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立群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也算是娱乐圈的老戏骨了,出道以来拍摄了各式各样的影视剧。
而相比于此人的演技,大家更关注他的立场问题,此前被传“台独言辞”,一时间令无数网友愤怒。
但随着李立群本人的亲自回应,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些台媒断章取义罢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九三阅兵才过去两周,李立群却因一个举动将自己送到风口浪尖。
难道这次,真的藏不住了?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9月3号一大早,不少人就守在屏幕前等着看阅兵直播,可李立群却睡过了头,直到中午才醒。
等他反应过来,直播早就结束了,只能点开手机刷央视的重播。
看着画面里依次亮相的武器装备,他忍不住感慨,咱们的武器是真厉害。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感慨,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同一时间,其他明星要么说自己激动得手都抖了,要么表示骄傲得一夜没睡。
相比之下,李立群显得格外安静,没发太多相关动态,只有看回放时那一句感慨。
没想到评论区很快就炸了,有人质疑他作为公众人物连句祝福都没有。
有人猜测他是怕被骂才刻意低调,还有人翻起旧账,说早就觉得他立场有问题。
其实李立群本来没打算错过直播。9月2号晚上,他特意早睡,甚至还定了两个闹钟。
只是他年纪大了,睡眠浅,半夜醒了一次,再睁眼天就大亮了,终究还是错过了直播。
这场无心的错过,像根火柴似的,又一次点燃了围绕他的争议。
舆论很快分成了两派,一边有人骂他利己,说他哪边风大往哪边倒。
另一边有人替他说话,觉得不能单凭不发动态就认定他不爱国,老年人的作息本就跟年轻人不一样。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争论,李立群始终没回应,可他的沉默反而让传言越传越离谱,各种猜测满天飞。
没人能想到,这个因“看阅兵态度”引发热议的大爷,五十年前曾为了演员梦,毅然放弃了家人眼中的铁饭碗。
李立群生在台湾,父亲是河南人,母亲是北京人。
因为从小跟着父母生活,他不仅练出了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还会说好几门方言。
受母亲影响,他也爱听京剧,这些童年积累后来都成了他演戏时的“秘密武器”。
那时候他家境不算富裕,父母一心想让他找份安稳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海员收入高、福利好,还能环游世界。
在父母眼里,这是再理想不过的职业,于是就送他去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读航海科。
可李立群心里早有别的打算,他想当演员。
在当时,演员不算光鲜职业,常被人说是“耍猴的”,收入也不稳定,父母自然强烈反对。
觉得他放着好好的船不上,非要去“抛头露面”,实在不明智。
1973年,二十岁的李立群做了件叛逆的事,瞒着家人报名加入了中国青年剧团。
没受过专业训练,他就自己抱着剧本琢磨,还尝试自编自导排话剧。
哪怕是再小的角色,也会对着镜子练上几十遍。
毕业后,他一度顺从父母的意愿上了船,可海上的日子远没有想象中浪漫。
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和无边的空旷,八个月后,他拿着攒下的工资悄悄下了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想一辈子耗在海上,要好好演戏。
离开航运公司后,李立群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在二手车行擦过车,也去高山农场喂过猪,但只要有跑龙套的机会,哪怕没报酬也愿意去。
直到1978年,他考上华视演员训练班,才算正式踏上演艺之路。
后来一部《畸人恋》让他在台湾演艺圈逐渐崭露头角,可他并不满足。
1995年,他卖掉表演工作坊的股份,只身来到大陆,想寻找更广阔的舞台。
也是在这一年,他主演的《阿爸的情人》帮他在加拿大魁北克国际影展拿下了最佳男演员奖。
再后来,《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东海龙王,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演技扎实的演员。
从台湾到大陆,从跑龙套到老戏骨,四十年里他演了几十部电影、几千集电视剧,成了两岸观众都喜欢的实力派。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积累多年的认可,后来会一次次被卷入舆论漩涡。
李立群口碑的第一次大转折,发生在疫情期间,起因竟是一场恶意剪辑。
2022年他在上海隔离时,像普通大爷一样在抖音发日常,煮面、吐槽家里的猫。
本意就是跟大家聊聊天,可这些视频很快被营销号盯上。
一段他聊两岸生活的内容,被剪去前后对话,只留下“台湾生活也挺好”这句,他立刻就被贴上了“立场有问题”的标签。
另一段他说想回台湾看孙子的话,也被曲解成“不认同大陆”。
一夜之间,评论区从“爷爷好可爱”变成了“滚出大陆”。
昔日受欢迎的老戏骨,成了不少人眼里的“过街老鼠”,连他以前演的戏都遭到抵制。
面对汹涌的舆论,李立群没有回避,而是对着镜头郑重回应,他是中国人,是河南人,这一点永远不会变,语气里带着委屈却很坚定。
后来越来越多网友发现是营销号断章取义,他的口碑才慢慢回升。
可争议好像成了他的影子,因为他常年住在台湾,偶尔才来大陆,总有人说他“两边讨好”。
甚至还有人编造谣言,说他“住院半个月花了二十万”,最后逼得他本人和医院都出面辟谣,呼吁大家谣言止于智者。
这次的“阅兵风波”,不过是他充满争议的人生里又一个小片段。
有人说他太谨慎,怕说错话;也有人说他太虚伪,假装低调。
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总是乐呵呵的老人,早就习惯在争议里走自己的路。
就像当年毫不犹豫离开海上、选择舞台时一样。
褪去演员的光环,李立群就是个普通大爷。
七十多岁的人,会在视频里坦言自己现在连瓶盖都拧不动,会晒出吃了半盘的青菜炒肉,出门扔垃圾也会拍段视频,白头发从来不染。
有人说他这样“掉价”,他却笑着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没必要装。
可一谈到演戏,他就格外较真。
哪怕是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他也会查资料、琢磨角色心理。
拍《温州一家人》时,为了演好温商周万顺,他特意跑到温州,跟本地商人聊天,学他们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有人劝他年纪大了别这么拼,他却说只要还在演戏,就不能对不起观众。
四十年下来,他不靠流量、不炒绯闻,全凭一个个扎实的角色站稳脚跟。
这份认真,比任何人设都更有力量。
其实李立群在立场上从来没含糊过。
回河南祭祖时,他在祖宗牌位前郑重鞠躬,说自己是河南人的后代,根不能忘。
每次被问到两岸关系,他都坚定表示大家都是中国人,这没话说。
只不过比起喊响亮的口号,他更习惯用行动表达。
就像这次看阅兵,他没写长篇大论的祝福,却会特意早睡、定好闹钟。
没说多少激动的话,却认认真真看完了重播里的每一个方阵。
或许对李立群自己来说,这些争议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还能演戏、还能分享日常,还能在看到国家越来越好时,发自内心地说一句“真好”。
李立群一路走来,始终以纯粹之心对待表演和生活。他不刻意彰显立场,却总在行动中流露本心。身处纷扰的舆论环境中,却依然从容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光明网:《热搜第一!演员李立群团队否认》2023-08-04
2.中国台湾网:《台湾著名演员李立群河南焦作探亲》2014-07-29
3.中国新闻网:《李立群演戏不挑角色:重要的是演得比剧本好》2012-09-18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