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8.23%碾压中印! 6800亿出口额创新高,电力和房地产成硬伤

2025年第三季度越南8.23%的GDP增速太扎眼,所以越南未来到底能不能站稳脚跟?

夹缝中的繁荣:被中美攥住的经济命脉

越南这波高速增长,说白了就是借着全球经济的乱劲儿“搭了便车”。

现在全球经济乱糟糟的,中美博弈闹得厉害,从关税吵到能源,到处都是不确定性,很多企业想找个安稳的地方设厂避险,越南就成了现成的“避风港”。

靠着CPTPP、越美自贸协定这些关税优惠,大量加工制造业订单涌了过来,出口数据看着漂亮得很,但这繁荣压根儿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越南经济本质就是“两头在外”,命脉全被中国和美国攥着。

数据不会骗人,越南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是中国,占比高达38%,而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占比32%。

更关键的是,越南所谓的“制造”,其实就是个“组装活儿”,差不多94%的生产用原材料都得从国外买,其中60%的制造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小到螺丝螺母,大到核心组件,越南工厂的生产线离了中国供应链,根本转不起来。

就说电力吧,越南北部地区一到旱季就缺电缺得厉害,备用发电容量只有10%,2025年全年电力缺口高达1500万千瓦,没办法,只能从中国进口18亿度电应急,不然工厂就得集体停工,订单再多也白搭。

出口端就更被动了,美国市场稍微有点动静,越南就得跟着紧张。

2025年美越虽然签了新的关税协议,但之前欧盟取消越南汽车35%关税的时候,本土车企VinFast直接被冲得扛不住,大批中小企业倒闭,胡志明市工业区的空置率从12%一下子涨到了38%。

这种“中国供料、美国卖货”的模式,就像把自己绑在两辆高速跑的战车上,一旦中美贸易政策变了,或者供应链出点问题,越南经济马上就得跟着颠簸。

现在很多外资企业去越南建厂,图的就是关税便宜、成本低,根本不是因为越南有完整的产业生态。哪天这些优势没了,资本说撤就撤,一点情面都不会留。

先天不足的硬伤:基建与产业的双重枷锁

如果说外部依赖是后天养成的风险,那内部的结构性短板就是越南天生的硬伤,再高的GDP增速也补不齐这些窟窿。

大家现在都喊“越南制造”,但这名声背后,是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

越南几乎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除了最后那道组装工序,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中游的零部件加工,还有下游的物流配套,全都是短板。

工厂里的机器设备要进口,生产用的电力要进口,甚至连包装用的纸箱、运输货车的配件,都得从国外买,这样的工业体系,根本经不起任何冲击。

电力短缺更是致命伤。2025年越南北部旱季的电力缺口高达68亿千瓦时,很多工业区每天都得限电,工厂要么半夜开工赶工,要么只能停产等着来电。

有外资企业老板吐槽,去越南建厂,第一件事就是自己配发电机,不然订单来了也没法生产,纯粹耽误事儿。

更要命的是,越南的基建扩张根本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政府2025年的公共投资目标比2024年涨了40%,修了不少高速公路和港口,但电力、水利这些关键的基础设施还是跟不上。

就说胡志明市的港口,货物堆得跟山似的,集装箱装卸得等好几天,物流成本比中国广州港高了30%还多,就这效率,怎么跟中国、印度竞争?

产业升级更是没影儿的事儿。越南的出口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组装占了大半,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低,赚的钱也少,全靠拼劳动力成本。

现在虽然有SHEIN这样的企业推着供应商去越南设厂,还给出30%的采购价优惠,但这些企业看中的还是关税和成本优势,根本不会把核心技术转移过去。

越南本土企业没能力搞研发,外资企业又不转让技术,结果就是越做越低端,永远停留在产业链最底层。

等成本优势没了,这些产业就会像候鸟一样飞走,去年就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越南搬到了更便宜的老挝、柬埔寨,留下的只是空荡荡的厂房。

红利消退的隐忧:成本上涨与金融泡沫的连环炸

越南最引以为傲的成本优势,现在正在慢慢消失,更麻烦的是,成本上涨还引发了金融和房地产的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了好几张。

2025年越南平均月薪涨到了325美元,比2020年涨了50%,这个工资水平在东南亚已经没什么竞争力了。

之前吸引外资的核心就是劳动力便宜,现在工资涨上去了,但越南工人的技能水平没跟上,很多企业算了一笔账:与其在越南花高薪雇人,不如去劳动力更便宜、政策更优惠的国家建厂,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越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在往外流。

成本红利没了,房地产和金融的泡沫又开始爆了。越南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靠房地产拉动,政府鼓励房企发债,放宽土地审批,结果房企根本不靠卖房回款,全靠发债融资,很多房企的负债率都超过了150%。

2025年这颗雷终于炸了,越南第二大房地产企业诺娃房产,靠发行1.5万亿越南盾(大概40.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债搞庞氏融资,把钱通过空壳公司转走,最后项目烂尾,几百个业主付了首付却拿不到房,只能拉着横幅维权。

更早之前,“越南女首富”张美兰的康福金融还搞了27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这钱相当于越南全年GDP的3%,直接导致老百姓扎堆去银行取钱,好几家小银行差点倒闭,最后还是央行紧急注资才稳住局面。

房地产暴雷直接引发了金融地震,2025年10月20日那天,越南股市胡志明指数一下子跌了5.47%,150只股票跌停,外资一天就撤了不少资金。

要知道,越南公司债市场的余额已经超过GDP的12%,其中近一半都和房地产有关,现在房企违约,银行的坏账堆成了山,整个金融系统都摇摇欲坠。

胡志明市的房价更离谱,房价和收入的比例高达18倍,部分楼盘的空置率超过30%,之前炒到每平米4万人民币的高档公寓,现在打七折都没人要。

更要命的是,外资本来一半是冲制造业来的,一半是冲房地产来的,现在看到这烂摊子,都纷纷撤资,2024年一年就从股市和债市撤了50亿美元。没有资金支撑,越南的经济增长就是无源之水,根本撑不了多久。

说到底,越南这8.23%的GDP增速更像是最后的风光,靠的是外部订单的短期涌入和房地产泡沫的虚假拉动,根本不是实打实的实力提升。

外部依赖太高、内部基建和产业根基太弱、成本红利消退还带着金融泡沫,这三大问题就像三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越南想复制中国的经济奇迹,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还差得太远——它既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也没有稳定的金融环境,更没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短期来看,或许还能靠外资和订单撑一阵子,但长期想站稳脚跟,除非能痛下决心补短板、挤泡沫,可这绝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搞不好就得走那些泡沫破了之后经济下滑的老路。

信息来源:

经济日报——越南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财经   出口额   电力   房地产   越南   中国   胡志明市   关税   成本   产业   泡沫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