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对于中年妈妈来说,什么事最扎心?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有些心酸:
“中年妈妈最扎心的,是费心费力几十年,照顾好了家庭,养育好了孩子,唯独把自己活得无比廉价感,最后惹来了所有人的嫌弃。
以前看到“廉价感”这个词,还嗤之以鼻,觉得对妈妈过于苛责。
可现在仔细想想:
“廉价感”背后的本质是,妈妈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妈妈为了家庭、孩子付出许多,却很少关注自己,忽视了自己。
原来这就是“廉价感”妈妈,希望你1条都不占。
1.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啃着孩子剩下的芒果核,一个人吃剩饭。
现在的物质条件没有那么艰苦,不必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给孩子吃,孩子少吃一块掉不了肉,但可以让孩子学会爱与分享。
2.自我感动式牺牲:凌晨4、5点起床做早饭,结果老公、孩子嫌不好吃。
这属于没苦硬吃,爱家人的同时,别忘了爱自己。
3.对孩子慷慨,对自己抠门:舍得给孩子买2000多的乐高,却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口红。
我见过太多的妈妈,自己抠抠搜搜,对孩子和老公很大方,有什么都先紧着他们,可是换不来尊重。
4.不爱打扮:接送孩子,经常穿着起球的衣服,不修边幅。
先敬罗衣后敬人,我们不去刻意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我们可以穿得干净利索。
稍微收拾一下自己,不去取决别人,自己心情也是好的。
5、过度节省:剩饭、剩菜专业户,新衣收藏穿旧衣。
久而久之,你自己也会忘记自己内心到底喜欢的是什么?
有一天你也会怀疑,自己真的是喜欢吃剩菜、剩饭?真的喜欢穿旧衣服吗?
这份爱其实并不廉价,相反很沉甸甸。只是时间久了,会被家人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忽视感。
母爱有千万种,但我觉得,一定先是自己再是妈妈。
当你活成奢侈品,家人自会珍视;若自贬为廉价品,终将沦为抹布。
一定不能做有廉价感的妈妈,因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妈妈平时贪小便宜、目光短浅,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长大后很难觉得自己配得起这世界。
先爱自己,再爱孩子,这并不代表不爱孩子。
不是说母爱不够伟大,是因为现实中见过太多付出的妈妈,但是被家人“廉价”对待。
甚至时间久了觉得理所当然,妈妈就应该吃剩下的,用剩的,穿旧的……
如果妈妈的所有付出,都被家人珍视那最好。
如果不是,还是希望妈妈先爱自己,也是给孩子做榜样,爱陪家人的同时也要爱自己。
这个道理不只是妈妈,对爸爸,对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适用。
为人子女,我也希望我的妈妈,能够爱家人的同时,也爱自己。
不要一直以家人为先,至少大家都在一个同等重要的水平上,每个人都值得被爱。
现在我都这么做:这个妈妈爱吃,你吃另一个吧。
这么做,我闺女反倒好开心,欣然接受。
比起多吃一口少吃一口,我发现,现在孩子重视的是,心理上的营养。
一个人再爱别人,不是也应该先爱自己吗?
我觉得,没人否定妈妈对家人、对孩子的付出。
可是,如果妈妈长久以来,总是把好的、贵的,留给家人,自己用剩下的已经成为习惯。
以至于当儿女有能力来回报她的时候,她还是会先用坏的,然后把好的放坏,然后继续用坏的。
试问哪个孩子,能心安理得享受母亲的好?对母亲的吃苦视而不见呢?
父母以为这种“吃苦”是对孩子好,但其实,这种负罪感会一直存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所以,咱们看到妈妈的付出,心疼她的付出,才会希望她能先是她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享受她真正喜欢的。
写在最后
因为如果你的家人,也爱妈妈的话,他们也希望妈妈是阳光明媚的,妈妈是辉煌的。
妈妈能自己活成一束耀眼的光芒,家人和孩子也亦能被这束光芒而笼罩着。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