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亿美债还不起,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为此不惜自曝家丑

前言

截至今年7月,美国欠下的债务已经飙到36.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到什么程度?相当于好几个德国一年的经济总量,光每年还利息就要9210亿,够一个加拿大折腾一整年。

作者-彤

面对这座债务大山,号称"史上最伟大总统"的特朗普彻底急了。从炒掉统计局长到篡改就业数据,从死磕美联储到推出"耍赖协议",招招都是险棋。

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美国总统,怎么会被逼到自毁招牌的绝路?当连自己的政府数据都不可信时,还有谁敢相信美国能还得起这笔天文数字

半年涨3万亿,连火箭都没这么快:美国债务到底有多吓人

半年时间,美国国债从33万亿蹿到36.3万亿,这速度比火箭还快。

说起来你可能没概念,36万亿到底是个什么数字?如果摞成百元美钞,能绕地球几十圈。

更直观点说,就是每个美国人头上背着11万美元的债,包括刚出生的婴儿。一个四口之家,光债务就有44万美元,比大多数人的房子还贵。

最要命的是增长速度。2024年底还是33万亿,短短半年就暴涨3万亿

这什么概念?平均每天增加160亿美元。

你晚上睡一觉醒来,美国又多欠了160亿。这速度,连印钞机都得累坏。

更悲催的是,这钱不是白借的。每年光还利息就要掏出9210亿美元,占政府总支出的17%。

什么概念?这笔利息够买下整个加拿大一年的经济产出。

就为了还利息,美国政府每年要拿出近万亿美元

这钱本来可以修桥铺路,可以投资教育,可以改善民生,现在全部用来还债。

更可怕的是,按照这个增长速度,预计2026年美债将冲破38万亿大关

到那时候,利息支出可能超过1.3万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全年的国防开支也就8000多亿,还债的钱比打仗的钱还多。

跟全世界一比,美国这债务简直离谱。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77%,德国59%,美国已经飙到122%

就连当年债务危机的希腊,最高也就177%。美国虽然还没到那个地步,但增长速度比希腊当年还猛。

看到这个增长曲线,任何一个做过生意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借钱,这是在玩命。

从省钱到赚钱再到耍赖:特朗普的"绝招"为啥全都翻车

钱不够用怎么办?特朗普想了四个招,结果招招都碰壁。

第一招是节流,说白了就是省钱。他搞了个"政府效率委员会",让马斯克来牵头。

委员会提的方案看着都挺对路:少花点军费、砍点社会福利、取消给大公司的税收优惠。听起来很美好,做起来难如登天。

军费后面站着的是军工集团,国会里谁也不敢得罪。那些军火商在华盛顿的势力有多大?

随便一个国防订单就是几百亿,养活几十万工人。

社会福利更是碰不得,牵扯到上千万老百姓的饭碗。谁敢动这块蛋糕,下次选举就等着被选民教做人。

至于那些拿税收优惠的大公司,个个都是特朗普的金主。得罪了金主,竞选资金从哪来?

最后,这个委员会只能在买办公用品、报销差旅费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上抠搜。

省下的钱跟36万亿的债务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没多久,马斯克撂挑子不干了。

省钱的路堵死了,特朗普就想办法挣钱。这就是第二招:开源

今年4月,他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一招——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关税

他想得很美:关税一加,外国货进不来,自家的工厂就能活,贸易逆差也能降下来。

于是,他找了日本、欧盟、韩国这些盟友谈。虽然人家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谁都没真当回事。

最坚决的当属中国。特朗普这边刚宣布加税,中国商务部那边就列出了反制清单

大豆、牛肉、汽车,招招都打在美国的七寸上。中国的工厂也没闲着,搬到越南、马来西亚,换个地方照样生产。

同时,中国还跟欧洲、东南亚做起了更多生意,压根不依赖美国市场。

贸易战打了三个月,白宫发现不对劲。贸易逆差没见小,自家超市里的东西倒越来越贵。

中西部农民的仓库里,大豆小麦堆成了山,就是卖不出去。

中国带头扛住了,其他国家也有样学样。印度不肯降关税,加拿大照收自己的数字服务税

巴西总统卢拉干脆骂特朗普是"经济恐怖分子"。这一通折腾下来,钱一分没挣到,还把全世界都给得罪了。

总统亲自下场造假数据:当面子都不要了,里子还能剩什么

眼看两张常规牌都失灵了,特朗普把目光转向国内,盯上了美联储

美联储手里有7.5万亿美元的国债,特朗普觉得只要让它降息,政府每年就能省下几千亿美元的利息。

利率要是能降一个点,就能省出3600亿美元。这笔钱够解决多少问题?

