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城市新鲜事#
1995年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正在上初二的本厂长去外公家吃晚饭,晚饭前照例是我的“课外阅读”时间,因为外公作为副局级的离休干部,是有权订阅《参考消息》、《红岩春秋》、《文史精华》这类报刊和杂志的。
当本厂长拿起一份当天刚刚送到的《文史精华》翻看时,突然看到了一篇署着外公“梁佐华”大名的文章——《陆军中将血洒台湾》,文章开头有一张照片,下面标注为“国民党中将吴石”。
1995年1月期《文史精华》上刊登的外公写的纪念吴石将军的《陆军中将血洒台湾》
出于好奇,我拿着这本杂志问外公:“外公,这个吴石您认识?”
时年已经86岁,正在用放大镜看报的外公看了我一眼,然后摇摇头,“不认识,我们连面都没见过,或者说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我又问:“那您怎么写纪念吴石的文章呢?”
外公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外公的话本来就不多,他不愿意讲,那我也没多问,一目十行的看完文章后就去看别的了。
……
2002年9月,外公在瑞金医院干部病房安然去世,享年93岁。此时已经上大三的本厂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外公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四川、重庆早期地下党(四川省委和川东特委)的建立有他的份,刘昌义在上海率部起义/投诚(部队算投诚,但刘昌义将军本人算起义将领,外公和刘昌义的故事请看本厂长起义还是投降?要讲清楚!上海解放中的刘昌义将军和我外公的故事一文)有他的份,郭汝瑰在宜宾率部起义有他的份——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和民革上海主委厉无畏送的花圈,以及外公遗体上盖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也是对外公这一生的最大肯定。
刘昌义
郭汝瑰
在料理外公后事的时候,我留下了外公全部的手稿,从中了解到外公是个交际非常广的人,和众多在中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有交集:
比如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他是外公的革命导师和引路人;
刘伯承——两人在泸州起义的时候就已经结识;
陈纳德/陈香梅夫妇——外公在上海当工矿银行经理的时候他们是外公的理财客户,外公当时上下班乘坐的“斯蒂庞克”轿车(就是《潜伏》里站长嘴里“就是陈纳德坐的那种”)就是陈纳德所赠;
李济深——他可以算是外公在民革里的最高领导;
胡厥文——他也是外公在工矿银行的理财客户,还是我外公和外婆的媒人(我外婆的父亲是胡厥文的资方代表);
沙千里——他当时兼任着工矿银行的法律顾问。
恽代英
刘伯承
陈纳德/陈香梅夫妇
李济深
胡厥文
沙千里
……
与此同时,本厂长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吴石此人,是战斗在国民党反动派心脏的级别最高的地下工作者。早在1945年10月吴石就在重庆参加了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宗旨是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主张国共合作,反对蒋介石打内战)。
1948年元月,民革中央在香港成立后,吴石便成为民革骨干分子。解放战争时期,吴石和中共地下党员何遂建立单线联系,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之便向我方提供了大量的国民党军的作战计划、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有力的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崩溃。
吴石与夫人王碧奎、幼子吴健成
身穿中将服的吴石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后,吴石继续在台湾潜伏,以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继续从事地下活动,以“密使一号”的代号通过在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简称“台工委”)继续向大陆方面提供情报,直到“台工委”因叛徒蔡孝乾的出卖而暴露,吴石为了拯救中共华东局特派员朱谌之(她是原海关总税务司丁贵堂的儿媳),冒险为她签发了特别通行证,最终导致自身暴露而在1950年3月1日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副官聂曦上校。
蔡孝乾
1950年6月10日16时30分,吴石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享年56岁。同时就义的还有朱谌之、陈宝仓和聂曦。
就义前的朱谌之
就义前的陈宝仓
就义前的聂曦
回想起外公那广泛的人脉,以及吴石在解放前曾经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从时间段上和外公有一段时间是“同城”的,就算他没有直接和吴石见过面,会不会两个人的“朋友圈”有交集呢?
