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弈中知道对方的利益,也要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使对方利益不被破坏还能保全自身。再告诉对方他那样做会失去什么。
2、要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拥护自己就要让其看到他们拥护别人是什么后果,拥护自己又是什么后果,只有真正为他们着想的,才会成为他们的拥护者。
3、兵法上说,不可凭着敌人不来攻击我,应凭着我有完全之策。让敌人不敢来攻打。做人也如此
4、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做饭菜,还是交际聊天,休闲度假,只要没有注入灵魂,事情做的再好也只是形式。饭菜做的再好也只是陈序。度闲的假期也只是消耗。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的消遣。
5、忠臣也要学会辨良君。如果君明则效忠,君庸则自保。蒙恬三代忠诚在思想上对君的忠诚已根深蒂固。很难一下摆脱家人几代的影响。心里可能也存在侥幸心理。
6、想用一个人,就告诉他做这件事情对他有什么好处,想破坏一个人就告诉掌握大局的人说这个人对于你一心想要成就的事做了什么破坏。
7、人在愤怒的时候可能是不会有道义的,也不会考虑计谋够不够深远,只要有人为他自刎他更是报仇心切。
8、燕太子因心中记恨秦,所以收留了得罪秦国走投无路的樊将军,希望交好。他还是看不到大局,也不知道事态的严重,只有自己心中的谋划。难怪他的老师会说他行危险之事来求安全。
9、所以人在弱的时候要提防对手。可以示弱,不能真弱。
10、看来有人攻击你的时候,如果你只防御不攻击,对方就会认为你懦弱,胆怯,从而想灭你。
11、制度和指示需完成的任务,不管你做的多好,只要没完成任务领导就不赏。这是在定制度。
12、王者之志,仁者之兵是团结。乘形势,争厉害,恍惚神秘,使敌人不可策。所用的是奇计,诡诈。
13、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14、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终是发生在俩个优秀的独立人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重,重要的是使自己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现实中就是要学会你所交朋友需要的一种社会需要。只有相互需要的人才会有交集)
15、不愿意接受就是不愿意改变
16、要知道别人缺什么,你又能给别人什么,如果是对方需要的,他自然会为你其实是为他自己的好处做事。
17、别人争的猎物,一般不要。麻烦太多。更何况实力还不够。
18、诸侯各国看到齐国疲惫,就出兵攻打齐国而大迫,几至灭亡,可见人在弱的时候都会过来猜你一脚,所以当你感觉自己经常遇到对自己不友好的人那就是说明你还不够强大。
19、可见信任这个东西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复原了。
20、不能过多宠爱一妃子而是要让另一妃子也受到尊重。这样才不会让恃宠而骄,而出现相互制衡相互观察的作用。
21、看来秦国也不是不害怕,他也会权衡利弊,当齐,韩,赵,魏,宋联军进击秦国的时候他就把武遂归还韩国,封陵归还魏国请和。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22)辩论就是让人明白事实和道理,而不是迷惑人为目的,使辩胜的不失去他的立场,辩败的能获得所求的真相。
23、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很重要,但用于国与国外交就不够了,所以众横家很重要。
24、由此可看出只有礼法是行不通的,还得有智慧,有文有武有谋。
25、仁和利是分不开的,仁是为前者做广告打名声,后者就是利益。利在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和。领导既要做到名声也要利益。
26、英明的人不随便一颦一笑,有可笑的才笑,有可颦的才颦,更何况贴身衣物呢。
27、不管是什么木材,只要有长处就用。得发展到一定阶段,德行不行,在踢出去。贵为君主却喜欢奉承话,位居上位领导百姓,百姓是不会追随他的,所以领导要平和,亲民。不能自以为是
28、72册厉害了,希望只为读书而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29、可以给领导说选一个人需要的条件。但不能直接说选谁。所以李克说对一个人平常多注意和他亲近的人,有钱时注意和他交完的对象。显达时注意他保举的人士。穷困时注意他不为人知的操守。贫贱时注意他不随便谋取的态度。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了。
