提供情绪价值,所以当时的生意非常好。

之后,李学林乘胜追击,又在华北和华东市场连续开店,将和府捞面的市场拓宽到中原地区。

从2016年起,和府捞面连续拿到融资,店面扩张速度倍增。2019年,全国已经有200家店。

两年后,仅上海一座城市,就有上百家和府捞面,全国店面更是超300家。与此同时,该品牌也完成了一次8亿融资。无论是品牌创始人还是投资者,都对和府捞面充满信心。

那么和府捞面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这个赛道的前景真的有那么好吗?

面食是我国传统主食之一,与面有关的餐馆几乎遍布全国的每个角落。像拉面,臊子面,油泼面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又深受全国食客喜爱的美食。

不过与这几种面相比,和府捞面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传统美食,其定位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并根据特定客户群体进行了高端化延伸。

这种较为高端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和府捞面的店面形象与兰州拉面相差很大。这种差距,并不只体现在装修风格上,还有文化塑造方面。

和府捞面主打的文化内核是书店里吃养生面。其中关于书店的元素,很好的将饮食与文化相结合,营造了更具质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饮食环境。

第二,和府捞面一直在强调养生。他们选用的面条是粗粮制成的,煮面过程中会加入中药,主张以药食调理身体。

虽然大家都明白面食的医药价值与纯中药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个口号很成功,不但吸引到了大量食客,还给产品价格提供了更多的提升空间。

第三,和府捞面的产品单价远高于其他面馆。

在我们的认知中,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品质关系很大。老一辈人总说便宜没好货,那相应的,好货可能就意味着价格不便宜。

当一碗和府捞面的价格高达40块钱,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在各方面的共同加持下,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和府捞面到底值不值40块钱,但还是会对它产生兴趣,并选择性的来这里消费。

2023年,和府捞面已经在60多座城市完成布局,共有600多家直营门店。从数据上看,该品牌经过几次蜕变,已经成了国内知名的餐饮品牌,而且发展潜力并不低。

当然,这些数据具有一定参考性,但并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此时的和府捞面,其实正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和府捞面的困境

2022年,市场大环境越来越差,给和府捞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管降低工资,期望能挺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不过即使是这样, 和府捞面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网上传言有十几名高管离开和府捞面。虽然公司很快辟谣,但是和府捞面陷入发展困境,已经是无法粉饰的事。

2023年1月,李学林在发给员工的贺岁信中,表示大家要做好迎接太阳的准备。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有些模糊,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但是以更深层的角度理解,可以看出他对这一年的乐观态度。

不过在后来的复盘中,李学林即承认自己判断失误。

从2020年到2023年,和府捞面连续亏损,仅3年时间就亏了7亿。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市场一直很不景气,各行各业都遭受着严重的冲击。他做了大量调研,反复推导之下,依然觉得公司的未来前景大有可为,不知道这种自信是源于公司的良性发展,还是对市场状态的又一次误判。

和府捞面遇到的危机,并不仅仅是市场大背景下的动荡,还有不间断的舆论压力。

2020年,有人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在和府捞面就餐时,发现一只老鼠的尸体。店内工作人员将其捡起来,顺着出餐口扔了进去。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人们纷纷谴责和府捞面的做法,而关于这件事的种种二创内容也迅速传开,让原本简单明了的事情,变得有些失控。

对此,和府捞面紧急发表声明,一边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边公开道歉,并将涉事店面关闭整顿。

到了2024年,又有人质疑和府捞面的汤头和浇头并非手工现做,而是使用了预制的料包。

当时预制菜正大行其道,很多品牌都受到了质疑。面对网上纷纷扰扰的言论,和府捞面再次下场,声明店内产品并非预制。

这一年4月,有人举报和府捞面的广告中,使用了关于治疗疾病的相关字眼,违反了国家法规。

经调查,确认和府捞面使用过类似词语,触犯了广告法,不但被通报批评,还遭受了6万元的罚款。

虽然这笔钱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却非常大。可以确定,曾以中药为主要卖点的和府捞面,需要调整宣传方式了。

为了适应消费降级后的市场,和府捞面的产品价格也一再下调。原本动辄40的产品也大多在二三十上下。

与此同时,企业的宣传口号更是添加了“打工人精选”系列。可见,原本信心满满做高端面食的和府捞面,也不得不向市场低头了。

不过只是这样就能挽救企业了吗?当然不是。

在李学林的计划中,2023年的店面数量要到1000家才算理想。可在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部分店铺被迫关闭,最终留下的店面数量只有500多家,仅占计划的一半。

总结:

在2025年的今天,和府捞面依然会不时出现负面新闻。

虽然公司继续在食材来源方面下功夫,并不断公开相关菜地的最新资料,为食材的绿色健康属性做背书,但是在面食类企业越来越卷的今天,和府捞面的独特性,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人们对它的印象也正在发生改变。

在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公司效益还连续受挫的的情况下,它还能撑多久呢?

部分参考资料:

《3年亏7亿,和府捞面创始人:目标是2万家店》中国企业家

《3年亏7亿,和府捞面距离“中国麦当劳”有多远?》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美食   端面   年轻人   店面   面食   市场   品牌   价格   公司   全国   很大   北京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