于是,本厂长又拿起了那本纸页已经有点卷边的1995年1月《文史精华》,第一次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阅读起外公的这篇“遗作”。
文中提到:吴石在上海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居所,而是住在大兴贸易公司总经理、“民联”成员吴长芝的家中,其在上海的活动经费也是由吴长芝承担的,而吴长芝在陕西北路669号的家也成了吴石在上海地下活动的两个秘密联络点中的一个。另一个秘密联络点则是位于南昌路善庆坊10号(今南昌路83弄10号)的“民联”成员吴艺五的家,吴艺五是吴石的福建同乡(吴艺五是长乐人,吴石是闽侯人,两地毗邻,两人算是小老乡)。吴石担任福建省军事厅厅长时,吴艺五时任水上警察局局长,两人共事期间来往密切,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吴石在上海获得的军事情报都是交给吴长芝,由吴长芝亲自送到吴艺五的家,再由吴艺五交给中共南方局常务委员吴克坚,由吴克坚转交给解放军方面。
吴克坚
由于保密措施得当,因此即便经历了“京沪暴动案”,地下民革在南京和上海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之际,这两个联络点始终没有被破坏,安全地存在到上海解放,因此吴石在上海期间的身份被保护得极好,没有引起过丝毫怀疑。
吴石在上海期间通过这条地下交通线向解放军方面提供了国民党军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军事部署、兵力配置、武器配备方面的重要情报,对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解放宁沪杭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解放前夕,吴石没有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军进城,而是前往福州,并在福州解放前夕前往台北,继续执行潜伏任务,直到1950年暴露牺牲。
……
“吴艺五”这个名字让本厂长眼前一亮,因为这个名字在外公的朋友圈中出镜率极高。外婆告诉我:从上海地下民革成立的1948年到反右运动开始前,吴艺五一直是家中的常客——
外公外婆抱着当年只有1岁半的本厂长,照片摄于1983年春
吴艺五是同盟会元老,“民联”创始人,上海地下民革创始人,在地下民革时期就和外公熟识并成为同事,解放后同在上海民革市委工作(吴艺五任上海民革副主任委员,外公任秘书长),为了保护吴石的身份,在吴石赴台后,吴艺五作为吴石的联系人之一被告知绝对不能暴露吴石的身份。但是他在上海解放后和外公讲到地下民革联系起义工作时多次提到:“我们原来的地下民联还有一个人在台湾,现在还是绝对保密的。”
吴石遇害后,由于台湾方面的消息封锁,我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知道吴石已经遇害,直到1951年才通过内线渠道获知吴石的遇害,但华东局依旧将之列为绝密,不予公开。直到1973年,由当年成功策反吴石的已故原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华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及司法部部长何遂(1968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他也是吴石的挚友)的第三子何康通过罗青长向周恩来总理写信申诉,周恩来和当年负责与何遂单线联系的叶剑英力排众议,在报请毛泽东主席批准,于1973年10月29日给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发函,证明“吴石同志为革命光荣牺牲”。
何遂
河南省民政局于1973年11月15日批准吴石为革命烈士,并发给吴石留在大陆的长子吴韶成和女儿吴兰成抚恤金650元。不过,当时刚刚脱离困境(国民党将军的子女)、解决工作问题,自身生活困难的吴韶成和吴兰成将这笔钱作为党费全部上交。
但是,依旧由于保密原因,关于认定吴石是烈士的公文仍旧由密件发出,春节慰问烈属时,吴韶成和吴兰成家也没有当地领导上门慰问,导致吴石的烈士身份虽然认定了,却如同没有认定一样。
为了保住吴石身份的秘密,吴石的好友吴长芝在WG中被造反派殴打,要求其交代和“国民党高官吴石”的关系,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吴长芝咬紧牙关不吐一字——
1976年,吴艺五病危,自知自己时日无多的吴艺五突然要求老伴给外公打电话,说要见老朋友最后一面。要知道两人自从1957年双双被打成右派后为了避嫌就没了来往,尤其是外公在WG中遭受迫害,蒙受不白之冤,在成都被错误关押了七年,两人更是没有机会再见。此时的外公虽然因为“查无实据”被“教育释放”回家,但依然没有恢复工作、恢复待遇,这个时候吴艺五要见外公依然要承担政治风险。
但即便如此,吴艺五依旧执意要见外公最后一面,除了跟这位老友做最后的道别外,还有一事相托。
当两人见面后,瘦的脱了形的吴艺五抓住外公的手,殷切地说:“老梁啊,我有个心事,台湾的这个人你现在知道是谁了吧?”
外公点点头。
“他甘冒生命危险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在大陆、在台湾,他为革命工作,有重大贡献他对革命是有功的,我们不能忘记他。按说他作为烈士,是应该有人给他写纪念文章的,最有这个资格写文章的应该是我,可是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怕是等不到了,所以我想托你一件事……”
……
虽然外公应下了老友临终前的这个嘱托,答应替老友为吴石将军写一篇纪念文章,但当时他的党籍、工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都没解决,要是以“教育释放”的身份为吴石烈士撰文纪念,那将毫无意义,反而是侮辱了烈士。
因此一直到1985年,外公被恢复名誉、恢复工作、恢复待遇、恢复工龄、恢复1949年6月后的党龄,重新回到民革上海市委秘书长一职后。恰好当年在美华人江南所著的《蒋经国传》出版,该书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吴石被害的过程和细节。于是外公认为,以他民革上海市委秘书长的身份为地下民革的烈士吴石写纪念文章,这才是对已故的老友吴艺五的临终嘱托的最好的交代。
为写此文,外公仔细阅读了吴艺五留给他的有关吴石在上海期间的地下斗争的经历记载,又通过上海市委组织部给河南省委组织部和北京市委组织部去函,对吴石的长子吴韶成(时任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长女吴兰成(供职于北京医学院)进行书面采访(通过组织部将问题寄过去,再将答复寄回)。
在大量准备工作做好后,外公于1993年动笔,几易其稿后于1994年写成《陆军中将血洒台湾》一文。就在这一年,吴石烈士的遗骨回归大陆,和夫人王碧奎合葬于北京郊外的福田公墓,和好友何遂的墓地相邻。
吴石将军墓
当年年底,外公将此文投稿给《文史精华》杂志,最终在1995年第一期发表,成为当时中国大陆第一篇纪念吴石烈士的纪念文章。
文章末尾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吴石是秘密战线上的英雄,他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榜样。”
这句话,由既是中共党员、又是民革党员、又为秘密战线奋战了前半生的外公的笔下写出来,真是无比贴切。同时这既是对虽然素未谋面,但依旧可以称为“同志”的吴石将军的纪念,也是对去世老友吴艺五的千金一诺,也是我的外公梁佐华同志一生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品格的写照。
因此,在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和《沉默的荣耀》中看到吴石将军的形象,我会比别人更多一份亲切感,因为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他是我外公的同志,即便他们素昧平生”。
《换了人间》中许文广饰演的吴石将军
《沉默的荣耀》中于和伟扮演的吴石将军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