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跟着宝妈睡的,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就要开始和父母分房睡了。
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分房睡,很多宝妈却并不知道。
有些宝妈早早的就让孩子和自己分房睡了,认为这样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有些宝妈则觉得能陪孩子睡的时间就几年,晚一些也没事,就一直拖着。
但你知道吗?跟妈妈睡和自己睡的孩子,10年后脑发育差距惊人,你别知道晚了,毁娃一生。
跟妈睡与自己睡的孩子,10年后脑发育竟然差30%!
“越早分房睡,越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个人能力”这种说法,并不是正确的。
因为根据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数据来看,那些小时候跟妈妈睡的孩子,与自己睡的孩子,10年后脑发育将会相差30%。
这个并不是直接数据,而是由一系列致因连锁反应产生的。
首先,孩子过早地和妈妈分房睡,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
因为孩子小时候安全感是不足的,在没达到特定时间的时候,如果强行让孩子分房睡,那孩子必定会因缺乏安全感等问题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当孩子在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睡着的时候,身体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睡梦中提高警觉性和反应速度,于是就会大量分泌皮质醇,分泌量要比平时高30%。
但我们要知道,皮质醇这种激素,是压力激素,它的好处是提升警惕性和反应力,同时却会对大脑的某些区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如果孩子长期受到高皮质醇的影响,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出现海马体结构和功能受损(记忆差、学习能力下降等)、前额叶皮层功能受限(注意力差、判断力差等)、杏仁核过度活跃(敏感、易焦虑等)等。
所以说,小时候跟妈妈睡的孩子,和自己睡的孩子,10年(长期受皮质醇影响)后脑发育会相差30%(皮质醇增量导致的大脑发育差异)。
其实,孩子在焦虑状态下睡觉,不仅仅会导致皮质醇的分泌增加,还会导致血清素的分泌减少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以,宝妈们可不要过早地和宝宝分房睡了,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孩子分房,害处是远远大于益处的。
什么时候和孩子分房睡?90%的家长都搞错了
这些分房睡的误区你要避开,不然可能毁娃一生
分房睡之所以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多是因为宝妈在分房睡的时候,踏入了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分房越早越好
这是很多人都拥有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的源头多来自于一些外来观念和媒体影响。
比如我们身边就有几个朋友,她们都很早就和孩子分房了,问她们原因,她们表示“你看欧美,孩子一出生就分开睡了”、“电视上不都是孩子很小就分房了么”、“不分房睡怕是家里房子小,屋子不够吧?”、“早点分房,孩子就能够更早的独立”……
说实在的,她们都没有去过欧美,也没见过欧美宝宝到底是不是一出生就分房睡,她们所获悉的这些消息,都是从影视剧作品等渠道来的。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显示,美国确实建议宝宝在6个月分床、1岁分房。
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同、环境不同、习俗不同、人种不同等等,相异因素太多了,所以并不能够直接采用外来建议,只能够作为参考。
并且,即便是美国儿科学会,也是建议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分房,并不是“越早越好”。所以,宝妈认为分房睡越早越好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孩子过早分房睡并不好,那么晚点分房睡好么?
过早分房睡不好,而过晚分房睡也是不好的。比如之前就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仍旧和妈妈一起睡,这导致孩子严重缺乏自理能力,性格非常胆小。
并且对妈妈产生了极强的依赖心理,同时也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分房睡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而是需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
误区二:认为到“几岁”就一定要分房
不少宝妈在讨论孩子到底该什么时候分房睡时,总是喜欢采用“固定年龄”分房的说法。
比如有的宝妈认为孩子应该在“3岁分房”,有的宝妈则觉得孩子应该在“5岁分房”,甚至很多宝妈因此提出了灵魂拷问:宝宝到底应该在几岁分房?
