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聚会宴饮、熬夜畅玩、旅游打卡……“吃喝玩乐”模式即将全面启动!然而,在这份欢乐的背后,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格外恼人的健康隐患正悄悄逼近——那就是麦粒肿,俗称“针眼”。 究竟“吃喝玩乐”是如何引发麦粒肿的?又该如何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保护好双眼?一起来听听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整形科主任周自强的详细解读!
【“吃”出来的发炎风险】
节日聚餐,火锅、烧烤、麻辣小龙虾、高糖月饼、油腻大餐轮番上阵,这些食物虽然满足味蕾,却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眼睑边缘的睑板腺更容易堵塞,继而细菌滋生,引发麦粒肿。周自强主任建议,节日饮食应尽量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适当控制辛辣、油腻及高糖食物。
【“喝”出来的堵塞危机】
酒精饮品、高热量补汤、甜饮料等都是节假日常见“标配”。然而,酒精和高糖高脂饮品不仅容易导致身体脱水,还会使睑板腺分泌物变得黏稠,不易排出,从而堵塞腺管,诱发炎症。周自强主任提醒大家,切记适度饮酒,多喝清水,也可适当饮用清热明目的茶饮,如菊花茶、枸杞茶等。
【“玩”出来的细菌感染】
熬夜追剧、打游戏、刷手机,睡眠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有时玩累了干脆不洗脸就睡,细菌趁虚而入,感染毛囊或腺体,极易造成麦粒肿。周自强主任特别提醒,节假日也要保持规律作息,认真洗脸,尤其注意眼部清洁,不要用手揉眼睛。
【“乐”出来的卫生隐患】
聚会约会难免化妆打扮,但带妆时间过长、卸妆不彻底,尤其是眼妆残留,十分容易堵塞睑板腺。同时,佩戴隐形眼镜者更要注意卫生,脏手摘戴、清洁不到位、超时佩戴等都是麦粒肿的常见诱因,建议定期更换隐形眼镜护理液,及时卸妆,并做好眼部彻底清洁。
麦粒肿的典型症状
周自强主任表示,早期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热、痛,触摸有硬结,可能伴有异物感、流泪或畏光,一般2–3天内肿块形成,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脓点。
突发麦粒肿,如何自救?
周主任指出,麦粒肿初期可先冷敷减轻肿痛,硬结未软化时改为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药膏,切忌自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若48小时后症状未缓解,甚至红肿扩大、出现脓液,应及时就医。若已形成脓肿,需切开排脓;若拖延成肉芽肿,则需手术切除。麦粒肿手术属于门诊小手术,不必过度焦虑。
麦粒肿术后会留疤吗?
手术切口通常整齐微小,组织损伤轻,加之眼部血供丰富,一般5—7天即可良好愈合,而疤痕软化后几乎看不出来。但若脓肿严重、破裂不规则或就医过晚,留疤风险会显著增加。
周自强主任再次提醒:麦粒肿虽小,但不容忽视!节日期间更要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必要时果断手术,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双节同庆,在享受欢乐时光的同时,别忘了也给眼睛多一点关爱。规律作息、清淡饮食、认真清洁、适度用眼,愿大家都能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