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场有个奇怪的现象:当大家还在争论白酒跌得够不够惨时,有个板块却悄无声息地跌入了更深的深渊——中药。
看看这些熟悉的名字: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华润三九、片仔癀、白云山。它们曾是A股市场的“常青树”,是老一辈投资者眼中的“放心资产”。如今走势却令人唏嘘——片仔癀和东阿阿胶的股价已经回到2600点时的水平,华润三九更是跌穿了2400点的支撑位。
白酒尚且有过反弹,中药却一路阴跌。对比同样调整的白酒板块,中药的处境实际上更为艰难。
白酒在前几年经历过疯狂上涨,茅台一度成为A股“股王”,即便现在回调,股价仍然停留在半山腰。更重要的是,白酒在今年初还有过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给了投资者减仓或调仓的机会。
反观中药板块,几乎是单边下跌,连一次像样的反弹都没有。这种“钝刀子割肉”的走势,让坚守其中的投资者倍感煎熬。
为何资金不愿抄底中药?
按理说,中药板块已经调整多年,估值看起来相当便宜了,为何在这轮行情中依然被资本遗弃?
首先,政策红利正在退潮。过去几年,中药享受了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政策效应正在边际递减。集采的扩围已经触及中药领域,意味着过去的高毛利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
其次,新一代消费者对中药的认知在改变。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见效快的西药,或者更时尚的健康管理方式。中药企业引以为傲的百年品牌,在Z世代心中的分量正在减轻。
再者,中药企业自身创新不足。除了少数几家企业在努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多数企业仍在吃老本。在生物医药和创新药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中药的故事已经不够吸引人。
投资者的困惑与坚守
一位持有云南白药近十年的老股民坦言:“我买中药股是冲着它们的老字号和独家配方去的,本以为这些是护城河,没想到在资本市场却成了负担。”
确实,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密配方和传统工艺,在资本市场上正遭遇估值困境。这些优势难以量化,更难以支撑高估值。在追求成长性和确定性的机构投资者眼中,中药板块显得格外尴尬。
不过,极低估值下是否已经孕育投资机会?有分析师指出,部分中药龙头企业的现金分红率已经超过银行存款利率,对于长期价值投资者而言,或许已经到了“越跌越买”的时候。
中药板块的未来在哪里?
中药企业要重新赢得资本的青睐,恐怕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方面,守住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根本;另一方面,必须拥抱现代化,用科学语言诠释中药价值,用临床试验数据证明疗效。只有让投资者看到增长的第二曲线,中药板块才能真正走出低谷。
当下,市场正在等待一个信号——要么是行业出现根本性变革,要么是估值跌到足够便宜的位置。在那之前,中药板块可能还要在冷宫中待上一段时间。
您认为中药板块还有投资价值吗?
(注:本文基于市场公开信息撰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