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一场针对中资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的“围猎战”正在上演,最先出手的是荷兰。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对我国企业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有了大动作。
这一次,荷兰政府直接搬出了冷战时期制定的老法律,用这套几十年前的规则对安世半导体采取措施:

先是冻结了公司在当地的部分资产,紧接着又强制撤换管理层。
更关键的是,原本在公司里任职的中方高管被彻底清退,一个都没留下,相当于把中方在企业里的管理话语权完全剥夺了。

荷兰官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很“正当”,一会儿说为了“国家安全”,怕芯片技术涉及敏感领域,一会儿又强调要维护“欧洲利益”。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敏感和利益,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施压。

毕竟,之前美国就一直对全球芯片产业链指手画脚,尤其针对和中国相关的芯片企业。而这次荷兰的行动,明显是顺着美国的意思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此次针对的安世半导体,在欧洲芯片圈里地位可不一般。

安世半导体不只是普通的芯片企业,在汽车芯片领域更是关键角色。
欧洲不少知名汽车厂商,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生产时需要的很多芯片都得从安世采购,它可是欧洲汽车产业链里重要的“芯片供应商”。

如今,荷兰政府的行为,把原本正常的市场竞争搅成了政治博弈,这让欧洲本土的汽车厂商深受影响。
因为安世这边出了状况,芯片供货一下子断了档,不少车企的生产线都面临停工风险,订单没法按时交付,实实在在陷入了供货危机里。

可即便本土企业受到了影响,荷兰仍没打算停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荷兰这边对安世半导体的动作还没平息,英国那边就紧跟着有了新动静。

这一次,英国把目标锁定在了,安世半导体位于曼彻斯特的工厂。
这家工厂在当地运营多年,主要生产汽车电子领域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它不仅是区域内重要的芯片生产基地,还带动了不少就业,

按理说,功率半导体和“敏感技术”沾不上太多边,可英国却仍没打算放过,开始对其长期施压。
具体来看,英国的手段藏在细节里:

英国先是通过媒体放风,炒作“中资控股芯片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说法,给公众营造一种这家工厂“有风险”的负面氛围。
紧接着,英国政府又在政策上卡脖子,拖延工厂正常扩建的审批流程,或是在日常监管中故意增加不必要的检查环节。

最后,英国再拿“国家安全”当借口,频繁找企业谈话,明里暗里暗示如果不“主动”解决股权问题,后续还会有更多“麻烦”。
英国此举的目的,其实就是逼着企业“自愿”,把曼彻斯特工厂的资产卖掉。
实际上,出现这一情况不是偶然,英国早有过先例。

时间回到2021年,当时安世半导体刚完成对英国纽波特芯片厂的收购,本想好好经营扩大产能。
结果,英国政府突然跳出来干预,一会儿说工厂涉及 “关键技术”,一会儿又拿国家安全说事,各种审查没完没了。

安世半导体折腾了大半年,实在扛不住这种持续的压力,最后只能无奈把纽波特工厂卖给了美国企业 Vishay,眼睁睁看着辛苦拿下的资产换了主人。
所以,说白了,英国此次这么做,根本不是出于什么技术安全考虑,真正的原因还是政治层面:

英国想跟着美国的步调,通过干预中资企业在欧洲的半导体业务,削弱中国在欧洲半导体产业链里的布局,让欧洲的芯片产业更多跟着美英的节奏走。
而且,现在英国政界不少人都在公开场合暗示,处理曼彻斯特工厂会“参考纽波特模式”。

这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就是想故技重施,再次逼着安世半导体把这块资产卖掉,好彻底把中资从当地芯片领域挤出去。
面对这种情况,中方也没被动应付,直接拿出了反击办法:

我们直接切断了芯片供应,还表示英国、荷兰等国要是想,继续恢复从中国出口的芯片相关产品,就得先把之前被换掉的安世原CEO请回来。
这一下就打在了欧洲车企的“七寸”上,因为中国的芯片供不上,不少车企的生产线都快停了。

欧洲汽车协会忍不住公开指责荷兰,说他们的做法彻底打乱了供货节奏,让车企平白遭了殃。
这时候大家才看清,西方想断中国的供应链,最后反而伤了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到这,可能有人纳闷,明明全球有那么多芯片企业,为什么荷兰和英国偏偏针对安世?

这一切都因为,安世在行业里的分量太重。
据了解,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安世差不多占了5%的份额,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生产时都离不开它的芯片。

单说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不但是英国最大的芯片基地,每年产值还能达到 1.92 亿英镑,占安世总营收的 12%。
再加上德国汉堡的晶圆厂,两座工厂加起来一年能生产 70 万片 8 英寸晶圆,这些产能在欧洲芯片产业里都是顶要紧的。
此外,更让西方坐不住的是安世的供应链闭环:

芯片的前端制造放在欧洲,依托当地成熟的生产技术保证品质。后端的封装测试环节,七成以上都落在中国东莞 。
东莞有完善的产业配套,既能把成本控制得很低,又能保证生产效率。
因为芯片整个链条由中国主导,又高效又省钱,这种布局让西方心里发慌,总觉得自己在芯片产业链的话语权被抢了。

西方的焦虑其实早有来头,以前中国更多是“世界工厂”,帮着做加工制造。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慢慢变成了产业链的“核心控制者”,从设计、生产到供应链管理,都能握住关键环节。

这种转变,戳中了欧美的痛点。
他们习惯了主导全球产业链,现在突然有了能分走利益的对手,自然不愿接受,所以荷兰和英国才一前一后出手,想把安世的供应链打断,逼中国退出。

西方对安世的围猎,说到底是怕中国握住产业链主动权。
可他们越密集制裁,越说明我们的产业实力在变强,毕竟只有真正的对手,才会被如此忌惮。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