说干就干,从4月起,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天天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他"又迟又错"。

还扬言要开除他。4月18日,他签了份行政令,想把证券监管权收到白宫手里。

7月16日,他又拿美联储大楼装修超支说事,指控鲍威尔渎职,想把他轰下台。

7月24日,这场戏演到了高潮。特朗普直接跑到美联储总部,当着所有记者的面走到鲍威尔背后。

一边拍他后背一边说:"我希望你能降息,不然我还能说啥?"记者们都笑了,鲍威尔的表情却非常尴尬。

但鲍威尔硬是扛住了。7月30日,美联储宣布,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理由很充分:6月份物价涨了2.7%,超了2%的目标,总统的关税政策又在推高物价。

这时候降息等于火上浇油。这个决定让特朗普彻底恼了。

他发现,骂也骂了,威胁也威胁了,对这个受法律保护的独立机构根本没用。

两天后的8月1日,他出了个狠招。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爆料,指控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弗"伪造就业数据"。

说她是为了帮民主党。当天,麦肯塔弗就被解雇了。

更惊人的是,几个小时后,新上任的代理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就发布了一份"修改后"的数据。

5月份新增的就业岗位,从14.4万直接砍到1.9万。6月份的数据,也从14.7万降到1.4万。

这等于公开承认,过去两个月美国八成的新增就业都是假的。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总统公开承认政府数据是假的。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特朗普不惜毁掉自己政府数据的信誉,就是想告诉所有人:美国经济已经不行了,美联储必须降息。

但这招"自曝家丑"的后果比他想象的还严重。全世界都震惊了:连自己的数据都不可信,还怎么相信美国?

更要命的是,国际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中国连续18个月减持美债,从1.3万亿降到7572亿美元。

日本、英国这些传统盟友也在悄悄抛售。沙特阿拉伯更是直接减持15%,转投中国国债和黄金储备。

当全世界都开始质疑美国的诚信时,这场危机就不再是简单的债务问题,而是信用危机了。

美元霸权的黄昏:一个时代正在悄悄落幕

说起来,这场债务危机可能正在改写历史。

就像当年英镑让位给美元,现在轮到美元让路了。只不过这次的变化更加复杂,也更加深刻。

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习惯于将美国国债视为最安全的避险资产,就像把钱存在最可靠的银行里。

但现在,全球的债主们正在用行动投出不信任票。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趋势。

数据很说明问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从巅峰时期的70%降到了58%。

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占比升到了13%,欧元、日元、英镑也在分食美元的份额。

这种变化背后,是各国对风险分散的理性选择。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表现得异常清醒。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没有选择硬碰硬。

而是在压力下加速自身经济体系的独立与多元化。把部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和更多国家做生意,分散风险。加强金融监管,防止热钱冲击。

重点发展国内市场,大力投入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虽然短期会受些损失,但从长远看,中国正在建立更独立的经济体系。

这种定力和智慧,在当前的混乱局面中显得格外珍贵。而美国呢?

特朗普现在进退两难。贸易战压不服世界各国,美联储又不听指挥,国内开支减不下来。

他原想用强硬手段快速解决问题,结果全都碰了钉子。美国媒体形容这是"特朗普的三连败"。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国靠借债和美元特权过日子的模式越来越难维持。

当年建立这套体系时,美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接近一半,现在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但美元的霸权地位却没有相应调整,这种不匹配必然导致矛盾。

高盛的分析师预测,2026年将出现美债收益率倒挂,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

穆迪的报告更直接,认为美债危机将导致全球GDP下降2.5%到3.8%。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数据模型的科学预测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这场债务危机可能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多极化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在上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加速。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酝酿,新的贸易规则正在探索。

这个变化对每个中国人都有深远意义。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到来。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坚持与智慧,将在全球新秩序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结语

说到底,美国真正的危机不是欠了多少钱,而是连自己的信用都开始怀疑了。当一个国家的总统都开始造假数据时,谁还敢相信它的承诺?

这场危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元独霸天下的日子正在倒计时,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国的定力和智慧,在这个历史转折中显得格外珍贵。

面对这样的变局,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你怎么看这场美债危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家丑   债主   美国   美元   鲍威尔   债务   中国   数据   危机   利息   关税   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