30、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31、自古以来国中的乱臣,家中的败子,由于是才华有余德行不足,以致国破家亡的太多了。德行才能都有的是圣人,有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所以没有君子时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32、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有害。
33、圣人之言,做事权变,权变在机,为的是名正言顺,日后不落人口舌。成为别人攻击的借口。
34、生命无形中会有受伤的时候,无论是玻璃心,还是偶尔的无助,还是社恐,还是儿时的影影,还是感情的破碎,还是在一场暴力中无法复原。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力量,看到希望。
35、王室虽弱却也列在诸侯之上,可见圣人对君臣的分际,极为重视。
36、协调勇士与懦夫如一人,才是真正的善用兵者。
37、只爱自己和只爱别人都不是真正的爱。只是骄傲的占有,爱是一种艺术恰如其分的爱便是艺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世上最关心他的和他最关心的都是他自己。
38、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39、攻心,断其依靠,给其实利,而不是空言虚词。
40、勇怯是由气势造成的,强弱是由实力决定的。水性是非常柔软的,却能冲走石头。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
41、将领聪明反应迟缓就要使他急迫。如勇猛又轻生,就激怒他。如急躁易激动,就要诱惑他如贪功好利就袭击他,贿赂他。如仁爱而又不忍之心。就烦扰他,如廉洁却又不爱他人,就要凌辱他。如刚毅又喜欢自以为是,就可以谋划他,如果内心懦弱。喜欢被人驱使。就要让人去欺诈他。这些都是用兵之要。
42、主见,谋略是帅所依势的,将无主见,谋士就会离去,将无勇,军士就会惊恐,将迁怒于人,军士就会恐惧。
43、善于权衡,布置是气机。利用道路狭窄阻碍是地机。善于使用间谍,是敌国君臣怨恨是事机。习惯奔驰,武力是力机。
44、有勇就不可侵犯,有智就不能使他迷乱,有仁就懂得爱人,有信就不会欺骗他人,有必就不会产生二心。
45、因间用敌人的乡亲或受刑人的子孙。为自己效力,不过要提前给赏钱。反间是敌人派来的我们知道后又重赏派回去的。
46、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顺利;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灾祸就可以解除。这都是反用兵法
47、在自己的领地叫散地,作战容易有溃败心。在敌境不深处叫轻地。士兵容易逃跑,要使各部联结我先占领对我有利,叫争地。在敌境深处士兵注意力就非常集中,要提供充足的给养。
48、内心自己的声音强大时,外面的人再怎样也只是皮毛。
49、对待拥护自己的士兵,既要像爱子一样爱,也要在不遵守规则时威罚。
50、由此可知,要想获得威势,确定霸主地位,没有不通过武力的。
51》用高尚的德行保护君主并感化他是大忠,用自己的品德弥补君主的缺失,是次忠以正确的意见劝诫君主的错误,激怒君主是下忠。
52、违背君主的命令却对君主有利就是忠。
53、另一种说法掌握大权,能打通堵塞渠道,有权衡轻重缓急的能力。评论得与失,能使远近真假毫无隐藏的呈现在君主面前。这就是术。术就是看到事物的开端,就能预知他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术。
54、义就是明确是非,肯定于否定的界限。礼就是前进或后退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必须有的规范。道就是人所应走的路,坐在那里时,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出行时知道将要往去哪里去,办事知道所凭借的条件。行动起来知道什么地方该停止。这就是道。
55、人的品格,才干都不同,所以不能用统一标准,要看具体情况,所以对人不能苛求。
56、君臣的厉害是有差别的,如果臣子不忠于君主,臣子的利益一旦获得满足,君主的利益就会破灭,这就是说厉害的不同。
57、爱要适度,要合乎常理道义,否则就是害了对方。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矩也是自律的爱。长远的爱。
58、要随其风土人情,以务农耕稼,行军作战为教化,委婉的附和众人,随同流俗而已,而不是以独能独勇为贵,所以圣人顺应天道通过险阻。能够体悟大道就会安逸而不会陷入困境。依仗自己的一定劳而无功。
59、管理的关键是独巧不如众巧,所以将就的是能让大家都有巧艺为贵。
60、管理要符合人情事理,日月虽然高亮但却仍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蜡烛和手电是最简单的照明角落。
61、所以与人商量必须与他本人没有厉害关系。才会明智没有私心。能反观自己,也能宽容别人。
62、怒气和被爱都会夺人智慧。
63、慈悲不仁爱是吝啬 ,仁爱而不去拯救是恐惧。严厉却不刚烈是有欲望。
64、对于领导也只服从正确的命令,而不服从错误。
65、用刑罚讨伐不仁,用仁德守卫天下。
