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电,这种必须沿着电线跑的能量,现在能像手电筒的光一样,隔空飞5.3英里(约8.5公里)了!
最近,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干了件颠覆认知的事:他们用激光把800瓦电力(差不多够烧开两壶水)精准传到了5.3英里外的接收点。这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个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被特斯拉预言过。
从“隔空充电”到“激光输电”:人类追了百年的梦
说起无线输电,就绕不开尼古拉·特斯拉。这位发明了交流电的天才,早在1901年就想在纽约建一座“沃登克里夫塔”,试图用电磁波给全世界无线供电。可惜当时技术跟不上,这个疯狂设想最终成了烂尾楼。
但人类从没放弃。从手机的无线充电板(只能传几厘米),到现在美军玩的激光输电(能飞5.3英里),本质上都是一个梦想:让电摆脱电线的束缚,像光一样自由穿梭。
DARPA的这次突破有多牛?举个例子:他们之前最多只能传230瓦(相当于一盏台灯),距离刚过1英里;现在不仅功率翻了3倍多,距离直接拉长到5.3英里——相当于从天安门广场把电传到北京西站,还能同时带动一台小型冰箱。
激光传电怎么做到的?原理简单到像“用镜子玩光影游戏”
别觉得这技术高深莫测,其实原理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镜子反光”游戏,只不过玩的是能量。
DARPA的核心秘密是一个叫“光功率束接收器”的装置,整个过程分三步:
1. 发“电”:把电能转换成绿色激光(肉眼几乎看不见,但能量超强);
2. 传“电”:激光束像一条无形的“电线”,穿过空气直奔目标;
3. 收“电”:接收端的抛物面镜先“抓住”激光,再通过小孔把光束聚焦到太阳能电池上,最后变回电能。
目前这套系统的效率约20%(传100瓦电,能收到20瓦),听起来不高,但要知道,这可是在空气里传输——就像你隔着大雾用激光笔照远处的靶子,能接住20%的能量已经很不容易了。
战场、灾区、太空… 没电线的世界有多爽?
别以为这只是美军的“黑科技玩具”,它的用处可能颠覆你的想象。
对军队来说,这是“后勤噩梦”的解药。以前在偏远战场给雷达、无人机供电,要么靠卡车拉柴油发电机(目标大、易被攻击),要么铺电缆(费时费力)。现在用激光传电,几公里外的基地就能偷偷给前线“隔空加油”,安全又高效。
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绝境救星”。比如地震后道路中断,电力抢修车进不去?用激光从空中传电,就能先给医院、指挥点供上急用电。偏远山村没拉电线?架个接收器,几十公里外的风电场就能把电送过来。
甚至未来去太空定居,这技术也能派上用场。科学家设想:在月球建太阳能电站,用激光把电传回地球——毕竟太空里没有空气,能量损耗会比在地球低得多。
还缺点啥?效率和距离是两大拦路虎
当然,激光传电现在还不算完美。
最大的问题是效率。20%的转化率意味着大部分能量都浪费了,想给城市供电还不现实。其次是距离和天气:现在5.3英里只是开始,想传得更远,得解决大气干扰(比如雾霾、暴雨会削弱激光)。
DARPA已经在想办法了:比如用多个“中继站”接力传电(像驿站一样一站传一站),或者把接收器架到高空(空气稀薄,激光损耗小)。就像5G信号从“基站少”到“全覆盖”,这些问题迟早会被攻克。
从特斯拉的电磁波幻想到今天的激光输电,人类花了120多年,终于让电迈出了“挣脱电线”的关键一步。或许再过几十年,我们会像现在用WiFi一样用“无线电网”——打开开关,电就从远方飞来,再也不用为拉电线刨马路、架电线杆了。
到那时,回头看看今天5.3英里的纪录,就像我们现在看最早的火车跑不过马车一样——技术的奇迹,总是从“不可思议”开始的。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