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轻松的人,都学会了适度自私

原创 十点签约作者 十点读书

2025年09月21日 18:30 山东

十点读书雅君

将在09月24日 19:00 直播

预约

中式美学|品质服饰,秋冬衣橱焕新

十点读书雅君

将在09月25日 19:00 直播

预约

品质真丝/羊毛服饰,秋冬上新季!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童童朗读音频

活得轻松的人,都学会了适度自私,十点读书,11分钟


前几天好友小聚,老杨眼袋浮肿、鬓角泛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们差点儿没认出他来。


一开口,他就有倒不完的酸水——


辅导孩子作业血压飙升、既要加班又要给老人陪床分身乏术、遇上事没有一个人能帮忙……


总觉得自己是顶梁柱,得有个好体格扛住,想跑步结果膝盖先报了警。


再看同龄的老李,眼角有笑纹却不见疲态。


说起上个月,他放下一切事务独自去青海湖骑行,兴奋得就像个小伙子。


我们嘴上笑骂老李自私、不着调,心里却五味杂陈。


是啊,中年人的焦虑,说到底不是责任太重,而是忘了自己也有说“不”的权利。




前段时间,杭州35岁程序员吴先生的报道令人揪心。


他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15天,在ICU躺了28天。


从瘫痪在床到会走路,用了1个月时间,再到走好路又用了1个月。


平时,吴先生工作非常忙,有时每天只能睡两小时,凌晨一两点睡是常态。


后来,他的身体恢复了约70%,但可能没办法完全康复了,不得不放弃重返岗位的想法。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竞争潮流中加速奔跑,在疲惫的边缘挣扎。


似乎只有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


可你别忘了,人非全知全能,生命自有边界。


就算有雄鹰的能力,也要学麻雀的智慧,懂得示弱和退让,拥抱生命的有限性。


感到累了,不妨用这几个方法调节:


1.接纳自己的局限性


帮同事做PPT,你绞尽脑汁累到秃顶,成果却遭到嫌弃?


不如直接妥协。


学会示弱,把“我尽力”换成“我不行”。


允许自己有局限性,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够好。


在棘手的事情上放手,用坦然的心态替代冷酷的苛求。


2.用“二八法则”替代“全能思维”


二八法则指出,80%的成果往往来自20%的关键努力。


中年后,身体机能悄然变化,精力分配捉襟见肘。


你要主动取舍,不能“既要”“又要”。


工作中,只需聚焦核心问题,而不是包揽所有琐事;


生活中,优先满足重要需求,没必要追求面面俱到。


把事情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既能提升效率,又能缓解压力。



3.允许自己偶尔失败


成长型思维强调,失败并不是个人缺陷,而是改进的机会。


不如放下零失误的执念,设定可接受的错误阈值,允许意外出现。


在计划中,明确“最低可行结果”,给心理创造弹性空间;


在执行时,预留缓冲时间,接受部分环节的延迟和变化;


意外出现时,思考如何优化下一步,通过迭代完善方法。




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大家都在忙着社交?


周末要赶两三场聚会,通讯录好友有好几千人。


但真正可以说心里话的人,一个都找不到。


中年社交最大的谎言,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张德芬空间看到来访者淼淼的描述,很有同感。


表面上,她过得忙碌又丰富,实际上很孤独。


每次朋友跟她吐槽,她都耐心倾听,帮着出主意。


可当自己遇到烦心事时,却得不到一丝关心。


许久不见的亲戚托她找工作,她帮着到处打听,欠了一大堆人情债。


工作安排好了,亲戚又人间蒸发了。


紧密社交,并没有给她带来充实的联结感,反而给了她沉重的空虚感。



冯唐说得很通透:


没事不要和任何人搅和在一起,什么聚会什么闲聊,能免就免,能推就推,聊多了生是非,聚多了惹麻烦。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社交节能模式”,就像手机开省电模式可以多续航一样,减少无效社交能够更轻松地生活。


