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自断命根!逼供应商1年剔除中国制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特斯拉要搞供应链“去中化”了。

那个在中国30秒就能攒出一辆车、靠着中国供应链把成本压到全球最低的马斯克,突然要求供应商在美国生产时排除所有中国制造零部件,还放话一两年之内全换掉。

特斯拉上海工厂95%的零部件都在本地采购,签了400多家中国一级供应商,其中60多家已经融入它的全球供应体系。现在说不要就不要。

这次,特斯拉坑的不是消费者,是它自己。

一辆特斯拉里到底有多少中国造的东西?

电池包、电控系统、电机、充电桩、摄像头模组、内饰件、铝合金轮毂、玻璃、轮胎、甚至那个标志性的大屏幕支架。

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不是便宜,是应有尽有。

你今天有个新点子,明天图纸就能变成零件,后天就装上车。这种响应速度,美国供应商连尾灯都看不见。

现在特斯拉要在一两年内把这些全换掉,相当于让习惯了外卖的都市白领突然自己种地,不是不行,是得饿死好几回。

通用汽车已经打了个样。通用要求供应商在2027年前把中国零部件“清零”,结果它在中国市场销量直接跌到冰点。

特斯拉跟着学,结局只会更糟。通用好歹还有本土供应链基础,特斯拉从零开始建,成本得翻着跟头往上窜。

你以为在美国卖的特斯拉凭什么比中国贵好几万?关税是一部分,供应链成本才是大头。

现在它要主动放弃最优解,去拥抱更贵的次优解,最后这差价谁掏?还不是美国消费者。

很多人说是为了规避关税风险,特朗普把电动车关税提到100%,电池材料60%-80%。况且马斯克还管着SpaceX和星链,不配合“去中化”,政府订单怕是要黄。

这理由听着挺像回事,但站不住脚。

宁德时代早就找到了中间路线,把电芯出口到墨西哥,在当地组装成电池包,再低关税进美国。这叫“曲线救国”,成熟企业的常规操作。

特斯拉真要为成本考虑,学这招就行,何必搞“完全非中国化”这种极端操作?

况且,美国汽车供应商协会自己都承认,根本找不到中国供应链的完整替代者。要么产能不够,要么成本高得离谱,要么技术差着代际。

那大概率是马斯克在拿特斯拉的商业利益,换他其他公司的政治安全。

特斯拉是上市公司,要对股东负责,但SpaceX和星链需要美国政府订单和FSD上路许可。中美贸易关系不算稳定,汽车行业又被纳入国家安全审查,马斯克不表态,他在华盛顿的关系网就得崩。

所以特斯拉成了投名状。

特斯拉在中国能30秒造一辆车,能便宜好几万卖,能靠中国供应链卷死全球对手。

现在它要亲手拆掉这台印钞机,去换一张“政治正确”的通行证。通用汽车已经证明,这条路走不通。特斯拉偏要走,那不是勇敢,是赌徒心态,赌美国政策不会变,赌消费者愿意买单,赌中国供应链离不开它。

很遗憾,这些赌注,一个都靠不住。

中国的供应链,离了特斯拉照样转。特斯拉以为自己不可替代,其实在中国供应商眼里,它不过是个付款还算及时的大客户而已。

客户可以换,但供应链的生态位,谁也抢不走。

马斯克是个精明的商人。商人最懂趋利避害,但当政治压力超过商业理性,他选择的不是对抗,是妥协。妥协的代价,由特斯拉承担,由股东买单,由美国消费者消化。

至于中国供应商?最多掉层皮,骨头硬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命根   供应商   特斯拉   中国   美国   关税   成本   消费者   零部件   电池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