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刚到美国,特朗普就给他当头一棒,杜特尔特等来翻盘机会

马科斯人还没在白宫落座,特朗普的“见面礼”就先到了:菲律宾商品的关税从原本的17%一下子加到20%,而且这次加税还不是小范围试探,是定在了8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就意味着马科斯这次来美国,必须得在一周内给菲律宾的经济找一个“减压阀”。否则,菲国的出口商、投资人、股市,全得跟着吃苦头。



从目前曝光的备忘录来看,菲律宾已经准备好了“投诚”姿态:大豆小麦年年进口、基础设施矿产给美国公司“特殊准入”,甚至还准备对美国商品大规模减税。一句话:菲律宾这次是来献诚意的,甚至愿意牺牲自身的部分主权利益,换来特朗普的“开恩”。马科斯本人也在启程前公开喊话,说“菲律宾需要美国,没有他们,我们活不下去”。这话一出,不少菲律宾网民都看不下去了,也有人直言他是“从殖民地走到附庸国”。


可更难看的还在后面,这次马科斯刚落地,连一个美国内阁部长都没来接机——一国总统来访,只见两位驻外大使在机场站台,场面别说热烈,连“应付”都算不上。这不仅说明马科斯在美国眼里没什么地位,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的态度:你愿意来谈,我看心情给不给筹码,但你没资格要求我热情接待。


紧接着在双边会谈中,马科斯试图将贸易与防务捆绑,让美国明白“你要我配合你的南海战略,就得给我实惠”。但特朗普政府的表态很清晰:别谈捆绑,关税就是关税,安全就是安全,谈不拢你也得承受。这让马科斯彻底陷入了被动,谈也难,不谈也难,妥协了国内要骂,强硬了美国就真加税。



就在这关键时刻,马科斯的家门口也起火了——杜特尔特那边传来了“大消息”。我们知道,菲国政坛一向是“家族政治”的天下,而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家族的恩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于是这一次,马科斯刚要靠向美国,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就打出反击,用一纸法案反制当前政府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合作行动。可以说,《杜特尔特法案》的推出,不仅意在保住杜特尔特本人,更是借机动摇马科斯的政治根基。


这其中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那就是这法案的提出者,正是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由此来说,这一刀不只是家族矛盾的体现,更是对马科斯亲美路线的公然反对。法案一旦通过,协助引渡杜特尔特的人员,最高可判20年监禁,直接堵死了马科斯配合ICC的道路。这一举动背后的信号很清楚:杜特尔特家族准备绝地翻盘,马科斯要么认输,要么就得硬碰硬。


此外,杜特尔特还有一个翻盘的利好因素,那就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主导的“国际调解院”的崛起,正逐步挑战西方的司法垄断。倘若ICC的压力逐步被稀释,杜特尔特未来借由“程序问题”出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对老杜而言,这或许是“被西方围猎”局面下的一线生机。



从整个态势看,外有美方冷处理,内有杜特尔特家族虎视眈眈,马科斯的处境越来越像“跛脚总统”。中期选举中,他的阵营只拿下6席,民意支持率下滑,民众对他“唯美是从”的政策也开始反感。社交平台上,不少网民称他“跪着去美国,回来还得磕头谢恩”,这种形象对一个总统而言,是灾难性的。


至于他为何执意深绑美国,原因也不难理解,其就是怕一旦对华缓和,国内亲美势力和军方可能首先造反,这种政治绑架让他根本不敢真正转向。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美国正在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特朗普政府明显更关注“贸易平衡”而不是“军事同盟”。


马科斯对此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破。毕竟他若公开承认菲律宾只是棋子,军方就可能倒戈,杜特尔特阵营更会趁势翻盘。如今的局势,对他来说是一场“三重风暴”:经济上被特朗普敲打、外交上被东西方夹击、政治上被杜特尔特追杀。所以,接下来菲律宾局势很可能会进入一个临界状态:如果伊梅的法案在国会过关,马科斯必须在“签字妥协”与“否决引爆危机”之间二选一,而杜特尔特女儿莎拉的副总统身份,也注定了她随时能发动街头政治,把局势搅得更乱。



总之,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政治风暴,已经不只是美菲谈判破裂那么简单,它撕开了菲律宾对外依赖的伤口,也暴露出这个国家在中美博弈中摇摆不定的真实处境。而杜特尔特,就像一个等待出手的老将,一旦马科斯露出疲态,他就有可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菲律宾站在了一个岔路口上,但这一次,左右摇摆恐怕已无退路,就看马科斯接下来要如何选择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美国   机会   菲律宾   法案   家族   关税   政治   局势   总统   军方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