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到晚年才慢慢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原来是我们老来最重要的依靠之一。
不少人年轻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兄弟姐妹闹翻了,断了联系。
到老才明白自己损失了什么。
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兄弟姐妹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人,知道我们小时候的事,明白我们的脾气性格。
年轻时候闹矛盾断了联系,到了晚年才发现,这份情谊谁也替代不了。
人老了,孩子们上班忙,老朋友来往也少了,要是没有兄弟姐妹在边上,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就会跟着你。
这不是简单的没人陪着说话,而是找不到一个真正懂你心事的人。
时间一长,心里憋闷得慌,身子骨也容易出毛病。
有些老人甚至会因为长期孤单变得记性差、爱钻牛角尖。
就像老邻居张爷爷,十年前因为老家一块宅基地的事和三弟闹僵了,两家人再没来往。
去年老伴走了,儿女都在国外工作,他想找人念叨念叨过去的事都找不到人。
有天半夜心脏病犯了,强撑着打了120,住院期间看到隔壁床的兄弟俩互相照顾着削苹果,老爷子缩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泪。
出院后他主动给弟弟打了个电话,七十多岁的老哥俩在电话里哭得说不出话。
那次之后,张爷爷整个人精神头都好了不少。
遇到要花钱的难事,兄弟姐妹往往是第一个能帮上忙的。
要是断了来往,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老一辈人为什么讲“多子多福”,不就是因为孩子一多,生活上能互相帮衬着点,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人啊,往往只有在退休后才明白兄弟姐妹的重要性。
那时候,儿女们有自己的难处,要还房子贷款,要供孩子读书,未必拿得出钱来帮忙;
找外人帮忙,又得办一堆手续,等把事情办成了,早就耽误了治病救命的大事。
有个兄弟姐妹联系着,就相当于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一层保障。
认识的老王师傅就是吃了这个亏。
年轻时和大哥为了父亲留下的两间旧房彻底闹翻,三十年没联系。
去年老王做心脏搭桥手术,儿子刚买了房实在凑不够押金。
老伴硬着头皮去找大哥借钱,结果被大嫂挡在门外:“当年争房子时骂我们绝户,现在倒想起兄弟了?”
最后老王只能把住了半辈子的单位房卖了治病。
如今租在小单间里,常念叨:“早知今日,当初那十平米阳台让给大哥又如何。”
一大家子里积攒下来的人脉、门路,往往是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传递着用的。
譬如医院里有没有认识的医生,请护工有没有门道,哪里能买到急用的药材等等。
要是不跟兄弟姐妹来往了,这些门路就被堵死了。
有位退休教师李阿姨,因为父母赡养问题和妹妹结了仇。
去年她外孙要转学进重点小学,全家急得团团转。
但其实李阿姨妹妹的亲家就在那所学校当领导,可两家人早断了来往。
所以李阿姨死活拉不下脸来去求妹妹帮忙。
后来还是女婿辗转托了五层关系才办成,多花了两万块钱不说,还欠下一堆人情。
办酒那天有人提起:“要是跟你妹妹开个口,这点事算个啥?”
李阿姨端着酒杯半天没吱声。
最近有人看见姐妹俩开始在公园碰面了,虽然话不多,但终究是重新走动了。
人活了一辈子,都希望能平静体面地离开。
要是跟兄弟姐妹断了联系,等到那一天真来了,很可能身边连个主持后事的人都没有。
儿女们可能为财产怎么分争来争去,或者为要不要继续治病相互推脱;
遇到需要家人签字的要紧时刻,本家的兄弟姐妹原本应该站出来说句话、调和调和矛盾,却因为长期不来往也不管你了。
等到离开时,周围吵吵闹闹没人关照后事,那情景想想都难受。
所以,年轻时断了兄弟姐妹的亲,就相当于断了自己身后的清静。
比如前巷的陈伯就走得特别不省心。
因为早年争祖坟的事,陈伯跟两个弟弟成了仇人。
去年他癌症晚期住院,儿子在国外赶不回来。
医生让家属签字做抢救准备,老伴不识字急得直跺脚。
其实两个弟弟就住三条街外,可二十多年没来往,老伴拉不下脸去求人。
最后医院要走法律程序才做了手术,术后并发症也没人帮着拿主意。
葬礼那天两个弟弟倒是来了,可站在灵堂外头谁都没进去,亲戚们看得直摇头。
听说陈伯老伴现在常跟人说:“再大的仇也该放下了,总不能连身后事都赌气。”
老了老了,慢慢就想明白了:赌气和兄弟姐妹断往来,看似是解决眼前的麻烦,实际上是亲手把自己晚年的依靠一点点拆掉了。
没人说说心里话日子更孤单,缺钱时没人帮扶处境更艰难,有事没人给搭把手难处更放大,最后时刻没人做主身后更凄凉。
兄弟姐妹是老天给我们安排的最亲的依靠。
年轻时候在乎的那些是是非非,到头来真没有多重要。
如今大家年纪都大了,能放下过去就放下吧,主动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说不定就能把这层关系重新续上。
记着那句老话:血浓于水。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