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 4185 亿、旅行 1748.7 亿出口,服务人才缺,AI 成破局关键

运输出口 4185 亿、旅行出口 1748.7 亿,我国服务贸易传统板块交出亮眼成绩单。

但亮眼数据背后,却藏着一道 “成长烦恼”:服务人才缺口渐显,成了行业进阶的 “绊脚石”。

一边是运输、旅行等领域 “跑得飞快”,一边是人才供给跟不上发展脚步,服务贸易如何打破这一困境?

别急,AI 正成为破局关键。

它不仅让跨境教育精准获客,还能给物流调度提效降本,更在数字贸易领域 “大显身手”。

这颗 “智能钥匙”,究竟能如何补齐人才短板,让服务贸易 “两条腿” 跑得更稳?

一、小案例照见大图景:服务贸易的 “两条腿” 现状

前阵子和做跨境中文教育的朋友聊天,他吐槽前两年公司快撑不下去了。

那会儿想把课程卖到国外,要么靠发海外传单,要么找当地代理,折腾大半年,钱花了不少,客户没几个。

后来试着用智能推荐算法,按地域、年龄、需求给用户分类:给东南亚宝妈推 “亲子中文趣味课”,配儿歌动画;给欧洲职场人推 “商务速成班”,聚焦谈判用语;给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年轻人推 “诗词赏析课”,配古琴曲讲解。

就这么精准推送半年,客户量翻 3 倍,出口额跟着涨,公司才算活过来。

这事儿像面镜子,照出我国服务贸易的真实模样。

一边是传统服务 “跑得飞快”,今年上半年运输服务出口 4185 亿元,同比增 23.9%,稳坐出口规模第一;旅行服务出口 1748.7 亿元,增速飙到 68.7%,成了 “增长黑马”。这些 “老本行” 靠着积累的底子,一路往前冲。

然而在另一侧,具备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却 “步履蹒跚”,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活力与速度,在前行的道路上显得迟缓而滞后。

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额达 8650.4 亿元,然而增速仅 7.8%,相较于服务出口整体 15% 的增速,存在显著差距,发展态势亟待提振。

更为关键的是,服务贸易仍存在逆差。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 16883 亿元,进口额为 21989.6 亿元,二者相抵,逆差额高达 5106.6 亿元。

虽说比去年少了 1522.1 亿元,但本质还是 “进口的服务更值钱”,长期下去不是办法,就像走路一条腿快、一条腿慢,总觉得不协调。

二、争议与暖意交织:服务贸易里的 “人间烟火”

提到服务贸易现状,身边总有不同声音。

有人说:“能挣钱就行,管它传统还是新兴?运输、旅行能带来收入,盯着干就完了。”

这话实在,但细想有隐患。

咱们卖 10 块钱运输服务,可能得花 15 块买别人的金融、技术服务,辛苦挣的钱转头就流走了。

而且传统服务受外界影响大,油价波动影响运输成本,突发事件冲击旅行行业,单靠它们撑场面,风险太高。

还有人觉得:“数字贸易、知识密集型服务太‘虚’,跟普通人没关系。”

这可错了。你追的海外网剧、用的外国设计软件、找的国外远程咨询,都是数字服务贸易。

全球都在抢这块 “蛋糕”,咱们不提升竞争力,将来想看的剧、想用的软件,可能都得看别人脸色,花更高价钱。

不过吐槽归吐槽,服务贸易的发展藏着不少生活暖意。

几年前出国旅游,找靠谱中文导游得提前半个月托人预约,一天费用还不低。

如今,只需开启智能旅游 APP,输入目的地与个人喜好,便能迅速生成个性化行程。它会推荐特色小吃与小众景点,实时导览细致入微,连过马路方向都清晰指引,且费用比往昔便宜逾半。

如今,跨境服务的便利性与日俱增。时空的距离在高效的服务体系下逐渐消弭,无论是商贸往来还是生活所需,都能借助跨境服务轻松达成,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体验。



以前给国外亲戚寄特色农产品,得自己跑海关填表格,还担心送不到。

现在在跨境电商平台下单,平台包办报关、物流,能实时查包裹位置,几天就到亲戚手上。

出国办签证、公证,以前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不少手续线上就能办,省了来回跑腿的功夫。

三、AI 当 “帮手”:服务贸易的 “升级密钥”

面对服务贸易的 “短板”,人工智能成了破局的 “好帮手”。不只是前面提到的跨境教育公司,AI 在多个服务领域都发挥着大作用。

在运输行业领域,诸多物流公司已纷纷引入AI调度系统。此系统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行业紧跟科技潮流的步伐,更预示着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

以前调度全靠人工,打电话确认车辆位置、货物情况,效率低还容易出错。

现在 AI 实时监控车辆位置、油耗、载重,根据货物目的地和时效,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还能提前预警堵车、恶劣天气,及时调整方案。

这么一来,运输效率提高 30% 以上,物流成本降了不少,货物准时送达率也大大提升。

数字贸易领域,AI 更是 “如鱼得水”。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很多企业用 AI 开发智能客服、智能翻译工具。比如有的跨境电商平台,AI 能实时把中文商品介绍翻译成几十种外语,还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调整文案风格,让外国消费者看得懂、愿意买。

还有的企业用 AI 分析海外用户需求,针对性开发数字服务,比如给欧洲中小企业推智能办公软件,给东南亚商家推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慢慢打开了海外市场。

国务院早就发文推进 “人工智能 +” 行动,就是要让服务业从 “互联网帮忙” 升级为 “人工智能当家”。

未来,智能翻译、AI 设计、远程智能医疗这些新服务会越来越多,带着中国特色走出国门,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的 “短板”,让服务贸易的 “两条腿” 跑得更协调。

总结

我国服务贸易就像在 “闯关”,一边靠着运输、旅行等传统服务稳住 “基本盘”,创下亮眼数据;一边面临逆差、知识密集型服务增速慢等 “关卡”。

生活里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服务贸易的温度,而人工智能正是突破 “关卡” 的关键 “装备”。

它给传统服务提质增效,给新兴服务打开市场,推动服务贸易从 “规模增长” 迈向 “质量提升”。

只要用好这张 “牌”,兼顾传统与新兴领域,咱们的服务贸易一定能在全球赛场跑得更稳、更远,让世界看到中国服务既靠谱又新潮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科技   关键   旅行   人才   贸易   智能   传统   人工智能   领域   逆差   中文   数字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