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生娃多的省份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当 2024 年全国出生人口 954 万人、出生率 6.77‰的数据公布时,这组较 2023 年分别增加 52 万人、提升 0.38 个千分点的数字,不仅打破了此前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的惯性,更像一缕暖意,照进了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每个家庭幸福的民生领域。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25》中 31 个省份的详细数据,更是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 “中国生育图景”—— 既有西部省份的传统生育活力,也有东部沿海大省的人口红利延续,每一组数据背后,都藏着地域特色、民生需求与政策引导的深层逻辑。

从省份分布来看,2024 年有 14 个省份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 10 个省份出生率达到或超过 8‰,西藏、宁夏、贵州、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占据多数,这一现象与我们对不同地区生育特点的认知高度契合。通常来说,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受传统家庭观念、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生育意愿往往更高。比如西藏,作为全国城镇化率较低的省份之一,当地群众重视家庭、崇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保留较好,再加上当地对生育家庭的政策支持,使得其出生率始终处于全国前列。宁夏、贵州等地也是如此,农村人口占比相对较高,生育文化中对子女数量的期待值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这些省份近年来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养育的后顾之忧,为生育意愿的释放提供了土壤。​

不过,在这 10 个高出生率省份中,广东的存在堪称 “特例”,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 2024 年末城镇化率高达 75.91%,位居全国第四,这样的城镇化水平本应与较低的出生率相关联,但实际情况是,广东去年出生率达 8.89‰,出生人口 113 万人,不仅连续 7 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更连续 5 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 100 万的省份。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的分析,精准点出了广东生育活力的两大核心原因:一方面,广东作为人口流入大省,常住人口总量全国第一,每年都有大量省外青壮年人口涌入,这些流入人口大多处于 25-35 岁的婚育黄金期,直接带动了生育需求的增长。就像在深圳、广州等城市的产业园区里,随处可见年轻的上班族,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城市站稳脚跟后,便会考虑组建家庭、生育子女,成为广东生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广东的地域文化中,粤东潮汕、粤西湛江等地的传统生育观念影响深远,即便近年来整体生育意愿有所下降,但相较于其他地区,这些地方 “多子多福”“重视家族传承” 的观念依然浓厚,许多家庭仍愿意生育两个或以上子女,为广东的高出生率提供了文化支撑。​

从出生人口数量的省份排名来看,2024 年出生人口最多的 10 个省份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广西、贵州、浙江、云南,这十大省份的出生人口合计占全国总量的 58.6%,接近六成。这一数据分布,既体现了人口大省的基数优势,也反映出不同省份在生育政策落实与民生保障上的成效。河南作为传统人口大省,2024 年出生人口 76.2 万人,比上年增加 6.7 万人,出生率提升 0.72 个百分点,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对生育支持政策的持续加码 —— 从延长产假、增加生育补贴,到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建设,一系列举措让更多家庭敢于生育。山东则凭借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的传统,再加上近年来对婴幼儿照护、教育减负等民生问题的重点解决,2024 年出生人口 64.9 万人,较上年增加 3.9 万人,稳住了生育基本盘。​

在这十大省份中,江苏的表现尤为值得关注。根据《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5 年)》,江苏 2024 年出生人口 42.6 万人,比 2023 年增加 1.7 万人,这是自 2016 年以来首次出现回升。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长期面临着城镇化率高、生活成本高、生育意愿偏低的挑战,此次出生人口回升,堪称 “突破性进展”。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江苏近年来在生育支持政策上的 “精准发力” 起到了关键作用:针对年轻家庭最关心的住房问题,部分城市推出了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优惠、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等政策;在托育服务方面,江苏大力推进社区托育机构建设,2024 年新增普惠托位超过 5 万个,有效解决了 “没人带娃” 的难题;同时,教育 “双减” 政策的持续深化,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让更多年轻父母看到了生育的可能性。

江苏的这一变化,证明即便是经济发达、生育压力较大的地区,只要找准民生痛点、精准施策,就能有效激发生育活力。​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长期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2024 年有 11 个省份保持人口自然正增长,较上一年增加 3 个,这一变化传递出更为积极的信号。这 11 个省份包括西藏、宁夏、新疆等西部省份,也涵盖广东、北京、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地域分布的广泛性,说明我国生育形势的好转并非局部现象,而是呈现出 “多点开花” 的态势。对于西部省份而言,自然增长主要依赖较高的出生率;而对于广东、福建等东部省份,除了出生率相对稳定外,大量的人口净流入也为自然增长提供了助力 —— 外来人口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更带来了生育需求,形成了 “人口流入 - 生育增长 - 常住人口增加” 的良性循环。以福建为例,2024 年凭借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江西、四川等地的青壮年人口,这些人口中婚育年龄群体占比高,直接推动了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正增长。​

从常住人口变化来看,2024 年 31 个省份中有 8 个省份常住人口呈正增长,3 个省份与上年持平,这一数据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流动趋势高度契合。广东、浙江作为人口流入大省,不仅自然增长保持稳定,更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吸引力,持续吸纳省外人口,常住人口增长态势最为强劲;新疆、西藏则依托当地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省份人口流入,常住人口实现增长;安徽、陕西作为中部和西部的人口大省,近年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留住了更多本地青壮年人口,同时也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常住人口得以正增长。

这些省份的常住人口变化,既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也说明人口流动越来越朝着 “就业机会多、民生保障好” 的地区聚集,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育意愿相对较高、生育支持政策较为完善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人口数据的变化,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每一个生育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选择与期盼。当年轻夫妇因为托育服务便利而敢于生育第二个孩子时,当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找到稳定工作后决定安家生子时,当农村家庭因为教育、医疗条件改善而不再担心子女养育问题时,这些细微的民生变化,最终汇聚成了全国生育数据的暖意。更重要的是,出生人口的合理增长,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意味着社区里会有更多孩子的笑声,幼儿园、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意味着家庭结构更加完善,养老、抚幼等家庭功能得以更好地实现,这些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未来预期息息相关。​

2024 年 31 省份的人口出生率数据,不是一组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面映照我国民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镜子。它告诉我们,只要始终关注家庭需求、解决民生痛点,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就能激发生育活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精准、暖心的生育支持举措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人口发展将迎来更多暖意,每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将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育儿   省份   特征   去年   数据   人口   出生率   家庭   广东   江苏   民生   政策   常住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