66、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于人事,而不是天命。自己才能保佑自己。
67、父子,君臣,兄弟,之间的贤德可以依赖吗?不可以,你可以贤,但你的君,兄,父,子不可能都和你一样的贤。
68、要想成功立业,不能寄希望于别人,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因为事情总在变化,所以只能依赖自己,修炼自己。
69、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手,一生气你就输了,这就是跟对手竞争的过程。能让对手心情变糟糕说明你厉害。
70、君子守信但不固执。义之所在,不必讲求信用。
71、好恶不能流露在外,否则就会被蒙蔽,挟制。
72、不观察就说话是瞎子,还没取得对方信任就贸然提意见会被认为是诽谤。说话恰到好处,不该说话就保持沉默。这就是智慧
73、无论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在只有拼命才能活下来时,就激发了他的斗志。
74、同类事情由于当事者内心的情态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75、一形是指对成败得失大体上心中有数,二势是指具体发生事件时随机应变,把握时机。三情是指当事者的心理素质。
76、天时地利人和是仁爱,拯救别人于灾难是德,和别人同喜好,同欢乐,同憎恶这是义。人都是憎恨死亡,喜欢恩德,归附利益,能产生利益的就是道,拥有道义的人,天下人就归附与他。
77、能力大的会先反,功劳最少的保全自己,势力最弱的却是最忠诚。这不是各人的性情不同,而是形势使然。
78、逼迫他们他们就会团结一致,放松对他们的逼迫他们就会慢慢分裂。
79)降服身体靠的是身体,降服人心靠的是心。
80、感动人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辞,顺应天的是事实而不是外表,做人做事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做什么,这才是判断一个人身体力行的标准。
90、不说话就能使人相信,不施惠就仁爱,不发怒就威严。这是内在的精神使然。施惠才能做到仁爱,说话才能让人相信,发怒才能让人感到威严。这是人的真诚的作用。施惠也做不到仁爱,说话也不能让人相信。发怒也不能让人害怕。这是由于外表虚张声势的缘固。
91、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万物却能生成,圣人不是事事都亲自动手,而是使官员各尽其能。这就叫不教而化,不言而行。此奥妙就在于能由此及彼,因人知人。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92、犹豫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 ,犹豫不决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愚蠢的人事情过后也看不懂,聪明的人事情未发前就看到了后果的萌芽
93、物极必反这就是君子所说的道。不沾小便宜。抬举别人。
94、恰如其分的施舍就是义,恰如其分的使用自己的思虑计谋就是智,恰如其分的行动就是适,恰如其分的说话就是信。一言一行都晓得自己的本分才算是一个成年人了。
95、强盗的道到哪里能偷是智也,过程中冲在前面勇也,留在最后走义也,抢到后平均分仁也。不具备这都成不了大道。
96、做好事也不收礼是廉洁的流弊。做了好事,该收礼就收。否则反而不会使做好事发扬光大。
97、儒者用文词扰乱国家的发令,侠客用武勇违抗禁令,所以单依靠文就会亡,单依靠武就会灭。
98、一个高明的领导人绝不偏听偏信,也不只重用某个人,而是同心协力,各尽其能。嫉妒心强的妻子容易破家,独断专权的人容易破国。因为妻子想要独宠别的太太就会搞破坏。一个大臣想要专宠,其他大臣就会心凉。
99、所以负责监督稽查的官员只注意大案要案,对于细小的违法行为不过问,不然就会有很多人站不住脚。
100、刑法太严明,人就会恐惧,就会出乱子,人就会感觉不安,不安就会走,这就是明察的流弊。
101、家族的施舍不应该普及全国,做官当领导不应该假借公家的名义为自己捞好处,孔子说做皇帝的爱天下老百姓,各地诸侯爱自己境内的老百姓,不得超越自己的范围去爱人家的人,反对私人恩惠1、博弈中知道对方的利益,也要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使对方利益不被破坏还能保全自身。再告诉对方他那样做会失去什么。
2、要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拥护自己就要让其看到他们拥护别人是什么后果,拥护自己又是什么后果,只有真正为他们着想的,才会成为他们的拥护者。
3、兵法上说,不可凭着敌人不来攻击我,应凭着我有完全之策。让敌人不敢来攻打。做人也如此
4、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做饭菜,还是交际聊天,休闲度假,只要没有注入灵魂,事情做的再好也只是形式。饭菜做的再好也只是陈序。度闲的假期也只是消耗。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的消遣。
