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鼻炎的人,肺都不好吗?中医:不止是肺,还跟2个脏腑有关系!

本文1977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小刘从学生时代就被鼻炎困扰,天气一冷、花粉一多,鼻子就开始“闹情绪”——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止。

后来工作节奏加快,熬夜、加班成了常态,他发现鼻炎越来越频繁,连带着咽干、咳嗽、胸闷也来了。朋友一句话点醒他:“你这鼻炎,是肺不好吧?”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确实在中医里,鼻子和肺的关系很密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鼻炎反复发作,除了肺,还跟两个重要脏腑脱不了干系。

一、鼻炎反复发作,背后真的是“肺在受伤”?

在中医里有句话:“肺开窍于鼻。”意思是,肺和鼻子之间有着直接联系。肺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鼻子的通气和嗅觉能力。

当肺气充足时,鼻窍通利,呼吸顺畅;而一旦肺气虚弱,就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嗅觉迟钝等问题。特别是秋冬换季时节,空气干燥、气温骤降,很容易伤肺,从而诱发或加重鼻炎。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与上呼吸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而肺恰恰是呼吸系统的“总管”。肺功能差,免疫力下降,鼻腔就容易成为细菌、病毒的突破口。

不过,肺的问题只是表象。真正让鼻炎反复难愈的“根”,往往藏在更深处。

二、不止肺,中医认为还有两个脏腑也在“背锅”!

除了肺,中医在临床中还重点关注两个器官:

1. 脾虚:让你的鼻炎“黏黏糊糊”断不了根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意思是,体内多余的湿气、痰液,很多都是脾虚运化失常造成的。

当脾的功能减弱,水湿停滞,就容易在鼻腔形成黏稠的鼻涕、鼻塞严重、甚至嗅觉减退。有些人鼻涕总是黄黏难擤,尤其饭后一阵喷嚏,往往就是脾胃失调的信号。

而现代生活中,饮食不节、久坐不动、暴饮暴食等习惯,最伤脾胃。很多办公室白领、学生党,三餐不定、零食当饭,脾虚成了常态,鼻炎自然难断根。

2. 肾虚:让鼻炎“根深蒂固”、久治不愈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纳气”,而鼻子也是呼吸的一部分,纳气之功能与肾气息息相关。

肾气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鼻腔粘膜屏障功能减弱、鼻敏感性升高,尤其是那些从小患鼻炎、反复发作多年的人,往往伴有肾虚体质。

这类人不仅鼻炎顽固,还常见:怕冷、容易疲劳、夜尿多、腰膝酸软等表现。若不从调补肾气入手,鼻炎就像“春风吹又生”,反复难断。

三、鼻炎不是“小毛病”,反复发作要警惕这些并发症!

很多人觉得鼻炎只是鼻子不舒服,忍一忍就过去了。但长期鼻炎,尤其是过敏性和慢性鼻炎,不仅影响呼吸,还可能波及其他器官。

1. 诱发哮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有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哮喘。这是因为鼻腔和支气管同属呼吸道系统,鼻炎未控制好,下行感染极易诱发支气管高反应。

2. 引发鼻窦炎、中耳炎。鼻炎若长期刺激鼻腔黏膜,会导致鼻窦口通气不畅,诱发鼻窦炎。儿童患者还可能因咽鼓管功能不良,诱发中耳炎、听力下降等问题。

3. 影响睡眠与记忆。长期鼻塞影响呼吸,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会出现白天犯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所以鼻炎绝非“忍忍就好”的小病,而是需要系统调理、多脏腑联动干预的慢性疾病

四、该怎么调?从“肺、脾、肾”三管齐下才是正解!

既然问题不止在鼻子,治疗当然也不能只盯着鼻腔用药。

1. 养肺:润燥清肺是关键

肺喜润恶燥。建议多喝水、适当吃些梨、百合、银耳、罗汉果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烟酒熬夜等伤肺行为。

秋冬季节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呼吸道,也是保护肺功能的有效方式。

2. 健脾:饮食清淡,少生冷油腻

脾胃虚弱的人,建议吃些山药、小米、薏米、莲子等健脾利湿食物。尽量少吃甜食、奶制品、生冷饮品,这些都会加重脾湿、助生痰浊。三餐规律、细嚼慢咽,也是养脾的基本功。

3. 补肾:不靠补药,靠好习惯

肾虚不是一味吃“补药”能解决的,更需要早睡、运动、节欲这三大法宝。中医讲“肾主藏精”,熬夜、纵欲最伤肾。

平时可以适当做些八段锦、太极、慢跑等温和运动,既养肾又增强免疫力。饮食方面,加点黑芝麻、核桃、黑豆等黑色食物,也有助于肾气恢复。

五、医生提醒:鼻炎调理要趁早,不要拖到“全身出问题”

鼻炎虽然常见,但绝不能轻视它的连锁反应。它是呼吸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更是肺、脾、肾多脏腑功能失调的体现。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医:鼻炎持续超过3个月,季节性越来越明显;用药效果不明显,反复发作伴随咳嗽、乏力;鼻涕常为黄黏,或伴有头痛、嗅觉下降等症状。

调理鼻炎,不能只治“鼻”,而是要从肺脾肾整体出发,调整体质、改善生活方式,才是治本之道。

参考资料: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年第58卷-鼻炎防治临床共识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官方健康教育资料(2024)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养生   脏腑   鼻炎   中医   关系   鼻腔   鼻子   功能   嗅觉   呼吸   脾胃   鼻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