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首长在一村民家连吃了三碗面,29年后才知他是毛主席

1935年是个不太平的年份,那时候中国工农红军正拖着疲惫的身子,在枪林弹雨里搞长征。

从南边一直跋山涉水到北边,饿了啃树皮,渴了喝河水,愣是凭着一口气撑到了陕北。

那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摸到了陕西吴起镇附近,这地方黄土漫天,风沙大得很,庄稼长得也不咋样,可对红军来说,能喘口气就算天堂了。

吴起镇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上头,穷得叮当响,村民一年到头也就吃点杂粮糊口。

红军到的时候,战士们个个面黄肌瘦,衣服破得跟叫花子似的,鞋子都磨穿了底。

可这支队伍不一样,他们不是来抢粮食的,而是来救穷人的。吴起镇的老乡们听说红军来了,心里既好奇又高兴。

就在吴起镇边上的张湾子村,住着一户姓张的庄稼人,户主张廷杰,家里不算宽裕,窑洞里住着老婆和四个娃,日子紧巴巴的,但人老实厚道。

那天是1935年10月的一个下午,张廷杰正在院子里拾掇东西,村里突然热闹起来。

他伸头一看,远处灰蒙蒙的土路上,走来一大群穿灰军服的人,肩膀上扛着枪,头上戴着八角帽,走得虽慢,但步子齐整。

张湾子村不大,几十户人家挤在黄土坡上,窑洞挨着窑洞,家家户户都差不多穷。

张廷杰没啥文化,但听村里人说过,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仗是为了让大家有饭吃有地种。

他没多想,赶紧跑出去招呼红军,说家里有地方,能歇脚。

红军里几个管事的见他这么热心,也挺感动,就带着队伍进了村。

张廷杰家有几孔窑洞,平时一家人挤着住,条件简陋得很。红军一来,他立马让孩子们挪地方,把窑洞腾出来。

家里没啥好东西,就拿些干草铺地上,烧点热水给战士们洗洗脸。

他老婆也忙开了,翻出缸里藏的中秋节留下的羊肉臊子,准备给红军做顿像样的饭。

那年月,羊肉可是稀罕货,平时自家都舍不得吃。

这时候,有个高个子的红军首长带着警卫员进了张廷杰家。

毛主席那年42岁,长征路上风吹日晒,脸黑瘦黑瘦的,但眼睛亮得跟刀子似的。

张廷杰不认识他,只觉得这人气场不一般,警卫员对他也挺恭敬,心想肯定是个大人物。

红军进村后,天很快就黑了。张廷杰老婆在灶台前忙活,炒羊肉臊子的时候,香味飘得老远。她煮了一大锅面条,浇上臊子,端给红军吃。

毛主席坐下来,面前摆着碗热气腾腾的面,饿了一天一夜的他,吃得特别香。张廷杰看着这首长吃得这么带劲,心里也高兴,觉得自家的面总算没白做。

那天晚上,红军战士们在村里歇下,有的睡窑洞,有的挤院子里,横七竖八地躺着。

张廷杰一家早早睡了,可毛主席跟几个领导人凑在油灯下,摊开地图,商量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吴起镇这地方是个要紧点,红军得在这儿站稳脚跟,还要跟陕北的队伍会合。忙到半夜,灯油烧干了,他们才歇下。

第二天天刚亮,红军就收拾东西准备走。毛主席出门时,跟张廷杰一家打了个招呼,队伍就这么上了路。

张廷杰站在门口瞧着,心里有点舍不得。

红军走后,他发现窑洞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还留了个暖水壶,亮闪闪的,村里可没这玩意儿。他把水壶放炕头,心里热乎乎的。

红军离开张湾子村没几天,就在吴起镇跟陕北红军会师了。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在吴起镇指挥了一场硬仗,叫“切尾巴”战役,把追来的敌人打得满地找牙。

红军站稳了脚,陕北就成了他们的大本营。

后来,长征总算熬到头,吴起镇也因为这事出了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张湾子村的老乡们听说天翻地覆,分了地,日子好过了点。

时间一晃到了1964年,张瑞生都三十多岁了,在村里种地过日子。

那天他正在劈柴,有个外乡人找上门,说是当年红军的警卫员,问他们家是不是1935年招待过红军。

张瑞生说是,那人指着窑洞说:“毛主席就住这儿,还吃了你们三碗面。”

张瑞生一愣,跑回家,跟老爹一说,张廷杰坐在炕上半天没吭声,眼泪差点掉下来,说:“原来是毛主席啊,怪不得那么有派头。”

知道这事后,张廷杰一家挺激动,可也没到处嚷嚷。张廷杰就跟儿女说:“毛主席给咱们带来了好日子,你们得好好干,别丢人。”

后来,那孔窑洞被定为毛主席故居,村里人把它保护起来。张瑞生还当了保洁员,天天打扫窑洞,擦桌子,保持那模样。

窑洞里啥也没变,小桌子上放着油灯,跟当年一个样。有人来参观,他就讲讲那段事,语气里带着点得意。

新中国成立后,张湾子村慢慢有了起色。搞了合作社,粮食多了,村民还种点山桃,拿去集市卖,挣点零花钱。

张廷杰的几个孩子大了,有的出去打工,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

张廷杰两口子后来走了,可这故事靠张瑞生传了下来。村里家家户户都奔小康了,小孩上学,老人生病有地方看,过去那穷日子算是翻篇了。

那孔窑洞如今成了吴起镇的招牌,全国各地的人都来瞧。说起来,它不光是张家的骄傲,也是红军跟老乡一条心的见证。

那三碗面不值啥钱,可那份情谊不一般。红军跟老乡一条心,才能熬过那段苦日子,最后翻身得解放。

吴起镇如今靠着红色旅游,日子越过越红火。

那孔窑洞立在那儿,像个记号,提醒大家过去是怎么过来的。

长征那段路不好走,可走完了就有了今天。

参考资料

走上长征新途:会师时连吃三碗面的竟是毛主席,半碗炒鸡蛋伴着牺牲团长80年 上观

[1]吴北.吴起镇以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胜利会师地使其地名熠熠生辉[J].中国地名,2014,(02):5-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历史   民家   首长   红军   年后   窑洞   陕北   村里   警卫员   队伍   日子   地方   羊肉   家家户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