5、忠臣也要学会辨良君。如果君明则效忠,君庸则自保。蒙恬三代忠诚在思想上对君的忠诚已根深蒂固。很难一下摆脱家人几代的影响。心里可能也存在侥幸心理。
6、想用一个人,就告诉他做这件事情对他有什么好处,想破坏一个人就告诉掌握大局的人说这个人对于你一心想要成就的事做了什么破坏。
7、人在愤怒的时候可能是不会有道义的,也不会考虑计谋够不够深远,只要有人为他自刎他更是报仇心切。
8、燕太子因心中记恨秦,所以收留了得罪秦国走投无路的樊将军,希望交好。他还是看不到大局,也不知道事态的严重,只有自己心中的谋划。难怪他的老师会说他行危险之事来求安全。
9、所以人在弱的时候要提防对手。可以示弱,不能真弱。
10、看来有人攻击你的时候,如果你只防御不攻击,对方就会认为你懦弱,胆怯,从而想灭你。
11、制度和指示需完成的任务,不管你做的多好,只要没完成任务领导就不赏。这是在定制度。
12、王者之志,仁者之兵是团结。乘形势,争厉害,恍惚神秘,使敌人不可策。所用的是奇计,诡诈。
13、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14、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终是发生在俩个优秀的独立人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重,重要的是使自己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现实中就是要学会你所交朋友需要的一种社会需要。只有相互需要的人才会有交集)
15、不愿意接受就是不愿意改变
16、要知道别人缺什么,你又能给别人什么,如果是对方需要的,他自然会为你其实是为他自己的好处做事。
17、别人争的猎物,一般不要。麻烦太多。更何况实力还不够。
18、诸侯各国看到齐国疲惫,就出兵攻打齐国而大迫,几至灭亡,可见人在弱的时候都会过来猜你一脚,所以当你感觉自己经常遇到对自己不友好的人那就是说明你还不够强大。
19、可见信任这个东西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复原了。
20、不能过多宠爱一妃子而是要让另一妃子也受到尊重。这样才不会让恃宠而骄,而出现相互制衡相互观察的作用。
21、看来秦国也不是不害怕,他也会权衡利弊,当齐,韩,赵,魏,宋联军进击秦国的时候他就把武遂归还韩国,封陵归还魏国请和。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22)辩论就是让人明白事实和道理,而不是迷惑人为目的,使辩胜的不失去他的立场,辩败的能获得所求的真相。
23、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很重要,但用于国与国外交就不够了,所以众横家很重要。
24、由此可看出只有礼法是行不通的,还得有智慧,有文有武有谋。
25、仁和利是分不开的,仁是为前者做广告打名声,后者就是利益。利在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和。领导既要做到名声也要利益。
26、英明的人不随便一颦一笑,有可笑的才笑,有可颦的才颦,更何况贴身衣物呢。
27、不管是什么木材,只要有长处就用。得发展到一定阶段,德行不行,在踢出去。贵为君主却喜欢奉承话,位居上位领导百姓,百姓是不会追随他的,所以领导要平和,亲民。不能自以为是
28、72册厉害了,希望只为读书而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29、可以给领导说选一个人需要的条件。但不能直接说选谁。所以李克说对一个人平常多注意和他亲近的人,有钱时注意和他交完的对象。显达时注意他保举的人士。穷困时注意他不为人知的操守。贫贱时注意他不随便谋取的态度。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了。
30、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31、自古以来国中的乱臣,家中的败子,由于是才华有余德行不足,以致国破家亡的太多了。德行才能都有的是圣人,有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所以没有君子时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32、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有害。
33、圣人之言,做事权变,权变在机,为的是名正言顺,日后不落人口舌。成为别人攻击的借口。
34、生命无形中会有受伤的时候,无论是玻璃心,还是偶尔的无助,还是社恐,还是儿时的影影,还是感情的破碎,还是在一场暴力中无法复原。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力量,看到希望。
35、王室虽弱却也列在诸侯之上,可见圣人对君臣的分际,极为重视。
36、协调勇士与懦夫如一人,才是真正的善用兵者。
