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归零,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特朗普果然对中国出牌了

谁能想到,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最直接的受害者竟是美国大豆。

往年这个时候,中西部的农场主早就开始给中国供货了,而现在,中国一个订单不给,成堆的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眼看着行情一天比一天惨,豆农们的心也一天天凉下来了。

要知道,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

2024年,中国还从美国买了2213万吨大豆,但今年,这个数字直接归零。

与此同时,中国却转身向南美伸出橄榄枝,从巴西、阿根廷拿下了大单,仅9月份就从巴西下了800万吨订单,10月也预定了400万吨。

数据摆在眼前:如今,中国70%以上的大豆都来自巴西。

美国那边急了。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直接跌到五年新低,种植户哀鸿遍野,农业协会四处喊话,美国媒体也开始集体围攻白宫。

可问题是,这事压根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

特朗普政府当初搞关税战,拍着胸脯说要“让中国服软”,结果没想到的是,中国非但没服软,反而一步步把采购渠道多元化,彻底摆脱了对美依赖。

这下可好,打着打着,把自己打进了死胡同。

更难堪的是,特朗普自己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上个月,这位一向强硬的前总统突然在社交平台上“变脸”,开始对中国“喊话”,说希望中国把大豆订单加到四倍,还承诺“闪电交付”,给出“快速服务”。

说得挺好听,但架子还是端着。

他一边求中国下单,一边又话里带刺地攻击中国,还想靠卖大豆来减少所谓的“中美贸易逆差”。这种“又想要,又不想低头”的态度,中国当然不会买账。

其实中国这边早就算清楚账了。

与其把命脉交到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手里,不如趁早布局别的渠道。

这几年,中国不仅加大了从巴西进口,还投资了巴西的港口、仓库、铁路运输,让大豆运过来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同时,国内产量也在提升,国家战略储备量更是接近美国两年出口总量。甚至有专家指出,就算巴西碰上极端天气,中国的市场短期内也不会出问题。

问题反而在美国这边越滚越大。

没有中国这么大的买家,美国农民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

全球范围内,能消化三分之一大豆产量的,只有中国。

现在这块市场没了,美国豆农只能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库存干着急。

更可怕的是,这种压力会一层层传导下去,影响的不只是农业,还有加工、运输、设备、保险,甚至制造业和服务业,连美元汇率和通胀都可能受牵动。

面对这样的困境,特朗普果然又出招了。

9月10日,英国的《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说,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出手,加征最高100%的关税。

还承诺,如果欧盟出手,美国会迅速跟上。

但对于特朗普的这个提议,欧盟并不敢轻易承诺。

欧洲国家心里明白,对中国动手,那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因为中欧之间的经济联系实在太紧密,一旦真跟进美国的制裁,先受伤的恐怕是自己。

可以说,这次美国农业危机,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其政治决策带来的恶果。

从当初信誓旦旦要用关税压迫中国,到如今高喊“快来买大豆”,特朗普的策略看似强硬,实则早已失控。

现在的中国,无论是在农产品买卖,还是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内,都有绝对的主动权。

你可以涨关税,我就找别人买;你想卡脖子,我就提前布局;你不稳定,我就另起炉灶。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战略思维的较量。

中国追求的是长期稳定、安全可控,而美国,尤其是特朗普式的强硬手段,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收场。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

很可能,美国的农业问题还会继续发酵,尤其是随着中期选举临近,农业州的选票会不会倒戈,这对特朗普来说将是一道难题。

而中国,只要继续稳住节奏,巩固多边合作,还会在这一轮贸易调整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说到底,国际贸易从来不是靠威胁和吓唬解决的。

如果特朗普还打算靠老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那恐怕最终埋单的,只会是美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中国   订单   危机   美国   大豆   巴西   关税   农业   强硬   欧盟   主动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