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控糖比你想象的简单!

【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说到控糖,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避开甜点、蛋糕这类看得见的甜食。但真正让每日糖分悄悄超标的“隐形杀手”,其实是随手就能打开的各类饮料——奶茶、果汁、特调咖啡、运动饮料……

你以为只是“喝了杯带味儿的水”,身体却在默默扛下一整天的额外负担:血压波动不稳、脸颊突然爆痘、体重莫名飙升、下午犯困没精神……这些看似无关的小毛病,追根溯源,往往都藏在“喝进去的糖”里。 要不要我帮你扩展一份“控糖饮品替换清单”,搭配具体场景让执行更简单?

为什么控糖,应该先从戒掉饮料开始?

常见饮品的含糖量(约值)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成人每日添加糖不超过 25克(6块方糖左右)。

但一杯普通饮料,轻松就能超标。

喝糖比吃糖更容易长胖

这是很多人都忽视的控糖盲区!

吃主食、面包这类含碳水的食物时,我们会细嚼慢咽,身体有足够时间感知饱腹感、消化能量。但饮料里的糖是液体形态,几乎不用经过消化,就能被身体快速吸收入血,这种“闪电式吸收”会给身体带来一连串麻烦。

饮料不“顶饱”,却藏着大量热量。喝一杯含糖饮料,胃基本不会发出饱腹信号,没多久你还是会照常吃饭,但血糖已经悄悄飙升。这相当于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额外摄入了几十甚至上百大卡的热量。

常喝含糖饮料,味蕾的“甜度阈值”会越来越高。原本有点甜的东西会变得“不够味”,结果就是越喝越依赖甜饮,还会忍不住追求更甜的口味,甚至日常饮食也会不自觉偏向高糖、高热量。

比起吃进去的糖,喝进去的糖吸收更快,也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很多人不知不觉变胖,罪魁祸首未必是甜点,恰恰是那一杯杯看似“无害”的饮料。

无糖饮料真的“无糖”吗?

超市里的“无糖饮料”,可不是真的完全不甜,而是指不添加蔗糖等传统糖类。为了保证口感顺口,它们大多会加入阿斯巴甜、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代糖来调味。

控糖为什么要从饮料入手?

因为这是控糖中最容易做、效果最大的一步。不需要改变饮食结构,不需要大幅克制,不会因为饥饿而坚持不住,减少的糖分最直接、最明确,往往一周就能感觉精神、皮肤、体重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戒饮料比戒甜点、戒主食更容易成功。

不喝饮料,我还能喝什么?

想喝点带味道的,可以从这些替换:气泡水(无糖、无添加)/柠檬水/橙片水/绿茶、乌龙、红茶/黑咖啡(不加糖)。

戒糖,不需要一步到位,只需试着用一周时间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大多数人在 3—5 天后,就能感到明显变化:更不容易犯困、油腻感减少、皮肤更稳定、体重更容易下降。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小小挑战:让身体重新习惯“不喝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美食   简单   饮料   方糖   身体   甜点   果汁   蔗糖   糖分   体重   主食   含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