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吴煜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近日浙江气温骤降,在瑟瑟冷风中,不少人都出现了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
“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此时更要引起警惕,因为在‘断崖式’的降温过程中,上呼吸道感染、血压波动、头晕头痛更容易找上门,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脑梗死等急症。”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黄立权解释,从中医角度看,秋季属“金”主“肺”,而肺作为“娇脏”,特别容易受寒邪侵袭,继而出现肺气不足、脾肾亏虚等情况,致使慢阻肺、哮喘等老毛病反复发作。

黄立权在门诊中/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民间素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这并非让你穿着单衣秀风度。
黄立权介绍,中医所提倡的“秋冻”,指的是循序渐进的养生之道,旨在让身体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可当前这种“一夜入冬”的气温暴跌,在中医看来已属“邪气”范畴,故养生思路应从“秋冻”转向“主动防寒”,尤其是体质偏弱的人群及孩童更要注意保暖,对头、颈、腰、脚等极易受寒的部位做好重点保护。
穿多了中午嫌热,穿少了通勤路上又觉得冷,针对令人烦恼的穿衣搭配问题,黄立权建议大家可试试“三明治穿衣法”:内衬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中间可选择保暖性良好且又方便穿脱的羊毛衫或抓绒衣;最外面则建议穿带有防水涂层的风衣或者轻便的冲锋衣,这在忽冷忽热的天气里很实用。

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对于初期症状较轻的感冒患者,可选用浙江省中医院特色制剂复方大青颗粒、咳平颗粒等中药制剂或易感人群预防方等进行调理,有需求者也可以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上,根据个人体质,在线配一些可补气固表、疏散外邪的防感茶。”黄立权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