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阳随笔
打开微信,家族群里的消息已躺了99+,却没一点点开的欲望;春节刚过,不少人默默退了亲戚群,理由是"应付不起追问"。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断亲戚、断熟人",曾经热络的关系慢慢变淡,这真成了挡不住的趋势?
小区陈姐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女儿远嫁外省,起初娘家红白喜事都准时上人情,今年大姑姐家办事却没露面。陈姐叹气说,女儿家孩子从周岁到上大学,这边亲戚从没去过也没随礼,婆家难免有想法,这亲戚自然就不走了。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数据显示,18-35岁年轻人里,43%都在主动疏远部分亲戚,#断亲#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早破12亿。为啥大家开始主动断关系?说白了就四个字:实在太累。
首先是时间精力真不够用。现在上班族朝九晚五连轴转,周末只想瘫着歇口气。走亲戚要备礼物、给红包,见面还得应付"工资多少""啥时候结婚"的灵魂拷问,一套流程下来比上班还累。与其勉强维系,不如在家刷会儿短视频放松。
其次是三观差太多聊不到一块儿。你想丁克,亲戚说"不孝有三";你换了喜欢的工作,长辈骂"脑子进水"。南京大学的调查显示,"没有共同话题"是年轻人断亲的主要原因,年龄越小联系越少,18岁以下群体基本不怎么联系亲戚。
再者是距离冲淡了感情。以前大家住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年轻人为了工作天南海北奔波,一年见不了一次面。家族群里点点赞还行,真要掏心窝子聊天,早没了当年的热乎劲儿。
最关键的是边界感被反复侵犯。有些亲戚总爱攀比房子车子,有的热衷于插手别人家事,78%的年轻人都在家族群里感到过不适。大家越来越看重情绪价值,不想再为了面子委屈自己。
老一辈难免痛心:"以前亲戚互相帮衬多重要!"但年轻人不这么想,他们觉得"不是无情,是想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其实"断亲"不是真的老死不相往来,更多是把关系调成"静音模式"——平时各自安好,真有急事说不定还能搭把手。
就像有人说的,现在的社交早从"不得不联系"变成了"舒服才联系"。精力有限,自然要留给能互相支持的人。偶尔在超市碰到多年没见的熟人,心头还是会一暖,感情没消失,只是换了种存在方式。
你是在用心维护旧关系,还是早已开始精简社交圈?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