但实际上,宝宝分房睡的关键条件,并不是基于孩子年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的年龄虽说代表着孩子的一个大概发育情况,但每个孩子之间因为生活环境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等因素,导致不同孩子之间的个人情况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年龄仅仅是孩子到底该不该分房睡的参考因素之一,它并不能够决定孩子是否应该分房睡。
孩子到底到没到分房睡的时候,主要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首先,孩子对于分房睡的态度,如果说孩子主观上能够接受,或是不反感,亦或是在家长的引导下不反感,都可以尝试分房。但如果孩子比较抵触分房睡,那就是还没到分房睡的时候。
其次,身体发育情况、孩子是否具备一些基本的个人能力,比如孩子睡着之后,如果不小心捂住口鼻,自己是不是具有自主翻身的能力,是否可以凭借自己摆脱这类危险的情况等。
最后,孩子能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是否可以清晰判断自身的感受,比如孩子是否害怕、冷不冷、热不热等等。
误区三:“断崖式”分房
在很多家长看来,似乎孩子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就能够立马接受某件事。
比如有个孩子小时候字写得不太好,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加强孩子的字体练习,因为她认为孩子长大以后,字自然就会写好的。
但结果是,孩子大学毕业之后,甚至成家立业之后,仍旧写得一手“怀字”。
所以,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分房独立睡觉也是如此。
如果宝妈在和孩子分房睡的时候,直接就让孩子自己去单独的卧室睡觉,那么孩子大多都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反应。
甚至有些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心理阴影,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分房睡。
在与孩子分房睡的时候,如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三步帮大忙
①注意循序渐进,在分房睡之前要先经过分床睡的过程,这样能够增加分房睡的成功率。
②前期注意陪伴孩子入睡,也就是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我们需要到孩子的房间哄睡,比如给孩子讲故事等,等到孩子睡着之后再离开。
③注意给予孩子安全感,并对孩子进行鼓励与支持,孩子在得到积极的情绪反馈之后,更容易接受分房睡。
误区四:认为“分房”就只是分房
在不少的宝妈看来,与孩子分房睡这件事,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的卧室单独睡觉,所以给孩子一个单独的卧室就行了。
但实际上,“分房”可并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的卧室。
在之前,有位宝妈就是单独给孩子收拾出来一个房间,到了分房的时候,就带着孩子来到孩子自己的房间给孩子哄睡,结果发现孩子哄睡很难。
并且就算是孩子睡着了,半夜也可能会出现惊醒的情况,甚至过了几天,本来愿意分房睡的孩子,却不愿意再分房睡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位宝妈在和孩子分房的时候,并没有注重孩子卧室的内部布置,而只是以大人的角度收拾了一下屋子,让屋子具备基本的卧室功能而已。
要知道,孩子刚和父母分房的时候,其实属于一个“适应期”,在分房初期。
如果卧室的环境、条件让孩子感到不适应,甚至是紧张、焦虑、恐惧,那么孩子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这就会导致分房失败。
和孩子分房睡的时候,如何帮他打造专属“睡眠小天地”?
①在孩子的卧室中放置孩子的东西,而不是家里的“杂物”。
并且,我们还需要注意物品的安全性,不要在孩子房间里放置一些可能会伤到孩子的东西,比如剪刀、针线、药品等。
②注意孩子卧室内的物品摆放,摆放出现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在夜间的阴影下形成一些让孩子感到不适甚至恐怖的投影,从而破坏孩子分房睡的成功率。
并且,我们还要将孩子最熟悉的东西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能够增加孩子的熟悉感与安全感。
③注意卧室内的通风、光照以及声音环境,要避免有“贼风”,确保没有能够影响孩子睡眠的噪音,也没有光污染。只有环境舒适了,孩子才会睡得更好,更容易接受分房睡。
结语
分房睡,看似不起眼的小决定,但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总体来看,在适宜的情况下分房睡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将会越来越好。
而在不恰当的时候分房睡,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发育出现异常,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互动话题】你是什么时候和孩子分房睡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