可以这样尝试:


1.精减关系,把人际圈分层


有些关系,就像过期的食物,留着占空间,用起来还可能伤人。


不如列个清单,重新定义你的人脉关系。划分出:核心层、缓冲层和绝缘层。


看看目前的人际关系里,哪些应该升级,哪些必须清理。


靠近给你正能量的人,对那些消耗型关系直接设置"消息免打扰"。


2.设置限度,保护自我能量


作家浮石在《青瓷》中写道:“适度是药,过度是毒。”


真正值得维护的关系,会在互动中体现出对等性。


那些单方面付出、只接收负面情绪的关系,如同能量黑洞,不断吸走我们的热情与快乐。


果断启用止损模式,减少互动频率,避免因过度讨好而透支精力。



3.学会独处,试着享受孤独


人到中年,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难题。


你指望不了任何人,只能自己陪伴自己、疗愈自己。


试着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冥想、旅游、健身……


在独处中品味生活、丰盈自己。


不慌不忙过好自己的日子,即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知乎上看到一个扎心提问:


为什么你对一个人越好,那个人反而越反感?


有个回答一语中的:


做得太多,会让人有压抑感,不自觉地与你保持距离。


你为他人拼尽全力,说不定他还吹毛求疵。



想起小区的赵姐,她对老公孩子的关心面面俱到。


每天5点半起床做早餐,平日事无巨细地照顾,周末还要陪孩子辗转于各个补习班之间。


可儿子却说,看到她就发慌,还把她微信拉黑了。


老公也嫌她烦,让她多找点自己的事去做。


赵姐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掏心掏肺竟换来这样的下场。


上个月,赵姐查出了甲亢,医生开的药里竟有抗抑郁成分。


令人唏嘘不已。


人到中年,要扮演各种角色,很容易被社会观念绑架。


可一味付出,就打破了平衡,弄丢了真实的自我。


无论何时你都要记得,爱自己才是一生最重要的课题。


1.拒绝身份绑架


人到中年,被贴上了太多标签:单位的骨干、父母的依靠、孩子的榜样……


为了迎合社会定义,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和快乐。


不如撕掉标签,痛痛快快做自己。


别总想“我还能为他人做什么”,多想想“怎样才能使我更快乐”。


设立界限,表达立场,胜任不了就直接说“不”,避免过多解释,必要时远离施压者。


2.多关注自身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母亲梅耶,72岁仍活跃在舞台上,是一位出色的模特、企业家、营养师和演说家。


她不仅活出自己,还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喜欢的事物、过喜欢的生活。


半辈子你都在为别人活,后半生要把自个儿还给自个儿。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多关注自己、投入自己,在感兴趣的领域,感受愉悦和满足。



3.学会“偷能量”


中年人天天被各种琐事追着跑,哪有完整的空闲时间?


只能在生活的缝隙里,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晨起提前十分钟,散散步看会儿晨光;


午休放下手机,闭眼养神听首老歌;


晚归路上放空大脑,看看万家灯火。


利用好碎片时间忙里偷闲,给疲惫的自己补充点元气,就像给高速运转的机器上油,又能续航一段里程。




很认同一句话:


想要过得轻松,除了保持该有的善良,还要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自私,没必要所有事情都太过关心。


“适度自私”,才是中年人最清醒的自渡。


卸下全能重负,在有限中寻求满足;


精简人际关系,在独处中确认价值;


拒绝工具化生存,在本真中重获自由。


要知道,这世上除了“必须”,还有许多精彩等着你。


你最该疼的人,应该是你自己!


点个

,人生后半场,愿你能轻装上阵,获得更真实的轻松、更自足的安宁。





作者 | 徐小栩

主播 | 童童,公众号:童童陪你读书,微信视频号:童童陪你读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时尚   自私   轻松   社交   关系   人到中年   能量   中年人   孩子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