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国足可赢苏超10个球,说不会的是球盲,业余和专业差距如此

近日,苏超热度不减屡屡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而国足因为再度无缘世界杯,并且被打破对战印尼的“不败金身”被人诟病。

苏超凭借“十三太保”、“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梗出圈后,观赛人数屡创新高。

7月5日,被称为“苏超德比”的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上演现场共有60396名观众,再破“苏超”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有苏超球迷直言:“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五大联赛”

苏超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强”,不仅在流量、口碑上超过了国足,同时也迎来了更多的赞助商,还有网友表示未来会有职业队员加入苏超,进一步威胁到国足的地位。

目前来看,苏超的赞助商体系已经很庞大,涵盖了总冠名商、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以及各赛区本地化合作品牌等等。

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江苏银行(总冠名商);京东、理想、肯德基、海澜之家(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康师傅、中兴、伊利、途虎(官方赞助商);小米、雀巢(官方供应商);悦达起亚、美团、青岛啤酒(赛区赞助商)。

这些赞助商正在助力苏超向“流量-消费-文化”三位一体的商业平台转化。

更为有意思的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力挺。

泰州队20岁小将巴特直接来了一个“倒挂金钩”,足球划出优美的弧线破网。人民日报认证为“世界级”,新华社推文助力其冲上全国热搜,B站体育区都在狂剪慢动作。

苏超虽然没有国足“正统”,球员也没有国足赚得多、吃的好,但是却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两大顶级官媒的认可,真是可喜可贺。

6月30日据,新华社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一则饶有趣味的对比视频,将苏超赛事与国足赛事中的场景进行对照呈现。视频中,一边是吴曦在对阵越南队时那备受争议的“躲球”镜头;另一边则是苏超联赛球员用面门挡球的震撼画面。

新华社为该视频精心配文:“这一脚堪称优秀的凌空抽射,使得这两位球员,一位愤懑难平,气了整整一个晚上;一位疼痛难忍,也煎熬了一整晚。”

再回想起国足输球时球迷们的愤慨,大骂“解散国足”。

上海《新民晚报》发表评论:四年之后又四年,放在影视剧里,中国男足这种不停浪费仰慕者青春的行为,是十足的“渣男”无疑。

西班牙媒体称:14亿人口中,竟然找不到23位能够晋级世界杯的球员,真是怪事!

韩媒“Starnews”发文称:“简直是奇耻大辱,中国队再次败走世界杯预选赛。

这一系列的“侮辱”,终于让知名足球评论员、节目主持人、媒体评论人——“董路”恼羞成怒了!

董路先是回怼了“苏超可能代替中超”的言论,称这种言论完全是在痴人说梦,根本不了解中超和苏超的差距。

之后又解释“吴曦躲球”,称吴曦之前在比赛多次重伤骨折,鼻梁骨也骨折过,因此才会在比赛中下意识地躲避来球。

董路还称苏超球员并非用脸去挡球,而是球离太近躲不开,其实是球打脸。

并强调“拿苏超球员拉踩吴曦是无稽之谈”。

很快董路就受到了网友的指责,称董路是在睁眼说瞎话,见到球去躲就是缺乏职业精神,而苏超却在尽力去争夺每一个球权。

董路也不惯着,在直播间说:“国足能赢苏超南京队十个球以上,你说不可能是吧,那你是真的不懂球。国足赢这种球队十个球非常正常,业余和职业的差距就那么大,我就这么说它们的差距和拜仁与奥克兰城差不多。”

一番言论直接把董路送上热搜,陷入了争议中。

董路解说足球还是很有一套的,1996年就开始主持足球节目,在2006年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个人博客浏览量超1000万的足球记者》,还在08年奥运会期间担任北京卫视《奥运特别节目》嘉宾主持。

并先后在乐视体育、PPTV聚力体育、咪咕体育解说足球赛事。

可以说在体育赛事尤其是足球节目中,还是很有实力的,他所说的苏超必过不国足或许也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上来就说赢10个球多少夸张了,最关键的国足给球迷带来了什么?几乎都是负面影响。而苏超的拼搏与努力确实让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

职业与草根、高薪与情怀、官僚化与民间活力的对比,在此刻被具象化了。

2022年世预赛国足对战越南,队长吴曦面对传中球时低头躲球,导致对方头球破门。类似行为在国足比赛中多次出现,如徐新背手躲球。

而2025年苏超盐城vs镇江比赛中,镇江球员黄玮鸿面对近距离爆射,双手背后(防手球)用面部挡球,痛苦倒地仍坚持比赛。赛后他表示:“身后就是球门,必须封住角度”。

专业球队,代表国家去打比赛,毫无拼搏精神,缺乏国家荣誉感。反观苏超球员,很多是外卖员、教师、菜贩,月薪不过4000元,在赛场上不顾自身受伤努力拼搏,争抢。

这种精神下,谁敢说苏超不行,又有谁会说一直输球的国足能行?

不错足球是讲究经济水平和专业实力,但是你就专业到世预赛0-1负印尼,打破68年来不败印尼的金身记录,专业到70年来进过1次世界杯决赛,还未进1个球?

苏超是业余,没有职业球员,但战术灵活,出现倒勾、马赛回旋等高光动作,被网友调侃“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

虽然董路认为国足再弱也是职业队,能赢苏超10球以上,业余队根本无法撼动专业队。但是,如果苏超成立一支专业球队,训练几年后,国足有几成把握能赢苏超专业球队呢?

一支个个拿着几百年薪的球员,海参当土豆吃,出现联赛腐败,难怪让球迷寒心。苏超出身草根,勇于拼搏,不就是十几亿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吗?

高薪拿着,海参吃着,球赢不了,情绪价值也给不了,这样的球队留着干嘛?说你一句,还急了,说踢苏超10个球。

那既然如此,就让国足和苏超踢一次,让全国人民见证一下!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体育   差距   专业   苏超   球员   新华社   赞助商   足球   印尼   人民日报   职业   球队   官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