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告行业的老大哥WPP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整体看下来,就像天气忽冷忽热:营收、利润都在往下走,但另一边,AI的布局、新业务的拓展却热火朝天。
业绩仍在“降温” :
营收利润双降,股息也砍了一半
2025年上半年,WPP的总营收为66.63亿英镑,比去年同期少了7.8%;扣除转嫁成本后的核心营收为50.26亿英镑,同比降幅为4.3%。
最为突出的,是在利润层面的压力。上半年营业利润为4.12亿英镑,利润率为8.2%,而 2024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1.5%,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CEO Mark Read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是受客户支出承压以及新业务环境放缓的影响。
另外,股息方面也出现调整。公司董事会宣布上半年每股股息为7.5便士,较2024年同期的15便士减少50%。对此,公司解释称,此举是为即将于9月上任的新CEO Cindy Rose留出战略调整空间,以便其全面审视集团战略和资本分配政策,在保障财务灵活性的同时平衡股东回报。
而如果从区域市场的角度来看,几乎“全军覆没”:北美核心营收降了2.4%,英国降6%,西欧降5.5%,中国市场压力最大,核心营收直接跌了16.6%,只有印度基本持平(微增0.1%)。客户行业里,科技、汽车、医疗这些之前还算稳的领域,二季度也纷纷开始下滑,其中快消品行业的下跌最为严重。
曙光初现:
AI布局提速,新业务悄悄拿下大单
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WPP在转型上的动作一点没慢。最显眼的是对AI和数据能力的投入与进展:
WPP Media(替代原GroupM)在二季度推进了组织模式简化,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通过收购数据协作平台InfoSum,公司推出了“Open Intelligence”,这是一款基于AI的受众行为与营销效果预测系统,依托隐私保护技术,无需转移数据即可完成模型训练,助力客户优化受众细分、创意开发和媒体采购。
此外,WPP Media还与亚马逊广告等平台达成合作,帮助广告主激活第一方数据,提升投放效果。
AI技术的内部渗透也在加速。公司核心平台“WPP Open”的使用率显著提升,6月已有约85%的客户服务人员使用该平台,远高于3月的60%。
二季度推出的“AgentBuilder Pro”工具已生成超过5万个AI代理,有效提升了团队生产力,缩短了项目审核与批准时间。
在公关业务线也推出了AI驱动的“Reputation Capital”工具,可量化企业声誉对股价、销量的影响,为客户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另外在新业务拓展方面,WPP也有所发挥,上半年公司在多个领域斩获订单,包括Electronic Arts、海信的媒体业务,欧莱雅、三星的网红营销业务,以及宜家、喜力的创意与电商业务等。
成本控制上,公司通过优化人员结构,上半年员工数量减少3.7%,与营收降幅基本匹配;二季度实施的裁员计划预计从2026年起每年节省成本1.5亿英镑以上。
压力仍在,但AI获奖成为破局关键
对于全年展望,WPP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核心营收预计降3%-5%,核心利润率可能比去年少0.5-1.75个百分点。不过WPP也表示,上半年砍的成本会在下半年见效,利润率有望获得些许的回升。
Mark Read在卸任前最后一次财报里说:“过去七年,技术创新一直是主线,现在我们在AI上的投入,让我对未来有信心。” 这话不是空喊口号。从收购InfoSum到推Open Intelligence,再到和TikTok、亚马逊广告的深度合作,不难看出,WPP对“AI+营销”组合拳的押注。
新 CEO Cindy Rose 接棒后,或许也会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走。毕竟在广告行业越来越卷的当下,谁能把AI、数据和创意真正捏合到一起,谁就能在客户预算里多分一杯羹。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