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孩子读高中了,晚自习结束后,父母要不要去接?
如果赶上下雨或下雪天,父母该去接吗?
即使学校离家并不远。
山东有一位高中生男孩的爸爸,在下雨天不情不愿地出门去接儿子——在他老婆的要求下,后来他还发了一个视频。没想到视频爆了,评论区里更是热闹不已。
这位爸爸说,晚上下雨,他老婆让他去接儿子。其实他内心是抗拒的,心想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接啥,况且离家又不远。老婆说他要是不想去她就去接,没办法,他去了。
儿子根本不知道他去接,他也只是在学校门口的那个路口静静地等着儿子。放学后他刚看到儿子还来不及喊一声,儿子就骑车唰唰地窜了,于是他悄悄地跑在儿子后面,快到家时的拐弯处这位爸爸才追上了儿子。
这位爸爸说,其实他想说的是,孩子大了,不能一味地再去管他和宠他了,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家长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放手了,让他们自己去闯,去看,去听,去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
这位爸爸其他的作品,除了置顶的3个视频点赞量高一些,其余点赞量大多在两位数,评论也不多,而他这个接孩子感慨的视频,点赞量1.6万,评论区2.7万条评论(还在增长中)。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这2.7万条评论里,没多少人为他的放手论叫好,相反,大部分人或指责或嘲讽,一点也不给这位爸爸面子。
我翻了翻评论区,网友们的意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摆事实,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网友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这位爸爸,下雨天没有父母接的孩子,内心有多失落、难过。或者,被父母惦记的孩子,内心有多知足、感恩。
一位网友说,小学时,有一次跆拳道下课后下起了暴雨,教练给家长打电话让父母来接,妈妈当时怀着弟弟月份大了没办法来接,就让爸爸去接他。爸爸也说要放手要锻炼他,妈妈为此和他大吵一架。后来训练场只剩下他一个人,教练提出送他,他不好意思只让教练送到了路口。等他回到家,爸爸指着他冷冷地说,这不是能回来吗?后来上中学,一直都是妈妈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下学。这位网友说,哪里是父爱无声,哪怕是放屁都有声,无声的父爱还不如屁。
网友“樱桃小丸子”说,从小就没人接她,下雨也没人接,放学了门口都是花花绿绿的伞,她却知道没有一把是在等她的,所以每次她都鼓起勇气冲进雨里硬淋着回家,直到现在30多岁了,她想起来依旧觉得难过。
网友“美少女壮士”说,初一的时候,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没有人接她,她自己淋着大雨回家,到家一边哭一边洗脸,浑身湿透。她说家长们以为的放手,到了孩子心里也许就是一种没人疼的感觉。
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看来,很多网友都经历过雨雪天没父母接的失落,不过,暖心的评论也有很多。
网友“十一”说,他今年36岁了,初一的时候有一天中午下大雨,他没带伞没法回家,就想借同学的钱买点饭吃,结果在学校门口看到爸爸给他送饭来了。那时候没有手机,他不知道爸爸会来,而爸爸既不知道他在哪个班,也没有来过他的学校,但爸爸还是来了。‘十一’说那个镜头也许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广东一位网友说,别说初高中了,她爸只要一有空就会跟她妈抢着去接她,就是大学放假了,开2小时高速也非得去接她。其实票很好买,但爸爸就是要去接她,说过节的时候她一个人挤高铁怪可怜的。她还总结,父爱不是无声的,无声那是因为压根就没有。
云南一位网友说,她现在当妈妈了,但她永远记得14年冬天下雪了,她住校,有两位家长送来了毛毯和衣服,她的妈妈恰好是其中一位。
这样暖心的评论让人看得心里暖暖的,父母的爱在那些下雨的阴冷天里,温暖着孩子的心。
第二类,嘲讽。
网友们一点也不惯着这位爸爸,评论区嘲讽的大有人在。
河南一位网友说,接一次孩子(还没接到)给自己感动得不行了,你爱人天天接也没见你心疼她。
下面有个网友回复道,甚至还觉得爱人对孩子的爱过多了。
网友“666”说,要不怎么说父爱如山啊,他就安静地坐在那等,等孩子自己长大。
网友“开心果”说,跟XX酸奶一样,父爱配方就是零添加,啥也没有。
网友“辰宿列张”说,孩子觉得没人托底,于是被雨淋的只能使劲骑车,父亲却自豪地觉得放手也是一种爱。
网友们的嘲讽,估计那位爸爸看了会心虚吧。
第三类,劝解。
一些网友劝这位爸爸,放手和下雨天接孩子对孩子表达关爱并不冲突,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
网友“点杯拿铁不加糖”说,他儿子一年级就开始跟团旅行、学习,这叫放手。但现在孩子初中,哪怕离家骑车5分钟,晚自习放学后他和爱人都会去接儿子,他们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享受儿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和他们交流的亲子时光。这位网友说,你那不是放手,是父爱的缺失。
网友‘‘一只幸运猫’’说,他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不耽误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和爱!如果一味追求独立而对孩子不闻不问,难道生他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没有感情的小孩吗?你怎知在学校门口没有伞的孩子有多羡慕有人接的孩子?别人等伞,我等雨停,从此失去了期待。
最后那句“别人等伞,我等雨停,从此失去了期待”说得太好了。
网友“一只小虾米”说,你这时候叫住他,哪怕说句下雨天我们不放心你,我在后面跟着,你慢点骑。这个画面孩子能记很久很久,甚至学习疲惫时想起这段,会动力满满。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人格独立不是父母不管不问锻炼出来的。
网友“随心所遇”说,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不同,妈妈觉得过雨天路滑,不放心孩子自己骑车回来。爸爸觉得孩子大了不需要接。你说的什么要学会放学让孩子去闯去看去听,这和你接他放学冲突吗?接他放学是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会阻碍他闯荡社会吗?孩子成家立业以后,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疾苦,只有上学时期,他才是真正的孩子。
家长们现身说法,希望这位爸爸会有所触动吧。
说实话看了网友们的评论,我有点惭愧,也有点庆幸。
惭愧的是,大宝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我们很少去接她。当然,天气不好时,雨天和雪天,我都去接的。
因为学校离家很近,小学时走路六七分钟,初中时骑自行车五六分钟,也是因为那时候二宝还小,我抱着她去接送大宝实在不方便。
现在,大宝上高中了,开学这第四周,每一个晚上她放学的时候,我都去接她。
一开始,我并不确定能不能天天接她,毕竟前几年大宝的独立也让我们产生了惰性,但我第一天去接大宝时,她的那句带着惊喜的“你怎么来了”让我惭愧。
后来一路上和她说着话,不知不觉间20来分钟就到家了,我感觉很久没有和她这么放松的聊天了,我享受这样轻松的母女时光。
所以我决定,没有特殊情况,我每天都要去接大宝。更何况,学校离家5公里,晚上让她一个人回来,我确实不放心。
我身边的高中生家长们,有时间的话,大家都默契地选择了接孩子放学,哪怕学校离家并不远。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都读高中了家长还要天天接送,是不是太惯着孩子了?
其实我们想的是,三年后,孩子们就要离开家去大学,能陪在我们身边的时候越来越少,那就让我们多陪他们走好最后这段在家的路吧。
正如有位网友说的,所谓父母,就是一场不计回报的守护。我们接送的不仅是路,更是一份心安。
我们接的不只是人,更是他疲惫一天之后的依靠。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