37、只爱自己和只爱别人都不是真正的爱。只是骄傲的占有,爱是一种艺术恰如其分的爱便是艺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世上最关心他的和他最关心的都是他自己。
38、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39、攻心,断其依靠,给其实利,而不是空言虚词。
40、勇怯是由气势造成的,强弱是由实力决定的。水性是非常柔软的,却能冲走石头。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
41、将领聪明反应迟缓就要使他急迫。如勇猛又轻生,就激怒他。如急躁易激动,就要诱惑他如贪功好利就袭击他,贿赂他。如仁爱而又不忍之心。就烦扰他,如廉洁却又不爱他人,就要凌辱他。如刚毅又喜欢自以为是,就可以谋划他,如果内心懦弱。喜欢被人驱使。就要让人去欺诈他。这些都是用兵之要。
42、主见,谋略是帅所依势的,将无主见,谋士就会离去,将无勇,军士就会惊恐,将迁怒于人,军士就会恐惧。
43、善于权衡,布置是气机。利用道路狭窄阻碍是地机。善于使用间谍,是敌国君臣怨恨是事机。习惯奔驰,武力是力机。
44、有勇就不可侵犯,有智就不能使他迷乱,有仁就懂得爱人,有信就不会欺骗他人,有必就不会产生二心。
45、因间用敌人的乡亲或受刑人的子孙。为自己效力,不过要提前给赏钱。反间是敌人派来的我们知道后又重赏派回去的。
46、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顺利;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灾祸就可以解除。这都是反用兵法
47、在自己的领地叫散地,作战容易有溃败心。在敌境不深处叫轻地。士兵容易逃跑,要使各部联结我先占领对我有利,叫争地。在敌境深处士兵注意力就非常集中,要提供充足的给养。
48、内心自己的声音强大时,外面的人再怎样也只是皮毛。
49、对待拥护自己的士兵,既要像爱子一样爱,也要在不遵守规则时威罚。
50、由此可知,要想获得威势,确定霸主地位,没有不通过武力的。
51》用高尚的德行保护君主并感化他是大忠,用自己的品德弥补君主的缺失,是次忠以正确的意见劝诫君主的错误,激怒君主是下忠。
52、违背君主的命令却对君主有利就是忠。
53、另一种说法掌握大权,能打通堵塞渠道,有权衡轻重缓急的能力。评论得与失,能使远近真假毫无隐藏的呈现在君主面前。这就是术。术就是看到事物的开端,就能预知他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术。
54、义就是明确是非,肯定于否定的界限。礼就是前进或后退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必须有的规范。道就是人所应走的路,坐在那里时,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出行时知道将要往去哪里去,办事知道所凭借的条件。行动起来知道什么地方该停止。这就是道。
55、人的品格,才干都不同,所以不能用统一标准,要看具体情况,所以对人不能苛求。
56、君臣的厉害是有差别的,如果臣子不忠于君主,臣子的利益一旦获得满足,君主的利益就会破灭,这就是说厉害的不同。
57、爱要适度,要合乎常理道义,否则就是害了对方。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矩也是自律的爱。长远的爱。
58、要随其风土人情,以务农耕稼,行军作战为教化,委婉的附和众人,随同流俗而已,而不是以独能独勇为贵,所以圣人顺应天道通过险阻。能够体悟大道就会安逸而不会陷入困境。依仗自己的一定劳而无功。
59、管理的关键是独巧不如众巧,所以将就的是能让大家都有巧艺为贵。
60、管理要符合人情事理,日月虽然高亮但却仍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蜡烛和手电是最简单的照明角落。
61、所以与人商量必须与他本人没有厉害关系。才会明智没有私心。能反观自己,也能宽容别人。
62、怒气和被爱都会夺人智慧。
63、慈悲不仁爱是吝啬 ,仁爱而不去拯救是恐惧。严厉却不刚烈是有欲望。
64、对于领导也只服从正确的命令,而不服从错误。
65、用刑罚讨伐不仁,用仁德守卫天下。
66、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于人事,而不是天命。自己才能保佑自己。
67、父子,君臣,兄弟,之间的贤德可以依赖吗?不可以,你可以贤,但你的君,兄,父,子不可能都和你一样的贤。
68、要想成功立业,不能寄希望于别人,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因为事情总在变化,所以只能依赖自己,修炼自己。
69、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手,一生气你就输了,这就是跟对手竞争的过程。能让对手心情变糟糕说明你厉害。
70、君子守信但不固执。义之所在,不必讲求信用。
71、好恶不能流露在外,否则就会被蒙蔽,挟制。
72、不观察就说话是瞎子,还没取得对方信任就贸然提意见会被认为是诽谤。说话恰到好处,不该说话就保持沉默。这就是智慧
