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各大媒体报道,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25日为期一天的来访行程中,谈的十分尴尬,冯德莱恩访华前向我方提出的三个条件,没有得到中方的答应。
而冯德莱恩访华,还是为了参加中欧峰会50周年的会谈,原本这样的峰会是可以达成很多合作的,但冯德莱恩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那么,冯德莱恩到底开出了哪些条件?
冯德莱恩的北京之行,本该是一次修复关系、共谋发展的握手,可她带来的不是橄榄枝,而是三根大棒,这不像来做客,倒像是来收租的,姿态高傲得让人有些恍惚,不知今夕何夕。
第一棒敲向中俄贸易,她指责我们和俄罗斯的正常生意,影响了欧洲的“安全”,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我们选边站队,帮他们一起制裁俄罗斯。
这就让人感觉神奇了,欧洲自己追随美国,把俄罗斯的能源阀门给关了,结果自家工厂停产,民众挨冻,经济被反噬得叫苦不迭,战场上,援助乌克兰的钱和武器扔进去,听到的响声却越来越小。
这股打不赢俄罗斯的邪火没处发泄,竟然想烧到中国身上,中方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中俄贸易是两个主权国家自己的事。
倒是某些欧洲国家,一边要求体谅他们的“安全关切”,一边却跟着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屡屡踩踏中方的红线,这难道不算威胁我们的安全,这种双重标准,谁会买账。
第二棒打向中国制造,她抱怨中国商品“倾销”,冲垮了欧洲市场,还给扣了个“消化过剩产能”的帽子,要求我们少卖点东西给他们,多买点他们的。
这话术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特朗普就是这么对全世界嚷嚷的,没想到,当年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得晕头转向的欧洲,如今自己也把这套捡了起来。
过去几十年,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候他们管这叫“全球化”,现在,中国产业升级了,靠着技术和效率造出了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他们打不过了,就开始抱怨游戏不公平。
这哪是什么公平贸易,这分明是棋盘上输不起,就伸手去掀桌子。
第三棒又对准了稀土,她抱怨我们管制稀土出口,卡了他们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要求我们“全面放开”。
稀土可是工业黄金,是战略命脉,我们搞出口许可制度,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国家安全,出口的大门是开着的,但得按规矩来。
欧洲想要的是不受限制的“特权”,可谁不知道,欧洲防务和安全,早就跟美国捆绑在了一起,今天对欧洲敞开供应,明天这些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不是就会畅通无阻地流进美国的仓库,转过头来,变成卡住我们自己的枷锁。
这种“与虎谋皮”的算盘,我们怎么可能答应,这三板斧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北京这边,毫不含糊全部顶了回去。冯德莱恩这趟东方之行,除了碰一鼻子灰,什么也没捞着。
然而,在北京碰壁,这口气还没喘匀,冯德莱恩就急匆匆飞向了华盛顿。
本以为是去找盟友哭诉求安慰的,没想到却一头扎进了另一个屠宰场,那份与美国签下的新协议,连欧洲自家的媒体都看不下去,惊呼这是“万亿美元的赔款”。
欧盟要默默接受美国商品15%的关税壁垒,而自己对美国商品,却要降到零关税,这还不算完,欧盟承诺向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的能源,还要在美国投资6000亿,外加一笔数额不菲的军火大单。
算下来里里外外,一张超过万亿美元的“账单”,美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这已经是“巨大让步”,关税都从50%降到15%了,你们欧洲该知足了。
这一幕,实在是充满了黑色幽默,在东方想当教师爷,结果被当成了空气,在西方想当盟友,结果被当成了肥羊。
这左右开弓的耳光,彻底打醒了那些还对欧洲抱有幻想的人,它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美国眼里,欧洲从来不是平等的伙伴,而是一枚随时可以调遣,也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里,欧洲一直想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他们总想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能享受美国的安全保护,维持“牢不可破的盟友关系”,又能从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甚至还想利用中美博弈,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两头渔利。
这种拧巴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坚定的战略,他们以为自己是左右逢源的“第三极”,可以居中调停,长袖善舞。
殊不知在中国眼里,他们这种摇摆,是缺乏战略自主的表现,不过是美国指挥棒下的一个高级跟班,而在美国眼里,他们所谓的“战略自主”,更像是一种不听话的任性,需要时常敲打。
结果,他们既没能换来中国的信任,也没能赢得美国的尊重,这种被昔日荣光惯出来的自大,和对现实格局的严重误判,最终把自己推向了进退失据的墙角。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