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3天捡回18个孩子:假期带娃出游,别让安全成了最脆弱的环节

五一假期,黄山景区成了不少家庭的"遛娃"首选地。但风光无限的迎客松和云海背后,却上演着令人揪心的场景:5月1日至3日下午4时,景区工作人员紧急寻回18名走失的孩子。南京一位母亲在观石亭附近与十岁儿子失联,工作人员仅凭一张照片,20分钟内便通过工作群联动,在光明顶成功找到孩子。类似事件并非孤例,翻看新闻,看见很多景区都不时有发生这样的事,北京某游乐场更出现过家长因孩子走失当众责骂的荒诞场面。

看着这些数字,心里真不是滋味。黄山18个孩子背后,是18个家庭后怕的冷汗,更是对"带娃出游"这件事的尖锐拷问。

带孩子出门,手机成了"电子保姆",刷短视频、回消息,转眼孩子就消失在人群。更荒唐的是,有些家长觉得"景区人不多""孩子能自己玩",结果一转身就上演"消失的娃"。就像黄山那位南京妈妈,和孩子失联后急得团团转,但若她提前给孩子戴上定位手环、约定集合点,或许根本不用让工作人员全员出动。

黄山景区工作群几百人联动寻人确实高效,但这不该成为常态。试想,如果每个景区都得靠几百人满山找孩子,暴露的恰恰是管理漏洞——为什么没有电子围栏、智能广播系统?反观日本迪士尼,连婴儿推车都装定位芯片;国内某些智慧景区,连垃圾桶都能人脸识别,为何亲子安全保障还停留在"人找人"阶段?

多少家长直到孩子走丢,才想起教孩子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日常就该让孩子背熟家长电话、约定集合地标,甚至演练突发情况。更该警惕的是,有些家长自己都记不住景区紧急电话,遇到问题只会干着急。


黄山18个孩子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亲子出游的集体焦虑:我们追求诗与远方,却忘了最该守护的是手心的温度。假期可以放松,但安全永远不能"放假"。从给孩子手腕加一道定位绳,到景区多设几个智能呼叫桩,再到家长放下手机多看一眼孩子,每多一份细心,就能少一分揪心。

这个五一,你见过哪些"熊家长"带娃迷惑行为?或者你有什么防走失妙招?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避开带娃出游的"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旅游   黄山   环节   假期   孩子   景区   家长   工作人员   南京   揪心   亲子   紧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