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套现离场!32亿中国饮料巨头,终被“卖身”美国资本大鳄

对于很多人来说,北冰洋、大白梨……都是童年的回忆,在那个没有空调,酷暑难耐的夏天喝上一杯冰汽水,瞬间能够让人清爽无比。

其中还有这个从内蒙古起家的老牌子汽水,凭借着6元520ML的大包装,卖出一年32亿的战绩,可谓是北冰洋的3倍,碾压同行。

世事无常,一夜之间,这个“土生土长”的牌子,居然成为美国牌子,卖身为奴给美国资本。

为什么这家国家品牌会“卖身”给外资呢?这背后又是何原因。

草根逆袭

1990年,在内蒙古的街头巷尾,年轻的王庆东蹬着三轮车叫卖汽水。

谁也没有想到,35年之后他居然会将这个品牌做到年收入32亿的龙头企业。

2019年,王庆东曾经掷地有声宣言:“绝不卖给外资”。

可2025年,王庆东就被啪啪打脸,将这个32亿饮料龙头“卖身”给美国资本。

而这也预示着,一直力挺的国产品牌将告一段落。

曾经,大窑汽水是许多消费者心中具有民族情感的代表。

王庆东,这位从农村走出的创业者,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打造出了一个深受民众喜爱的品牌。

其初期的成功,源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产品品质的严格要求,这使得“大窑”迅速占领了市场。

并且通过独特的口味和本土化的定位打下了坚实的消费者基础。

但当时的可乐雪碧早已经占据超市货架,为了能够抢占先机,王庆东发现了“漏网之鱼”烧烤摊、火锅店。

值得一说,王庆东还以价格亲民,容量大占据市场,尤其是金属瓶盖和气泡喷涌的设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大窑的定价也是十分关键,王庆东将零售价建议为6元,经销商进货不到3元,如此低价模式让大窑快速进入全国百万家餐饮店。

在2021年,大窑终于邀请明星吴京代言,再加上那句“大窑嘉宾,畅饮无限”的广告语,让这个曾经“烧烤摊必备”蜕变成“国民汽水”。

许多人视“大窑”为国产品牌的象征,特别是在那些对民族情感充满热忱的消费者眼中,这个品牌代表了一种从草根到品牌巨头的成功故事。

所以仅在2023年,大窑营收达到32亿,碾压北冰洋成为国产汽水三大品牌。

有些地方,甚至还超过可口可乐。

然而,品牌的成功背后也隐藏着严峻的商业压力,风光背后,危机早已经潜伏。

外资资本注入

“大窑”的成功背后,是王庆东多年坚持与拼搏的结果,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压力下,品牌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

为了突破瓶颈、实现更大的发展,王庆东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决策——引入外资资本。

在全球资本巨头KKR的支持下,“大窑”获得了资金、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助力,这使品牌得以在市场上进一步扩张,优化生产线,并提升国际化战略。

外资资本的注入,不仅为“大窑”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流,也带来了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更广泛的市场视野。

然而,这一决策也意味着品牌将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首先,品牌的文化价值和民族情感可能受到外部利益的影响,消费者对“大窑”的认同感也可能因此产生波动。

其次,外资资本通常会要求品牌调整方向,以便追求更大的商业回报,这使得“大窑”不得不在创新和市场策略上做出妥协。

尽管如此,王庆东的决策无疑为“大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但这并没有改变“大窑”的命运。

竞争

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品牌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消费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王庆东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元气森林凭借着“0糖0脂0卡”一年卖出百亿,红苹果的酸酸甜甜,东方树叶“老年人”的标配……

这些“新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再看看大窑仍旧是“白砂糖加色素”的传统组合。

烧烤摊上也是面临着“危机”,燕京、青岛、扎啤、果啤以回收瓶子更低的价格杀入烧烤摊。

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大窑”选择了与全球资本巨头KKR合作,以寻求突破。

KKR的加入,为“大窑”带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全球化的管理经验。

外资资本不仅能够帮助品牌优化生产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还能够为其带来先进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国际化视野。

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数字化营销日益重要的今天,KKR的全球网络与资源将为“大窑”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外资注入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品牌的文化定位可能会发生改变,消费者的忠诚度可能受到影响。

外资资本通常更看重商业回报,这要求“大窑”在创新和管理上做出更多妥协,以满足资本的预期。

尽管如此,通过与KKR的合作,“大窑”不仅能够解决资金和市场拓展的问题,还能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话语权。

在2025年7月,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消息,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通过新设主体,收购远景国际85%的股权

随着“大窑”品牌引入外资并逐渐向全球化转型,它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品牌的转型不仅意味着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线和更高效的生产管理,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商业变革。

外资资本的注入让“大窑”能够在全球市场中拓展更广泛的空间,但这也要求品牌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更复杂的市场环境。

转型后的“大窑”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全球化不仅让它与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同台竞技,还要求其在品牌定位、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沟通上做到更加精准。

与此同时,品牌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忠实粉丝对于本土文化的情感依赖,将成为其长远发展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的转型是一个选择的时刻。随着品牌的商业化进程加速,那些早期支持“大窑”作为民族品牌的消费者,开始面临对品牌忠诚度的考验。


他们是否能接受品牌新的定位,是否会继续支持这一曾代表草根逆袭的品牌,将直接影响“大窑”的市场表现。

品牌的未来不仅取决于资本运作和市场策略,更在于如何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更为稳固和信任的联系。

但不得不说,大窑饮料的标签仍旧是“青城人舌尖上的记忆”。

话说,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21世纪商业评论---2025.07.17:《32亿内蒙饮料龙头,售予美国资本大鳄》

津云---2025.07.25:《“国货”大窑汽水被卖华尔街资本大鳄KKR“绝不外卖”的大窑,卖了!公示显示KKR拿到85%的股权。大窑创始人王庆东曾表示“很多人找我谈收购合资 包括外资,我都拒绝了……大窑不会走这条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财经   大佬   美国   中国   巨头   饮料   资本   品牌   外资   市场   消费者   汽水   北冰洋   烧烤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