73、无论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在只有拼命才能活下来时,就激发了他的斗志。
74、同类事情由于当事者内心的情态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75、一形是指对成败得失大体上心中有数,二势是指具体发生事件时随机应变,把握时机。三情是指当事者的心理素质。
76、天时地利人和是仁爱,拯救别人于灾难是德,和别人同喜好,同欢乐,同憎恶这是义。人都是憎恨死亡,喜欢恩德,归附利益,能产生利益的就是道,拥有道义的人,天下人就归附与他。
77、能力大的会先反,功劳最少的保全自己,势力最弱的却是最忠诚。这不是各人的性情不同,而是形势使然。
78、逼迫他们他们就会团结一致,放松对他们的逼迫他们就会慢慢分裂。
79)降服身体靠的是身体,降服人心靠的是心。
80、感动人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辞,顺应天的是事实而不是外表,做人做事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做什么,这才是判断一个人身体力行的标准。
90、不说话就能使人相信,不施惠就仁爱,不发怒就威严。这是内在的精神使然。施惠才能做到仁爱,说话才能让人相信,发怒才能让人感到威严。这是人的真诚的作用。施惠也做不到仁爱,说话也不能让人相信。发怒也不能让人害怕。这是由于外表虚张声势的缘固。
91、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万物却能生成,圣人不是事事都亲自动手,而是使官员各尽其能。这就叫不教而化,不言而行。此奥妙就在于能由此及彼,因人知人。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92、犹豫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 ,犹豫不决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愚蠢的人事情过后也看不懂,聪明的人事情未发前就看到了后果的萌芽
93、物极必反这就是君子所说的道。不沾小便宜。抬举别人。
94、恰如其分的施舍就是义,恰如其分的使用自己的思虑计谋就是智,恰如其分的行动就是适,恰如其分的说话就是信。一言一行都晓得自己的本分才算是一个成年人了。
95、强盗的道到哪里能偷是智也,过程中冲在前面勇也,留在最后走义也,抢到后平均分仁也。不具备这都成不了大道。
96、做好事也不收礼是廉洁的流弊。做了好事,该收礼就收。否则反而不会使做好事发扬光大。
97、儒者用文词扰乱国家的发令,侠客用武勇违抗禁令,所以单依靠文就会亡,单依靠武就会灭。
98、一个高明的领导人绝不偏听偏信,也不只重用某个人,而是同心协力,各尽其能。嫉妒心强的妻子容易破家,独断专权的人容易破国。因为妻子想要独宠别的太太就会搞破坏。一个大臣想要专宠,其他大臣就会心凉。
99、所以负责监督稽查的官员只注意大案要案,对于细小的违法行为不过问,不然就会有很多人站不住脚。
100、刑法太严明,人就会恐惧,就会出乱子,人就会感觉不安,不安就会走,这就是明察的流弊。
101、家族的施舍不应该普及全国,做官当领导不应该假借公家的名义为自己捞好处,孔子说做皇帝的爱天下老百姓,各地诸侯爱自己境内的老百姓,不得超越自己的范围去爱人家的人,反对私人恩惠的出现。
102、善于打仗的在局势上下功夫,而不是责备个人,英明的领导反复研究法律制度。然后颁布命令,天下就大治了。
103、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光有软的或硬的似乎都不妥,最高明的则是软中有硬,采取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管理手段。领导者用“硬话”发威后,给员工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失,然后领导者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做收服人心的工作。
104、立德要心正然后身才会正,身正后才会让左右的人正。
105、表面愤怒但没有力量的,最终会被侵犯。给别人带来微薄好处就想让人报答的最终落空。肥了自己,刻薄了别人的最终都会被唾弃。
106、性情温顺的人要克服自己拿的起放不下的缺点,反而还认为别人意气风发太伤人。
107、聪明的不要过于自信,孤僻的不要过于闭塞。勇猛的不要过于急躁粗暴。温柔的要警惕优柔寡断。恬静的不要警惕错过时机。心胸开阔的要警惕马虎健忘。
108、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是指道德上的感化。刚是指窃贼似的强硬。柔弱的人能得到辅助,而刚强的人则积怨太多。
109、一心为义危害生命,专心保命则不义,如果道义重于生命,就舍去生命,如果生命重于道义,就保全生命。(进言法则)
110、进言要根据君王的英明来决定进退。而不是一味的说,或者一味的不说。
111、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